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语丝语录     
《决策探索》2011,(3):9-9
中国官员改变形象,从脱开始。脱什么?脱稿。中国各级官员讲话都是照本宣科,念秘书给写好的发言稿。全是官话套话。请向温总理学习,脱稿讲话。  相似文献   

2.
脱稿讲话,对领导干部来说是锦上添花的技能。公众场合,领导干部结合实际来一段人情人理的脱稿讲话,既有利于搞活气氛,又能突显出领导干部杰出的口才、渊博的知识。有利于增添领导干部的个人魅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要做到娴熟脱稿讲话,笔者认为须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3.
领导讲话是指导部署工作、展示思想才华、增进与群众感情的重要手段。领导讲话一般包括书面讲话和脱稿即兴讲话两类。书面讲话结构严谨、内容明确,即兴讲话生动细致、便于接受,是书面讲话的有益补充,两者相得益彰,不可偏废。特别是脱稿即兴讲话,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3,(18):16-16
——凭着“如簧巧舌”,哈尔滨婚庆主持修伟良开班授徒,炙手可热。从“酒桌班”到“当众讲话班”,教授如何“喝出生产力”和“讲出前途”。他的学生是官员、商人和有志于从政从商的大学生。近期,中央提倡新会风后,修伟良看到新的商机。筹备“脱稿讲话班”,坚信这是紧跟风尚,弘扬精神文明之举。  相似文献   

5.
讲话,是每名领导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日常工作当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领导风趣幽默、妙语连珠的发言,但同时,也存在少数人讲起话来只会照本宣科,充当对上的“录音机”、对下的“单放机”,常含“只有袋中有稿,才能心中不慌”的思维定势。其实,稿子就是把想讲的话用文字的形式写下来,脱稿讲话又是用语言的方式把稿子的内容再讲出来。脱稿讲话不仅要求领导对稿子内容熟记于心,而且要用语言、肢体动作、情感交流的形式传递给听众。  相似文献   

6.
正讲话,是每名领导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日常工作当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领导风趣幽默、妙语连珠的发言,但同时,也存在少数人讲起话来只会照本宣科,充当对上的"录音机"、对下的"单放机",常含"只有袋中有稿,才能心中不慌"的思维定势。其实,稿子就是把想讲的话用文字的形式写下来,脱稿讲话又是用语言的方式把稿子的内容再讲出来。脱稿讲话不仅要求领导对稿子内容熟记于心,而且要用语言、肢体动作、情感交流的形式传递给听众。习主席曾说:"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严重疏离群众,或是目中  相似文献   

7.
新视野     
被调研是社会治理的危险信号近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强调,官员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国情民情。他特别提出官员在调研中应有自选动作,要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  相似文献   

8.
张新民 《决策》2009,(5):73-73
笔者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领导干部好象官越当越大,越当越久,但却越来越离不开稿子了,有时候脱稿连话都不会讲了。  相似文献   

9.
《办公室业务》2013,(3):47-47
阅读新一代中国高官群体的履历不难发现,拥有人文社会教育背景的官员比例比以往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0.
易丽丽 《决策》2015,(1):83-85
笔者在意大利、英国考察时发现,地方政府电子治理创新2.0模式,促进政府架构从条块分割、封闭迈向开放、协同、合作,"政府—社会—技术"整体无缝式的治理成为可能。当我坐在200多年历史的意大利普拉托市市政厅与当地政府部门官员座谈交流时,深深感叹,历史的厚重与现代技术应用结合得如此之好。当我来到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曼彻斯特市,聆听主政官员介绍未来城市战略,体验着数字化发展战略给这座工业城市所带来的活力,预见"数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不会自动接受法治,特别是当法治与人们的传统观念和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人们自然会选择已经习惯了的人治,故而法治之路依然漫长。虽然法治信仰的形成过程异常艰难,但不是没有希望。一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政府官员的一举一动影响着整个社会。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相似文献   

