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民建言"马上就办"贵在挂在心上 一张山东济宁曲阜市"马上就办办公室"的照片日前在网络上出现,引起大量网民"围观",有知情网民称济宁多个机关单位都在推行"马上就办".在多达十万次以上点击的"围观"中,有网民称赞此举是政府机关提高为群众服务效率的创举,也有网民半信半疑,还有一些网民认为此举有"作秀"嫌疑.  相似文献   

2.
山东济宁曲阜市、嘉祥县机关单位设立马上就办办公室的消息引发网民围观。理解支持者有之,冷嘲热讽者有之,马上办迅速成为议论热点。公众对马上办的关切和疑虑,折射出对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和提高办事效率的期待。马上办到底是咋回事?记者实地调查了解到,为转变干部工作作  相似文献   

3.
南都 《经营管理者》2011,(1):102-102
为什么网络舆论会热衷于围观政府机关食堂的菜谱、事业单位的天价工资单?有人以丛林心态评论,认为这是普通网民心理失衡,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宪法和法律体系中,“机构”与“机关”有较大的区别,在广义上“机构”一般是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以及司法机关的统称。如现行宪法第三章的章名就为“国家机构”,此处的“机构”就涵括了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以及司法机关等各类“机关”。  相似文献   

5.
镇海“网络发言人制度”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城雨  卢江丽 《决策》2009,(10):44-45
在网络舆论日益强大的今天,如何有效解决网民的投诉?2008年10月,浙江省镇海区在全国首次推行网络发言人制度,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政府机关单位先后确定发言人,针对网民提出的各种问题,公开进行答复和办理。实施一年来,成效斐然。镇海的实践,为各个地方和部门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  相似文献   

6.
杨敏 《决策》2010,(11):1-1
于网络围观形成的舆论压力,刚刚熟练使用删帖等公关手段的政府部门,还未等到“潜伏”在网民中的“五毛党”成长为意见领袖,微博就以迅雷之势,造成新一波舆论冲击。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10,(9):11-11
武汉日前曝出新闻:该市部分政务网上一些政府机关联系电话.拨打了60多个号码.竟发现11个号码是空号.另有一个欠费停机。这种光天化日之下对政府诚信的“自杀”行为。到底事出何因?而机关工作人员给出的解释五花八门:刚更换了办公电话号.还没来得及上报:也有说由于疏忽.忘了给电话续费。  相似文献   

8.
网络反腐日益受到网民的青睐,其便捷、低成本、传播快、容易形成围观效应、有利于保护爆料者自身安全等独有特点也加速了网络反腐的发展。面对网络反腐的热潮,如何将其转变成一种"制度反腐"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马上就办",顾名思义,就是对上级布置事项、领导交办任务、群众遇到问题等,都能够马上去办,并能够尽力办好办到位。要让"马上就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笔者认为要念好"三字诀"。  相似文献   

10.
近段日子,中国网络着实有些热闹,而这热闹几乎全围着两个人打转此二人官虽不大,但都手握实权.这实权倘若用得不妥或者用得不是地方,一不留神就会成为网上新闻人物,再不留神就会因网民的围观和质疑而改变命运.  相似文献   

11.
围观式政治参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网民"网上冲浪",而是一种基于一定政治动机和具有一定政治目的的参政活动;围观式政治参与不同于以"身体行为"为行为方式的现实参政形态,而是一种主要以"话语行为"为行为方式的参政形态;围观式政治参与不同于麻木、冷漠的"看客现象",而是一种以网络为平台的集体政治行动。网络围观遵循集体行动的逻  相似文献   

12.
刘卓 《办公室业务》2021,(1):181-182
本文简要阐述了规矩和机关规矩的含义,以越级行事的微观维度,分别从“上越下”和“下越上”两个方向,分析了越级行事这一具体表现对机关规矩的负面影响,强调了遵守机关规矩,避免越级行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正>机关是人才辈出的地方,适宜的土壤和温度,宽松的政策和环境,培育出一代又一代机关能人,他们出没于机关大小场合,活跃在机关里里外外,为机关出谋划策、殚精竭虑。  相似文献   

14.
"23岁的副县级!"焦三牛的任职经历,确实令人惊叹。一位在中部省份地市机关工作的"60后"干部说,对于习惯了"论资排辈"的官场来说,这无疑是个"冲击"。而在一些网上论坛,网民们又开始习惯性地怀疑和猜测,"家庭门"、"背景论"再一次浮出水面。青年干部过硬的自身素质、组织部门搭建的良好平台,使得"焦三牛"们能够"破土而出"。他们能否"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5.
《决策探索》2008,(23):96-96
在机关,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拍的,你要在机关生存,关键要有三寸不烂之舌. 我曾是一个沉默寡言、木讷呆板,只知道埋头工作的人.常有人说我是木头疙瘩、植物人,将来在机关混不出什么名堂.  相似文献   

16.
在机关工作,成败得失全在于说话.对这一点,我特别有体会.我在局机关工作多年,如今已升为中层干部,靠的就是能说会道.古人说:好马出在腿上,能人出在嘴上.这话说得很有道理.由于我会说话,从而得到了局长的青睐和信任.  相似文献   

17.
“批转(转发)性通知”是机关公文中最常见的一种通知类型,主要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有时也用于转发上级机关领导的讲话)。据笔者统计,它一般占机关公文总量的40%左右。可见,写好“批转(转发)性通知”对于做好机关公文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很明显,请示的主送机关是上级机关,行文的目的是要上级机关答复其请示事项。那么,上级机关应以何文种答复呢?《办法》规定,“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可见,对下级机关的请示只有上级机关才有权以“批复”答复。然而,上级机关有时不以机关名义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而是授权其办公部门或所属职能部门代为回复。于是,在公文实践中回复请示时出现了三个文种,下面我们试举例说明。例一: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调整安庆市部…  相似文献   

19.
企业机关是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的中枢,是联系决策层与操作层的桥梁与纽带,发挥着承上启下、指导全局性工作的重要作用。机关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高低好坏对内关系着企业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对外反映着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形象。为了规范机关管理,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干部素质,提升工作效率,从2007年开始,第三输油处在全处范围内开展了“学习型、实干型、服务型、参谋型、创新型、和谐型”六型机关建设活动。本文就“六型”机关开展情况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20.
<正>"机关病态"表面上是公职人员的行为表现,但本质上却是"作风病"的一种病征。机关本是为群众服务的场所,也是群众了解机关的窗口。它的作为如何,不仅影响到群众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便捷、高效的维护,也关涉到党和政府公正形象的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