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办公室一族",你有没有在工作时发怒的经历:摔过鼠标,砸过键盘?或者大声发泄不满,甚至出口成"脏"?如果有,那么你的这种感觉很可能就是"桌怒"了。专家指出,爱发怒其实是人们面对压力所产生的一种自我排遣的机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很正常的。但身为"办公室一族"要学会正确面对、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就是如何为自己找个  相似文献   

2.
星期三,我看到赵仔旭的书包鼓鼓的,便笑着对他说:"你的书包该‘减肥’了!"他笑了笑,什么也没说。要上美术课了,可我美术书没带,我对赵仔旭说:"借我用一下美术书?"他爽快地说:"自己拿。"我就在他的书包里找,一大堆东西,很不好找,我边找边想,他的书包怎么还没"减肥",找本书也这么难?我一本一本地找,嘴里还念念有词:"找本书实在是太难了!"哇,终于找到了,我高兴地叫起  相似文献   

3.
正外国领导干部退休之后,在中国依然很忙,忙着做生意赚钱,为了自己也为了他所代表的国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基辛格来中国接近80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私人访问,而且大多带有商业性质。1982年基辛格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咨询公司Kissinger Associates Inc.(以下简称KAI),这公司只做两件事:1.如果你想去某国投资,他们帮你分析之后告诉你能不能去;2.如果能去,它们就利用外交关系,帮助企业在该国"找人"。  相似文献   

4.
以往,只有演员、歌星、运动员才有私人教练训练形体。随着人们对身体健美关注度的提高,私人教练已走进当今都市大众的生活。时下,请私人健身教练在健身房更是一种时尚。如果你有一张健身年卡,却常常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如果你  相似文献   

5.
一作学问的据说大都戴眼镜,这当然是一种高深的象征.也有故作高深者,故作渊博者.不过,有象《青年文化圈》这般将自己的"学问"作到通俗化的,似乎不多见.当然,故作高深是一种手段,故作通俗也未必不是一种手段.当我们从湖南出版社出版的"青年学研究丛书"中无意识地选取《青年文化圈》一书翻翻时,那充溢了情绪意蕴的一级标题给人以散文美的宁馨和哲理诗的灵智:绪论:背景·无背景,在拥挤的车厢里充满了  相似文献   

6.
三味书屋     
《欲望船》 作者:吴长缨 出版:今日中国出版社 定价:16.OO元 人欲横流的躁动时 代,一座城市就是一个欲 望工厂。 作者讲述了一些不 动听但让人印象深刻的 故事。这些故事大都发生 在你身边的一些灰色角 落里。作者在文中说:每个人都有权回忆,也喜欢回忆。但很多回忆都不能言传,只能意会。所以我写故事,写那些不能太坦白的往事,包括并不优美的隐密部分。 如果我们真能冷静地面对自己和自己的四周,而对痛苦,我们就不会是一个永远的失败者。如果我们能够艺术地对待一切,那我们就不会太绝望。 小说里有春夏秋冬,有鸟也有天空,和你的世界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7.
编辑部故事     
《可乐》2006,(2)
扣儿找打燕子:"扣儿,你把你写的关于泰森的文章通过 E—mail,发给泰森看看吧。"扣儿:"我把他写成那样,岂不是活腻了找打啊!"燕子:"没见识。你想想看,如果他也把你的耳朵给咬下来,你可就能上全世界所有媒体的头版啦!前不久被王志文打的记者肯定出名了。"扣儿:"拜托!王志文和泰森的分量差大了,让王志文打个三拳两脚的,倒还扛得住。不过,"扣儿顿了一顿。"主编上次说,编辑部的个人问题可以作为福利解决,如果他能兑现,我还是可以冒险一试的。"  相似文献   

8.
社科文荟     
美国职业篮球协会最佳新秀杰森·基德,谈到自己成功的历程时说:“小时候,父亲常常带我去打保龄球。我打得不好,总是找借口解释自己为什么打不好,而不是去找原因。父亲就对我说:‘别再找借口了,这不是理由,你保龄球打得不好是因为你不练习。’他说得对,现在我一发现自己的缺点便努力改正,决不找借口搪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碰到类似的情况,遇到一些自己不愿干或不想干的事情,找个理由替自己推脱——“没有时间”;看到一些成功人士的事例,想到自己一事无成,找个理由自我安慰——“别人的机遇好,而自己不走运”……如果我们真的想做一件事,想得食不甘味,夜不  相似文献   

9.
有心的厨娘     
20世纪30年代,在西班牙南部一个美丽的乡村里,有一个小姑娘很喜欢画画。她的理想就是能成为画家,把家乡的好山好水都画出来。学画画就得找老师教,她得知城里有一位很有名的画家叫毕加索,于是就找到毕加索,恳求他收自己为徒。毕加索看了看她,觉得一个乡下姑娘学画画不怎么靠谱,于是婉言拒绝她:"要想成为一名画家,就要学会做一个有心人。我现在正在找一个做饭的人,如果你不介意,可以先到我的厨房做饭。"  相似文献   

