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于学术规范的讨论,延续至今已有15个年头。1991年《学人》丛刊创办伊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学人》主编陈平原的《学术史研究随想》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蒋寅的《学术史研究与学术规范化》这两篇文章已经明确提到了学术规范的问题,这一讨论的视角当时是与对学术史研究的提倡相关联的。  相似文献   

2.
刘潇雨 《云梦学刊》2011,32(1):23-25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自1991年《学人》集刊发表一组《学术史研究笔谈》,自觉地讨论学术史与学术规范的理念,已过去将近二十年了。其时参加讨论的学者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学术文化运动的参与者.这种反思式的讨论在学术史上的意义自不必赘言,甚至除了学术上的自我批评以外,还带来社会史、思想史层面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1991年11月陈平原先生主编的《学人》第一辑“学术史笔谈”栏目发表第一批有关学术史与学术规范的文章开始,我国的学术规范建设已经走过了十几年风雨路。  相似文献   

4.
学术资讯     
1.学术规范建设大事记(1991~2004)991年11月,陈平原等主编的《学人》第一(江苏文艺出版社版)“学术史笔谈”栏发表陈平原、蒋寅、梁治平、刘东、许明学者有关学术史与学术规范的文章。1994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编委会等主办的“社会科学的规范化与本土化”专题研  相似文献   

5.
1991年11月,陈平原等主编的《学人》第一辑(江苏文艺出版社版)“学术史笔谈”栏目发表陈平原,蒋寅,梁治平,刘东,许明等学者有关学术史与学术规范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学术资讯     
1.北大出台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2006年12月13日,北京大学出台《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该《规范》规定,研究生撰写的作为课程考核内容的平时作业和学期论文、向各种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各种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毕业论文或提交答辩的学位论文,  相似文献   

7.
杨年保 《云梦学刊》2012,33(6):116-116
《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余三定著)于2012年8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一部在中国当代学术史研究方面具有开创性、探索性的著作。上编对中国新时期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反对学术腐败的讨论、学术评价的讨论、研究生教育的讨论、学术大师的讨论等等重要学术热点、学术争鸣进行了系统而有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2006,(4)
5月27日,由湖南理工学院土办的“当代学术史研究”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国家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教育报》、《文艺报》、《社会科学报》、《学术界》、《云梦学刊》等单位共3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与会学者就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学术史的关系、政治与学术史的关系、学术史研究的基本界定、当代学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术评价、学术与学术规范等当代学术史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有…  相似文献   

9.
余悦 《江西社会科学》2005,(12):226-233
两年来,《江西社会科学》杂志“赣籍学术名家研究”专栏的设置,一批有分量成果的推出,是学术史个案研究的集中展示,对于学术史研究具有启迪性、示范性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时间上,既要重视从古到今的通史式研究,又要重视当代学术的研究,还要特别关注现代学术的研究。因为现代正是一个社会激烈转型,学术多姿多彩的演变期。二是在空间上,既要重视社会思潮对学术的影响,又要重视学术事件、学术活动,还要特别关注学人个案的研究。因为学人始终是学术的中心,学术思潮、事件、活动及其嬗变,都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律动。三是在范式上,区域性学术史的研究,既要关注全国范围内的共性,更要关注特殊区域内的个性。因为在一定的时期内,各地形成的学术“小气候”与全国的“大气候”有很大的差异性。当前的学术史研究,应该从大呼隆走向厚重,从粗糙走向精致,从表层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沈玲 《学术界》2013,(1):227-236,288
余三定主编的《当代学术史研究八年论坛》一书以年为序,以活动主题为纲,收集整理了包括开、闭幕式发言等在内的多篇文章,配以历年各次论坛的会议照片,忠实地保存、记录了八年论坛活动的重要事件与学界动态,是余三定及《云梦学刊》八年来为中国当代学术史研究所作贡献的最佳见证.当代学术史研究论坛举办八年来,集聚学界研究热力,汇集学界精英,聚焦学术热点,共诊当代学术问题,论坛议题凸显了当代学术史的学科特色.《当代学术史研究八年论坛》一书的出版给研究者考察当代学术史、研究当下的学术时代产生的问题提供了进一步思考的空间与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杨新宾 《理论界》2012,(5):114-116
《七略》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人多将其视为"考镜源流,辨章学术"之作,但就其成书过程及六分法的体系来看,称之为学术史似较为不妥。《七略》是在官藏书籍的整理过程中产生的,藏书目录是其原始功能;刘歆虽在其中尤其是《诸子略》中倾注了自己的学术关怀,加入了一些考辨源流的文字,使之部分具有了学术史的功能,但仍不能完全撼动《七略》书籍目录的基本性质。《七略》是目录学与学术史双重标准的产物,但作为目录的功能更为明显,学术界对《七略》学术史的推崇有进一步界定和澄清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许有攸 《云梦学刊》2006,27(4):41-41
张岂之先生在《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序》中指出:“学术史必须研究‘学术’,而‘学术’的载体主要是学术著作。著作是学术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当然还有其他形式。”在这里我比较关心的是在学术史的书写中,除研究者们耳熟能详的大部头代表作以外的其他形式的学术载体。那些与学人日常生活更加贴近的学术载体,如散见于当时报刊、杂志上的文章,社团或学院组织的学术演讲,学人与师友门人之间的相互酬唱,读书札记等,都展现了丰富鲜活的历史现场,这些多样的学术载体所承载的内容有时比经过历史、  相似文献   