12.
将领导讲话录音整理成文字材料,是办公厅室的日常工作之一,同时也是文秘工作者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概括来讲,需要在下述四个方面动脑筋,用功夫.一、了解录音讲话的背景一般情况下,录音讲话都是领导的即兴发言,要么是领导脱离讲话稿的有感而发.只有全面了解了领导讲话的背景,才能准确把握领导讲话的意图,判定领导讲话时的"角色定位",也才能在整理讲话录音时把握好领导的语言分寸,整理出符合领导身份地位、体现领导个性特点、突出讲话效果的好材料.二、保持"原汁原味"整理讲话录音的目的是为了将领导的思想以纸质材料的形式更清晰、更准确地体现出来,便于在更广的范围传播,让更多人学习贯彻,从而推动工作的开展.通常情况下,领导的讲话即便是简短的致辞、表态也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脱稿发言更是思维最活跃时的灵感突发,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只有尽可能使用领导"原汁原味"的原话,才能将最明亮的闪光点保留下来,凸显领导的个人魅力和风彩.按照讲话的本意,尊重领导的原意是整理讲话录音的基本要求.否则,整理出的讲话再怎样文采飞扬、超凡脱俗,也不可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当然,也不能机械地坚持"原汁原味",那种"领导怎样讲就怎么整理,错了也不能动"的作法也是极端不负责任的,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3.
正离任讲话一般是指领导干部在面对岗位进、退、留、转,告别原单位时在公开场合发表的正式讲话。官员离任都少不了发表讲话,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真正触动人心的并不多。  相似文献   

14.
在陕西榆林市,路志强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官员:既担任常务副书记,又担任常务副市长,在中国的政治人事中,这种安排无疑位高权重,且相当少见。但这位在众人眼里老成持重的官员,最近却放言炮轰基层行政的十大弊端,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甚至在外界引起了一场讨论。炮轰十弊这原本是一次论证会上的内部讲话,路志强显然没想到,这讲话后来会刊登到报纸上,并且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去年12月27日,陕西省法制办召开《陕西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草案)论证会,这是一个小规模的会议,邀请了几位法律专家,还有一些地方官员,总共10人左右。路志强被安…  相似文献   

15.
齐治平 《决策》2012,(Z1):77
原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副部长龙永图在中国入世谈判时曾选过一位秘书。当龙永图选该人当秘书时,全场哗然,因为这个人根本不适合当秘书。在众人眼中,秘书都是勤勤恳恳、少言少语的。讲话很少,做事谨慎,对领导体贴入微。但是龙永图选的秘书,处事完全不一样。他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从来不会照  相似文献   

16.
两会落幕,官员们的表现褒贬不一,有的部长被录音笔堵到下巴时仍微笑作答,有的地方官员反问女记者:你是哪个单位的?在我们这里,官员对记者打官腔早已司空见惯。再看看西方官员,就会发现,中国官员面对媒体时,对话的技巧还很欠火候,至少跟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地位很不相称。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官员真正学会对话,不仅事关自身形象,也关系着国家形象,以及是否可以让本地区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17.
1976年,当中国驻埃及的商务官员接到埃及商人进口中国商品的定货单时,感到十分沮丧。虽然这份定货单只是几百辆自行车,但那时中国自给尚难,出口自行车是十分困难的。而且,这样一宗生意的谈判也很麻烦,因为中埃贸易建立在双边贸易和清算协定基础上,不是现汇交易。  相似文献   

18.
聂作平 《领导文萃》2011,(15):82-86
官员成为社会最大的祸患,这与官员产生的初衷和旨义完全背道而驰。任何一个社会、一个政权走向没落的开始,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从吏治上出问题的。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官员的贪与廉、高效与低能、忠诚与离心.直接关系到国家机器的运转是否正常有序。显而易见,道咸时代的中国官员们,几乎概莫能外地交叉感染了恶性病毒。这些病毒包括——  相似文献   

19.
刘俊 《决策探索》2010,(7):27-28
两会落幕,官员们的表现褒贬不一,有的部长被录音笔堵到下巴时仍微笑作答,有的地方官员反问女记者:"你是哪个单位的?"在我们这里,官员对记者打官腔早已司空见惯。再看看西方官员,就会发现,中国官员面对媒体时,对话的技巧还很欠火候,至少跟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地位很不相称。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官员真正"学会对话",不仅事关自身形象,也关系着国家形象,以及是否可以让本地区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20.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的演说风格迥然不同。根据曾长期给这两位领导人当英语翻译的维克托·苏霍德列夫的回忆,赫鲁晓夫喜欢脱稿即兴演说,比如他1959年访美时就因为总爱即兴发言而使翻译神经紧张,难以招架。在访问的最后一次演说前,赫鲁晓夫对翻译说:这是总结此次访问的终场戏,我就照本唱吧。没想到他上台刚念了两段就变了卦,他丢开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