10.
正现在有一种说法:社会上只有少数人能够找到一份自己喜爱又能做的工作,如果足够幸运而又兼具实力,着实是幸运儿,这样工作便成了"事业",而大多数人只是为了生活在打工。我愿意将找第一份工作比喻成寻找另一半。关于找对象有两种选择:要面包,还是要爱情?有的人愿意坐在宝马车里哭泣,收获的是面包;但也有人为爱而裸婚,为了纯粹的爱情。我们可以扪心自问:找工作是为了糊  相似文献   

11.
<正>出版社:电力出版社本书的全部内容,就是阐述怎样挑选、面试、招聘态度好的员工,以及怎样评估人们的态度甚至教育员工哪些态度是好态度。因为,无论你招聘的对象是小时工、下一任CEO,还是别的员工,态度,都可能是决定他在你公司究竟成功还是失败的关键因素。书中鲜明特点和语言场景是两个重要的概念。但如果把它们逐步地细分下去,你会发现,  相似文献   

12.
眼下你还小,你当然有充分的理由去玩、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当中也应该包括阅读。你想想,如果你每天读五页书,或者读两篇小文章,这样下去,坚持一辈子,可就不  相似文献   

13.
同学录——让我们铭记同窗的流金岁月刘萍:在离别的刹那,我找不到方向,我只看到我们曾经一起走过的那段美好的岁月。朋友,我们10年后见。秦鹏:没有谁可以责怪,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张涛:人生的目的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熊亮: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一定要在最后一刻之前再见个面啊!卢冰心:你可以自得,但不应自傲;你可以自守,但不应自卑;你可以自爱,但不应自恋;你可以自伤,但不应自弃!杨欣仪:谦虚是一种修养,如果能把骄傲深藏在谦虚之中,则是一种修炼。  相似文献   

14.
谈读书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100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弗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  相似文献   

15.
陷阱之一:拉大旗。每个人找中介,为的就是想咨询点信息,原因是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有的人是全不懂。一个黑中介,往往具备三样条件;巧嘴,黑心还有就是灵脑。不仅把那些复杂的各国留学,例如把德国留学规定编成自己的话,还要随时根据不同形式,轻松把昨天说错的地方在今天你质疑的时候用另一个借口滴水不漏地补上。所谓拉大旗扯虎皮就是两招:先说如何如何之难,那是因为不找他们:然后就是如果找了他们,如何如何之容易。前者无外乎就是德国现在申请的人太多,大学录取通知书不能拿到,签证不能保证,或者好的专业都没有名额了等等。他们就是抓住你  相似文献   

16.
《新少年》2006,(9)
多多熊:还记得我吗?我是那个不喜欢老师一边表扬我一边拿我的过去做对比的同学(多多熊注:见2006年第6期聊天室)。我与老师谈过了,老师说再也不提我过去不爱写作业的事了,就算表扬我也会换个方式的。谢谢你,你真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多多熊。觸_觸蓝树叶不客气!能有这么好的结果,都是你自己主动与老师沟通的功劳。重要的是你有一位会体谅学生的好老师!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多多熊多多熊:我很害怕自己在家!你可以告诉我怎么克服吗?褚晏一a96123155@126.com独自在家时,我一般都会找好看的书来读,随着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早就把一个人在家的事儿忘到月…  相似文献   

17.
有句老话:"开卷有益",是说阅读的好处的。可是阅读是要有阅读的方法的,不能盲目"开卷",否则,你会读着读着就读"傻"了。打开一本书的时候,也要把你自己打开,一本活的书和一个活的生命体的交流,才是真正意义的阅读。读过了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这"卷"就算"开"了,而多年以后,那本书或那篇文章仍在你的灵魂深处起着作用,那才是"有益",因为它已经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了。  相似文献   

18.
反观社会学     
韦肯特(J.D.wacqunt):当你荣膺法兰西学院院士时,你曾在就职演讲中这样表述过:“(社会科学)提出的一每一个命题都可以而且应该运用到社会学家自己身上”。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探讨一下关于布尔迪厄的布尔迪厄社会学?你自己对皮埃尔·布尔迪厄此人的私生活有什么解释吗?如果这样的探讨是可行的话,为什么在谈论时,你会采取这样一种坚定的沉默的姿态呢?  相似文献   

19.
记不清是哪位先生说的:"如果你一直向上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上面;如果你一直觉得自己在后面,你肯定一直在向前看;如果你一直觉得自己在前面,你肯定  相似文献   

20.
郑沄  郑鉴 《可乐》2008,(10):74-74
命运负责洗牌,但玩牌的是我们自己。世界著名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著过《思考致富》一书。为什么是"思考"致富,而不是"努力工作"致富?希尔强调:最努力工作的人最终绝不会富有。如果你想变富,你就需要"思考",独立思考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