13.
张国春 《云梦学刊》2005,26(4):15-16
开展当代中国的学术史研究,总结学术发展的经验教训,对进一步繁荣发展学术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代学术史研究,固然需要从学科、学人、学案做起,这也应是当代学术史研究的主体,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学术发展政策方面的研究。从某种角度看,当代中国的学术政策对学术事、IP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建国初期的学术政策对当代中国学术事业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董京泉 《云梦学刊》2009,30(4):11-13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当代学术史?这当然有一个文化传承的问题,因为今天的中国当代学术史,在一百年之后也许会变成中国近代学术史或中国古代学术史。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更重大的意义是通过对中国当代学术史的研究。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学术发展的历程,通过总体的和个案的研究,纵向的和横向的研究.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探索中国当代学术的发展规律,为现在的以及今后的学人提供借鉴.促使中国今后的学术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 ,回眸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历程 ,每每对灿若星河的现代中国学术史心向往之。而对老北大老清华的学术传统 ,尤有一种朝圣般的景仰之情。近日从网上读到张五常教授的《衡量学术的困难》和王则柯教授的《人才优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创立》 ,联想到当前中国大学学术体制的僵化和异化 ,不禁令人感慨系之。张五常教授对香港大学通行的学术评审体制颇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 ,这种以论文数量、学刊等级、论文引用次数为标准的学术评审体制 ,不仅无聊 ,而且具有反效果。世界著名的经济系 ,鲜有采行这种学术标准的。张氏心目…  相似文献   

16.
《云梦学刊》2006,27(3):F0003-F0003
新时期学术发展的回瞻余三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学术史研究既是总结过去的得失,也是为学术研究开创未来。本书分六辑:第一辑是对当代学术现象、学术流变、学科发展、学术批评做宏观扫描、历时性跟踪的整体研究:第二辑是学人研究即当代学者个案研究,将个体学者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成就置于宏观的学术背景下,用学术史的眼光加以分析和评价;第三辑是对有影响的学术图书的评论;第四辑是学术评论,是作者参与的有意义的学术评论,如参与评奖程序和学术规范、学者社会责任感的讨论,大学学报办刊中的三个矛盾及特色栏目等等;第五辑和第六…  相似文献   

17.
《云梦学刊》的"当代学术史研究"专栏和余三定教授与他的同事们进行的当代学术史研究,已经坚持了近二十年。我很早就接触到他们的研究,1998年余三定先生在当时我所供职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立:当代学者研究》。至今,他们的"当代学术史论坛"已经进行到第十届,吸引了很多不同学科的学者参与。一个并不占有明显优势地位的单位的一批学者和编  相似文献   

18.
6月5日,由湖南理工学院《云梦学刊》主办的“当代学术史”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来自首都及部分省市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及部分学术媒体的编辑30余人参加了会议。出度会议的学者和编辑有:教育部社政司出版处田敬诚,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北京大学法学院贺卫方、北京大学历史系欧阳哲生、《北京大学学报》程郁缀、龙协涛、刘曙光、北京大学出版社张文定,清华大学法学院许章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杂志社徐思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仲伟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中心姜晓辉、《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邢东田、《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张国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总论》魏开琼、《光明日报》计亚男、薄洁萍,《社会科学报》许明、曾军,《河北学刊》田卫平,《社会科学论坛》赵虹,《学术界》袁玉立,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叶继元,中国政法大学赵国君,华中科技大学杨昂,湖南理工学院余三定、李克安、钟兴永、杨年保、汤凌云等。 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云梦学刊》主编余三定主持开幕式。余三定指出,我们提出“当代学术史”的学科建设这样的话题,是当代学术发展的需要,中国当代学术经过新时期二十多年的发展和繁荣,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学术成果,需要我们适时地进行回瞻、总结和反思,这就是进行当代学术史的研究。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表了《学术史研究随想》一文,是最早提出开展当代学术史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余三定讲话我补充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云梦学刊》关于“当代学术史研究”的界定。我在《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发表过一篇文章《学术史:“研究之研究”》,其中说学术史是关于研究的研究,或者说是关于学术研究的学术研究。“当代学术史研究”还有一个“当代”的时间限定。《云梦学刊》的“当代学术史研究”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当代学术发展的宏观研究。包括对学科发展、学术思潮流变、学术现象等的整体研究和描述。这是精确意义上的当代学术史研究。二是学者个案研究。学者个案研究就是选择一些当代著名的有成就的学者进行…  相似文献   

20.
2002年伊始,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报》(2002年1月10日)发表北京大学博士生晓声撰写的《北大博导抄袭,叫人如何不失望?———评王铭铭<想象的异邦>抄袭哈维兰<当代人类学>》的文章和复旦大学曹树基教授就此事件发表的评论文章———《从王铭铭抄袭一事谈建立学术道歉制度》。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等也发表了不少相关的评论文章。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伦理,加强学风建设,推动学术发展,是学术界、教育界、期刊界面临的共同任务,也是本刊关注和努力的方向之一。为此,本刊本期围绕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抄袭事件编发周祥森、黄安年、倪乐雄、任士英先生的文章,希望能借此深化和推动有关讨论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