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坚白、何建章等同志主张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各种产品的价格形成的基础,应当是该种产品的平均部门成本,再加按平均资金赢利率计算出来的平均利润所构成的生产价格。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为不同部门和不同企业比较经济活动效果提供均等的条件,才能真实地比较各行业的技术水平的高低和经营管理的好坏,从而促进企业全面的经济核 相似文献
2.
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合理的价格是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的重要条件,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价格应该如何确定才算合理,需要合什么样的"理",这涉及价格形成基础问题.制定价格应以什么为基础的问题,在我国经济学界一直有争论.在近几年的讨论中,比较多的同志都主张以生产价格为基础,认为"按生产价格订价正是合理的价格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追求利润是生产价格的核心。生产价格的作用,归根到底是利润的作用。因此,杨坚白、何建章等同志在极力贩卖社会主义生产价格论①的同时,也就把利润抬高到社会主义经济的首要地位,把利润硬塞入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读了本刊第四期发表的赵德麟同志撰写的《也谈商品经济与不正之风》一文(以下简称赵文),很有启发。但该文将当前出现的不正之风归结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本身,提出“不正之风等消极现象与商品经济同步发展”、“社会主义还存在商品拜 相似文献
5.
杨坚白、何建章等同志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格形成要“以生产价格为依据”,或者說“价格应当直接以生产价格为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必須有平均利潤的范畴。他們从物质技术条件和社会化大生产对生产价格形成的所謂制約作用,直到生产价格对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因为它直接涉及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陈秀华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具有商品性质(见《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85年第10期).本人对此有相反的看法,提出来与陈秀华同志商榷.一究竟什么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是否消失?这是弄清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商品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黄振奇同志在《红旗》1980年第2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的文章。这篇文章对于“有计划发展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要求及其同价值规律的关系作了比较系统的理论阐述。实际上,作者的许多观点也是多年来在我国经济学界比较流行的观点。对于这些观点是否具有严格的科学性,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本文准备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得到黄振奇同志和其他同志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阶级斗争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阶级分析的方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方法。为了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斗争的理论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阶级?划分阶级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正确地进行阶级分析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基本常识,似乎人人都已懂得,其实不然。我们认为戴清亮同志的《阶级分析的唯物辩证法》一文的一些观点,就很值得商榷。他认 相似文献
9.
王贵明同志的《生产概念和两种生产在历史上的作用及相互关系》一文(载《哲学研究》1980年第六期),颇有独到见解,但有些观点却是值得商榷的。本文略谈一些管窥之见,请王贵明同志及理论界的同志们赐教。王文认为,恩格斯1884年在《起源》第一版序言中提到的“直接生活的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是两个不同的生产概念,“直接生活的生产”是由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构成的。我不同意这样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读了熊映悟同志《关于地租理论问题》(见《房产通讯》1982年第9期)和《生产价格的构成应包括地租》(见《经济学周报》第22期)两篇文章后,很受启发。但是,在说到生产价格的公式时,熊映梧同志认为:“通常人们把商品的生产价格解释为成本加平均利润,我对这个传统观念是不赞同的。”“完全的生产价格(PP)是由成本(K)和平均利润(AP)、地租(GR)构成的,即PP=K AP GR”。作者还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承认一切产品(不论是农产品,还是矿产品,或加工业产品)的生产价格都是由成本、平均利润、地租三部分构成。”我认为,熊映梧同志所谓的完全生产价格公式中应包括地租的说法,并不符合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和地租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部门之间争夺利润的竞争,使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其结果,各部门的利润率平均化,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马克思说:“商品的生产价格,等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按一般利润率计算,按百分比应加到这个成本价格上的利润,或者说,等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76—177页。以下引文都出自同书,只注页 相似文献
11.
何建章、邝日安、张卓元三同志在《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发表的《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以生产价格作为工业品订价的基础》一文,进一步论述了价格以生产价格为基础的观点,认为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实行资金有偿占用制与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和保护竞争,都要求以生产价格作为制定计划价格的基础。我以为这些提法论据不足,缺乏说服力。本文想谈一些不同意见,与从事经济理论工作和实际工作的同志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常谢枫同志在《美也是一种使用价值》(刊《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一文(以下简称常文)中写道:“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把钻石的审美功用直接称为使用价值,把审美价值看作是使用价值的一种分态。”并指出中国美学界在两千余年美学史上“美用相关质不同”信条之下“要象马克思那样把审美价值毫不含糊地称为使用价值,仍旧感到困难。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美学界才对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从不提及。”常文并没有引述赖以立论的作为唯一理论依据的马克思有关论述的原文,也没有对原文加以剖析,以理解其本意。这样,这一命题的理论基础是否坚实便成了问题。实际上并不如常文所认为的那样,中国美学界“对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从不提及”。 相似文献
13.
