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光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的交叉产业,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边缘区是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区域。以昆明市为例,在分析昆明市城市边缘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该区域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特色产业展示观光、资源依赖型观光休闲,并对不同发展模式的属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3.
村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村庄规划现状及新农村建设要求,提出村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模式:为产业发展创造多元化生长空间、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持传统空间结构的相对完整、遵循生态设计观。从空间结构的角度阐述了村庄规划设计的思路,从而为村庄建设提供空间组合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孔勤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4)
边缘村庄是湘南山区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搬迁问题值得我们研究.本文对湘南山区农村边缘村庄搬迁进行了可行性和效应分析,认为要顺利推进湘南山区农村边缘村庄搬迁这一项惠民工程,需要在搬迁新址规划、搬迁模式、搬迁资金、搬迁政策、政府服务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5.
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将通州区定位为"北京未来新城区和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其中通州新城为北京中心城功能拓展的重点地区,近中期应主要服务于顺义新城和亦庄新城.这是编制通州新城规划和村庄体系规划的主要目的.针对《通州区村庄体系规划2006-2020》方案,本文从规划技术层面展开评述,提出改进建议,反思北京大都市边缘区急剧扩展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以期减少城市边缘区社会问题造成的危害,实现大都市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崔玲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205-207
从分析“都市村庄”建设的现状入手 ,指出“都市村庄”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从“试点村”到“规划全覆盖”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湘南山区"边缘村庄"数量多、人口多,工作量大,任务紧迫,但缺失统一的规范性文件来指导搬迁工作。现今的搬迁现状令人堪忧,制定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搬迁政策迫在眉睫。未来政策应考虑目前的现状、农户困难,体现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统一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分类搬迁与标准统一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具体包含国土、林业、民政、教育、医疗、电力等一系列的扶持措施。另外,工作人员的权力、义务和责任、纠纷协调和权益救济渠道是搬迁工作的法律保障利器。 相似文献
8.
作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背景下社会流动的重要主体,务工青年连接着城市和乡村,是现阶段城市发展规划、人口流动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对于务工青年的界定既包括农民工也包括中高学历青年务工人员,笔者将该类人群统称为“都市边缘人”。本文运用扎根理论,以成都市都市边缘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研究方法,通过“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心理认同与社会网络”“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职业规划与相关政策”五个维度挖掘该群体的融入状况与所面临的困局。对都市边缘人的现状调查,有助于更好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以及社会网络治理,促进都市边缘人从“城市融入”到“城乡共生”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栗志强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9-11
调查发现,都市村庄流动人口强烈地认同于老乡、亲戚、同学等为纽带而构建的“精神社区”,对居住城市(尤其是对都市村庄社区)的认同感则较弱。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影响流动人口对所在城市认同感强弱的结构性因素包括:对精神社区认同感、对居住社区(都市村庄社区)认同感、邻里交往、社区参与、社区服务、社会保障等。从结构—功能角度分析,这种状况的存在是由于城市社会缺乏有效满足流动人口基本社会需求的相应机制结构,使其转而求助于非制度化的初级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关于都市农业的研究之后,从产生背景、范围、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功能等方面比较了中外都市农业发展的不同点,指出国外都市农业的基本发展模式对我国发展都市农业都不适用,我国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借鉴国外持续农业的发展经验,本文认为要实现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都市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化两个方面构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和谐是当今生态时代的主旋律,如何将此生态理念空间化,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环境维育关系,塑造良好地城市人居环境,是城市规划建设领域关注的热点。文章提出生态理念空间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绿色边缘区”。通过发掘、利用、创造城市中特有的“绿色边缘区”,使城市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基于二者间内在生态关联的边缘效应,使城市建设空间与绿色空间有机融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冯艳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49-51
探索景现都市主义背景下城市边缘区新农村景观规划模式,是目前中国城市及城市边缘地区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城市边缘景观规划模式是一种显露生态的语言.因其地理位置原因,则成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生产层面的斑决和廊道、生活层面的村庄聚落和生态层面的湿地这三方面景观规划模式进行探索.这些景观成为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生命机制,用它来溶解城市,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3.
罗姗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73-174
在长期的区域经济研究中,人们对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给予了应有的重视,而长期忽视了区域内部地区发展的差距,此种区域内部的发展差距比东西部发展差距更大。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体现在地理条件方面、政策制度方面、也有规模效应方面。 相似文献
14.
都市边缘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建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都市边缘农民工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身份的双重性导致他们的边缘性社会地位。由于体制、立法、思想观念以及社会舆论导向等方面的原因,社会保障制度在都市边缘农民工中缺位。建构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同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构建,不能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15.
张益伟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1):70-72,76
电影《租期》将视角对准了都市边缘阶层,真实呈现边缘人生存境遇,关注边缘人人性中的亮点,探讨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矛盾与对立,传达导演深刻的人文关怀,影片在对比叙事结构中,对多重二元对立主题意识进行了挖掘,使影片富有张力与内涵。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都市农业的概念入手,分析南昌市青云谱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该地区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建花园式城区的目标和具体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18.
依据创意都市农业的内涵及特征,分析经营主体相关成分的行为偏好及参与程度,结合不同经营时期的目标值,确定不同的主体组合方式,即:经营初期选择“农户+消费者”“农户+合作社”模式;成熟期选择“农户+消费者”“农户+合作社+企业”“农户+合作社+企业+消费者”模式。不同的CSA经营模式选择对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旅结合,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的现代都市农业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发展都市农业必须遵循的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区位理论、产品质量精品的理念以及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建设思想,提出了现代都市农业的总体构思及其功能区划,即四区划结构:生态屏障区、生产区、旅游休闲区及示范辐射区。在区划中体现了现代都市农业的时代性与功能性,突显了现代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及旅游休闲功能。并以北京市为例论证了现代都市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李东卫 《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77-80
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着诸如游离于监管之外、容易引发经济纠纷、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等问题。今后,要以形成多元化金融体系、建立充分竞争的金融秩序为目标,促使正常边缘金融业务在合法化环境下得到充分发展;从稳定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大局出发,共同强化边缘金融业务的行业管理,努力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按照市场要求对我国现行银行业制度进行重新安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