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明清山西榆次车辋常家,在长期的商业经营活动中,始终秉持社会大义,恪守商业操守,形成了以儒家义利观为价值观基础,以传统诚信观为核心理念的商业伦理体系。常家商业伦理具有崇尚儒学、儒意通商,尚义求利、取予有道,以诚为本、杖信如石,崇商敬业、勤于商事,自强不息、顺势求变的基本特征,与同时期其他商族既有共性又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2.
“常家”兴衰与人力资源的演变有着密切关系 ,常家在优化人力资源方面的一些主要措施 ,揭示出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面对现代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种种挑战 ,更让我们认识到重视人力资源优化的重要性。以史为鉴 ,给现代人以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中涉及众多文学家族的现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教育盛况的一个反映,当时的家族教育具有家学兴盛、家训流行两大特点;世家大族巩固门第的需要、儒学的式微和官学的衰落以及选官制度等社会历史原因对家族教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众多文学家族中,陈郡谢氏家族的家族教育和文学成就最为突出,其家族成员在诗歌创作上也表现出了某些共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河洛地区康百万家族繁衍昌盛了12代,计400多年,成就了河南传统商业家族的传奇。康家的优良家风是其家族繁荣昌盛的重要原因。河洛康家家风的内容与康氏族人扮演的四种人生角色相关,主要表现为:为臣以忠,为商以信,为富以仁,为人以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传统豫商家族典型代表——河洛康家家风的研究,将给现代商业经济发展更深刻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5.
薛福成家族(即无锡城西薛氏家族)诗礼传家、名人辈出,入清以来逐步形成了颇具个性的文化传统,主要表现为:读书明理、百业皆本;家族教育、男女兼重;崇尚实学、经世致用;顺应时代、积极转型等。薛福成家族的教育活动也颇有活力,体现在教育价值与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各个方面。薛福成家族文化的这些特色正是该家族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奥秘所在。  相似文献   

6.
《歧路灯》一改明代小说中对商人描写的理想色彩与诗意生活,继之以真实的生活场景,全面描述了当时商业的全面真实景况,既描写了商人致富的艰辛,也重现了"无奸不商"的经商现状,同时写出了商人对于缙绅阶层的向往之情,并通过对缙绅家族沦落后的描写表现出了自己的教育意旨。  相似文献   

7.
以张玉书为代表的张氏家族是清代镇江地区的文化望族,该家族科举鼎盛,家族中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具有经世之才,勤政爱民,忠贞节义,这与张氏家族重视教育有关,张氏也因此形成了以科举文化、经世思想与史学传统为特征的家族文化;张氏家族人文荟萃,文学创作丰富、形式多样,宗尚唐音是张氏的诗学传统,吟诗结社是张氏家族的风雅方式,张氏家族中女性文人更增添了文化家族的风流儒雅。  相似文献   

8.
常家庄园清代砖雕工艺精巧细致,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印证了清代砖雕工艺的发达程度。通过从山西常家庄园现存砖雕的实地考察,旨在从美学角度并结合儒家思想探究山西常家庄园清代砖雕的题材、装饰纹样、艺术风格特征。综合借鉴了传统民俗学、历史学、建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和方法,结合儒家思想对常家庄园清代砖雕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进行考证与论述。  相似文献   

9.
谢安是《世说新语》中最重视教育家族子弟的人物。探讨谢安对家族子弟的教育,不仅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东晋中期陈郡谢氏何以兴盛,而且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与教学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葡萄常”是一个工艺世家,以制作玻璃工艺葡萄著称。其工艺已有200余年历史,常家的工艺葡萄曾被慈禧误以为真。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葡萄常”就荣获一等奖,蜚声海外。新中国成立后,常家5位女艺人被毛泽东主席称为“葡萄常5处女”。“葡萄常”的第5代传人就是常弘、常燕姐妹。  相似文献   

11.
家族具有传承与延续生命、感情寄托、供养等功能.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构成为一种家族契约,家族契约的优势在于利他性和责任.家族企业的本质就是家族契约的优势对企业中的要素契约劣势的部分替代,它决定了家族企业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要实现家族企业永续经营就要在家族层面和企业层面上充分发挥家族契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以信任为出发点,在重新界定家族企业范畴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家族主义信任的两个主要因素,即利他性和互利性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家族成员对亲近关系的敏感度和其自身能力的强弱是影响家族主义信任系统效用最大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家族企业在调节和管理家族主义信任关系中,需要体现收益分配的公平性,同时还需要增强家族成员的家族主义信任价值理念,以提高家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王维家世属“太原王氏”之“河东王氏”房一般为学界所公认,但结合相关罕见碑志,可证王维家族“河东王氏”与“太原王氏”非为同一世系.通过对北朝“太原王氏”冒族现象分析深入探讨王维家族背景,进一步在此基础上,结合传记史料,揭示王维家风家学,借此说明王维艺术素养形成的传统士族教育背景.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各个朝代中, 宋代的文学家庭可说是最多的。宋代文学家庭繁荣的原因之一,就是宋代的家训很发达,宋人非常重视对子女后代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马纳 《东方论坛》2017,(5):52-55
以徐搞、徐陵为杰出代表的东海徐氏家族以文学、政事彰显于世,家族名人辈出,多有文献传世,乃魏晋南北朝最著名的文化望族之一.南朝时期东海徐氏家族家学绵延,以经史、文学传家,文献相承.同时,东海徐氏家族忠孝传家,子孙不坠家风.厚重的家学、良好的家风是东海徐氏家族振兴、维系的文化保障.  相似文献   

16.
预算松弛作为提高预算管理效率的难点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预算松弛与企业特征紧密相联.文章选取2008年至201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70家家族企业作为样本,运用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规模经济等理论,研究家族企业的家族特征与预算松弛.研究结果表明:预算松弛程度与该企业是否为家族企业有着明显的关系,并且在家族企业中企业是由第一代经营还是由第二代经营时预算松弛程度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家族企业内部的代理成本也会对预算松弛程度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作家巴金和日本作家岛崎藤村的同名小说《家》在选材上都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在对封建家族制度的揭露和批判上,在对女性命运的描绘上,在现实主义原则的恪守上,均有惊人的相似:都以封建家族为背景,勾勒了封建家庭的腐败、封建宗法的反动、封建制度的糜烂,彰显了封建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两部作品对封建思想的颠覆、对现代家族小说的建构,均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家庭消费文化是家庭成员在家庭消费生活中共同形成的消费心理、消费方式、消费行为的总和。家庭消费文化与家庭教育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家庭消费文化作为家庭教育内容世代沿袭,家庭消费文化是子代观察模仿亲代的社会化环境,家庭消费文化在亲子互动中规范子代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前的家庭教育及其心理学干预研究大多从“问题视角”认为家庭的不完整结构导致失调的家庭教育,并在心理学干预策略上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该视角忽视了个体及其家庭所有成员的心理潜能和优势能力等主体力量和生命活力对于积极构建和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优势视角下的家庭教育心理干预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曾氏家族从曾国藩开始,绵延至今200年间,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赢得了“曾家无一废人”的美誉.如此长盛不衰的家族,呈现出如此蓬勃发展之势,得益于曾国藩那具有深远影响、富有科学性的家教思想,这样的家教思想以其蕴含的丰富内涵给予现代家庭教育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