宋养琰同志说:“计划经济的科学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首先予以论证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以前的一切社会里,由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或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是无法正确地去认识和利用客观一切规律的。一切规律支配着人,奴役着人,人成了规律的‘奴隶’。当他们谈到未来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时,认为到了那时, 相似文献
14.
如何联系实际,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到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关系到对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等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认识。为此,我想就理论和实践的一些问题,对蔡馥生同志的《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并与卓炯同志商榷》一文提出商榷意见。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符合什么样的实际?蔡文说:“就我国经济实际情况来看,说它是商品经济吗?但农村生产的粮食四分之三是农民自己消费掉的,国防工业企业的军用物资,说它是商品也说不通,同谁交换,交换什么,这一矛盾三十多年来经济学界争论不休,没有一个统一意见。”这里提出一个尖锐问题,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这个概念和社会主义实际矛盾吗?什么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有些同志分别在他们的著作中,对学术界长期流行的“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的观点,提出了某种异议。但是,对他们尚未展开的那些意见,公开赞成者分析得还不具体,而反对者的态度却非常坚决,例如奚兆永同志就曾发表文章《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的原理不能否定》坚持反对态度的。读了奚文,感到还不能说服人。为了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扩大再生产理论以加速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在这里提出一些和奚兆永同志不同的看法,参加对这个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一、对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两种不同的理解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一个好文件,它把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同我国当前国民经济的实际结合起来,总结我国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决定》中未提共产主义,也没有提产品经济。为什么不谈共产主义呢?我想这是因为,共产主义社会距离我们这个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极低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很遥远。不管当今科学技术在突飞猛进,一日千里,但何时可用产品经济去代替商品经济?何时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谁也不敢下判断,判断了也等于空谈。为什么不谈产品经济,只谈商品经济呢?我想,作为一个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 相似文献
17.
在肯定了社会主义是有计划商品经济之后,探明其内在诸规律及相互关系,就是我们经济学界要进一步解决的课题。韩志国同志的靠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发展规律’的质疑”一文(《学术研究》1985年第5期)思想解放,提出了不少与众不同的见解,对促进这个问题的研究是大有益处的,不过,对他的“价值规律与剩余价值规律,是一个规律而不是两个规律”观点,我则不敢苟同。为了进一步开展讨论,我在此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就是榨取剩余价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说:“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本身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使各种社会经济形态例如奴隶社会和雇佣劳动的社会区别开来的,只是从直接生产者身上,劳动者身上,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形式。”(《资本论》第一卷第243~244页)马克思在这里确切地说明了剩余价值的实质,是物化的剩余劳动;并且指出使历史上各种社会形态区别开来的,不是有没有剩余劳动,生不生产剩余价值,而是占有剩余劳动或剩余价值的形式。剩余劳动及剩余价值是阶级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条件,没有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的生产,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9.
1、哲学上所谓"必然形式"是反映或表征事物和现象发展的本质形式.本质是普遍的,因此"必然性"与"普遍性"是同一阶梯、同一层次的范畴.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普遍性"当然不是"抽象的普遍",而是体现"特殊的和个别的东西的全部丰富性的普遍"(《哲学笔记》第98页).因此,必然性自身必定是全面的,或者住自身中包含着"全面性"."片面性是认识发展的必然形式"本身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判断,是不能成立的.2、作者认为客观世界是一张大网,"要认识这一张大网,总要从某一点、某一层开始,然后逐步进行延伸."因此按照作者的逻辑必然是这样:作为认识出发点的"某一点"、"某一层"就是 相似文献
20.
汪旭庄等同志在《学术月刊》1962年第1期和第12期,发表了两篇论述人民公社级差土地收入问题的文章。读后得到不少启发。但是,对于他们提出的“所谓差别问题,实质上是级差土地收入问题”和“凭借较好的生产条件和经营管理的社、队由于对土地的经营垄断所获得的较多收手,是较固定化的,是属于级差土地收入范畴的”论点,我有不同的意见,现在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参加这个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