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OBE理念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能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成效.OBE理念下的"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要以学生知识掌握、技能提升、素质培养为导向,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审视既有理论,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揭示既有理论内含的制度属性和价值观念,要以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传导主流意识形态,要以中国面临挑战引导学生理论创新,同时辅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教学资源建设,基于课程考核结果形成教学反馈,进而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2.
在所有课程都需要融入思政元素的背景下,目前,高校在语言类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联系不紧密、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安排较少、弱化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教研活动流于形式4个方面的问题。高校语言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包括增加实践活动的布置和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使学生增强语言规范化意识并积极参加相关活动,实现“三全育人”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力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当立足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工程伦理教育、大国工匠精神、使命担当等为导向,通过合理合适的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本教学团队遵循“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围绕航空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借助“西工大现象”事例,以三门课程教学实践为实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性地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旨在将思政元素渗透性、浸润性地融入工科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与对科学不懈追求的精神,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矛盾统一的辩证思维,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程伦理观。分享力学专业课程的改革路径,希冀对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三全育人”为目标,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中国古代文学》在一流课程建设中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推进课程思政的内容改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是先进理念落地实施的关键,有效提升课程思政的吸引力。以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评价为激励,在过程考核环节融入思政教育的理念,强调和突出实践环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实现一流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高等教育大会精神,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理论力学》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努力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有机结合,提高课程素质教育高阶性,引导学生从“专业成才”到“精神成人”,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本文阐述了具体实践过程中《理论力学》课程思政总体目标、设计理念和思政内容在各部分教学内容中的渗透和分配,以及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以工程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为例,在实验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挖实验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内涵。从辩证唯物思维、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律精神的角度,以及实验课程考核融入思政教育的育人目标,提升教学效果,实现了实验教学与思政教学的无缝融合,充分发挥实验课程协同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将校史融入高校课程思政能创新思政教育,会取得入脑入心的育人成效。【设计/方法】以电子科技大学校史融入戏剧鉴赏课程的经验为例,从建设要求、培养模式、发展需要三个方面探讨高校戏剧鉴赏课程思政为何需要改革,及其在教师主体、教学实践与课程设计等方面面临的现实困境。【结论/发现】为培养坚定“四个自信”、三观正确、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时代新人,需要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戏剧思政协同育人的理念,发挥学生在戏剧鉴赏课程思政中的主体作用,将校史思政元素贯穿戏剧鉴赏课程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作为近年来高等教育重要组成之一,是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如定位缺乏规划性、课程思政融入方式僵硬等。从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突出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创建课程思政多种融入方式方法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立德树人观念的培养,突出思政元素特质,人才培养强化价值体验、多课堂协同育人模式,提高学生的整体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9.
学生思政建设成效的后续跟踪和评价颇为乏力,如何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效果,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难点。实践过程是观察学生真实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材料力学实验课程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管理制度严格,试验内容具有探索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具备评价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先天优势。以材料力学实验课程为依托,本文提出通过实验实践过程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授课效果,并将实验课程中量化后的学生思政水平反馈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重点补充教育,巩固思政建设成果,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过程,以期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综合性教育理念,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念不谋而合。通过介绍课程思政的产生背景及其在日语教学领域相关的融入研究,以日语翻译类课程为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从更新教学素材、打破时效壁垒,发展弹性教学、构建教学新情境,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教学相长等3条路径进行课程思政融入探索实践。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课程思政关注情况、接受内容、接受方式、融入效果等4个方面的实践结果进行考察,以期推进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新闻实务课程教学,能够使该类课程教学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合而为一,这与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办学与育人的根本宗旨相一致。其可行思路是将"课程思政"贯彻在《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策划》等实务课程的知识点讲授之中,对接于案例讲解之中,融入实操训练之中。同时,要提升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自觉意识和相关教学技能,并通过在课程考核中适当体现"课程思政"内容以及加强对其成效的跟踪评估与效果反馈来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积极探索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模式。思政教学效果的达成,需要从课程顶层设计入手,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构建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探索工程力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多种教学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是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创造性实践。围绕就业指导课程思政目标是什么、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元素有哪些、思政元素如何融入教学、如何提升课程思政实践等四个问题展开研究,以期为课程实践提供借鉴经验。最后得出结论,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水平,推进教学素材中思政内容的建设,倡导交流-对话的思政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音乐素养教育是高校音乐课程的主要内容,蕴含着巨大的课程思政资源。通过课程潜移默化地将核心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传递给学生,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要实现这种价值,需要在音乐素养教育中深入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充分发挥思政元素作用中优化教学内容,在转变教学方式与创新教学形式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这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成为课程思政的倡导者,其次要具备润物无声的能力,最后要充分发挥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信不仅是课程思政的源泉,更与课程思政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同源性。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建设与完善。文化自信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着合力体系薄弱、授课方式单一、解析深度不足、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校、院联动,通过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结合地方文化的思政元素挖掘以及全过程多形式的考核评价,实现多元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最终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的有机融合,深化应用型本科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教育的有效改革,针对当前高校Python语言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难题,从教学团队建设、思政元素挖掘、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案例设计、考核方式转变五个方面,探讨了思政教育与Python语言课程的结合机制与实践方式,提出相关改进措施。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能够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提升思想素质,同时为促进程序设计类课程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工作同向而行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将泛在学习理念融入至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推进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提升课程思政的质量与影响力。泛在学习理念,通过现代信息科技的方式,更符合学生学习习惯,更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形成,便于更新教学内容,保持教学素材的与时俱进。泛在学习理念有助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形成,并且为商务英语课程思政质量的提升,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是新时代课程思政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思政教育松懈、教学资源不足、授课方式单一以及课程评价方式单调等“痛点”问题。山东理工大学力学教学团队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工程力学”课程的建设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围绕教学改革和课程创新两个方面开展深入探索。深度挖掘力学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大力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和改革,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系统整合教学内容及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体现课程的高阶性;大胆实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课外协同创新”的教学模式,提升课程的创新性;建立健全教学与考核相融合的“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的全过程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学生的参与度,增强课程的挑战度。调查结果显示,本课程获得了学生高度认可;实验班学生的课程成绩及学习创新能力明显高于平行班,学习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在全面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教育理念,以实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完成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为根本。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单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立足时代发展、结合学生实际,大力推进研究探索。本文针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遇到的一般性问题,尝试对高校课程思政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内涵和优势进行分析并探索其实践路径,进而为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启发。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旨在实现全方位、多角度育人,培育具有新时代社会责任感和高职业素养的综合性人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存在认知偏差、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实践教学对课程思政重视不够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重塑课程思政理念、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构建实践教学课程思政模式以及促进校企合作开展课程思政等方面入手,打造“专业知识+思政教育”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