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与第三世界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经济国际化或全球化的趋势 ,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然的阶段 ,具有巨大的社会进步意义。但是 ,目前西方所主张的全球化 ,是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 ,以实现全球少数人利益为目的的资本征服整个世界的现象和过程 ,是对 2 0世纪 50— 6 0年代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民主运动的清算和逆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的扩张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将日益加剧和激化 ,在更大的历史范畴内 ,“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必然成为社会生产力继续发展的严重桎梏。近十年来 ,西方全球化给第三世界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西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仍保持着强劲势头 ,甚至可能统治全球较长时期。但是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若美国经济出现大的危机 ,西方全球化有可能出现间歇性的中断 ;西方全球化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引发并加剧局部战争。西方全球化图谋建立更加不公正、不合理的所谓国际新秩序 ,因此 ,第三世界国家要善于趋利避害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 ,团结一致 ,建立真正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东方全球化。  相似文献   

2.
沃勒斯坦把所有第三世界国家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作为其研究对象,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演进过程提出了独到见解。在方法论上,他倡导了“一体化学科方法”,是对年鉴学派的“总体史学”方法的发展。过分强调外部因素而忽视内部因素对欠发达国家的影响,是其主要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3.
何菊仙 《理论界》2004,(2):32-32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产物,每一次世界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与之相应,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的民族国家壁垒也日趋弱化,从而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赖联系日益加深密切,实现“以最有利的条件生产、在最有利的市场销售”的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态势。面对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总的原则就是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中国最大的实际,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王新刚 《人文杂志》2002,(6):125-130
世纪之交的世界民族问题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基本态势 ,遍及全球范围的民族问题 ,一个共有的特征是民族分离主义。究其原因 ,苏东国家蜕变中民族问题的凸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全球化对第三世界的冲击 ,以及欧美大国的干涉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中国的民族问题有其严峻的一面 ,但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成效举世公认。目前 ,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生产力 ,发展经济 ,实现共同富裕和繁荣  相似文献   

5.
于泰林 《理论界》2002,(6):18-19
驾驭国际化市场经济同主导经济全球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主导经济全球化是主导者的资格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社会上层建筑尚不成热或社会主义原则和意识形态尚不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哪个国家或哪些国家有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资格,是由该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而驾驭国际化市场经济是各国执政者的责任问题,应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本国经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利避害’问题;如何驾驭国际化市场经济,是大工业开创的经济全球化历史以来,世界各国执政者共同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提高党驾驭国际化市场经济的能力,是由党的先进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由于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意义,世界各国无不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促进本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应用工作的迅速发展。“风险投资”正是在这种形  相似文献   

7.
论经济全球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第三次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这些特点表明目前世界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全球化阶段。在这一过程中,跨国公司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交通运输和通讯手段的革命也为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全球化不等于全球一体化。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各国因利益差别尚难协调一致,现有的国际组织不具备普遍的约束力,特别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世界范围内还表现在各个方面,全球一体化虽已是大势所趋,但目前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目前所可能实现的只能是在经济地区化的基础上实行地区经济一体化。地区经济一体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也是经济全球化在各地不平衡发展的必然结果。地区化推动了全球化,但全球化不会在地区化的基础上直接过渡到全球一体化。“全球主义”者鼓吹的“民族国家崩溃说”和“主权有限论”、以及建立“全球政府”的主张,是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曲解,迎合了国际资产阶级特别是超级大国统治者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伴随人类主体性力量的不断彰显,尤其是人类工具理性对于世界的“规划”与“设计”,全球化的世界似乎越来越陷入到二律背反的泥潭中:一方面,经过理性设计的各种全球性组织似乎在世界经济贸易等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全球化又使西方为中心的市场机制的统一化力量成为民族国家发展,乃至世界发展中的干扰或阻碍性因素,甚至成为全球性危机的传染源或放大器。全球化的这种二律背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警觉。伴随改革开放走入深水区,我们在深度融入世界体系的同时,理应更加成熟地认识和对待全球化,既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改旗易帜”,既要学习和理解世界“语言”,更要在“四个自信”中走出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后殖民理论揭露了从殖民时期到经济全球化时代,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对第三世界国家实施着隐蔽的文化霸权;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去重释后殖民理论视野中的西方文化霸权,用“民族”、“阶级”、“性别”的三维分析轴心去透视世界的文化图景,解析经济全球化时代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和性别关系是如何跨地域地纠缠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 ,既是世界生产力发展所引起、又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面前 ,存有三种不同态度的国家 :一种是想借经济全球化之势 ,推行全面霸权化之实 ;第二种是想回避经济全球化 ,关起国门自己成一统 ;第三种是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同时也防止全球化中的霸权化。中国当应采取第三种态度。经济全球化涉及到多个领域、多个方面 ,本文仅对市场谈一点粗见。按照第三种态度 ,中国市场在经济全球化中是既要开放、也需保护。一、开放———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市场经济的本质之一 ,既是统一的、也是开放的。它不仅要向全国开…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社会已经成为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国家在行使经济主权时不仅应从本国政府利益出发,更应该基于一种国际主义视角,构建一种“负责任的主权”观念.应当在行使国家具体权力时,充分考虑本国民众、他国民众、他国政府、以及国际社会公共利益的各种诉求.透过构建与运用各种国际经济机制,进行“善意的国际合作”,最终达到促进国际社会福利的普遍提高以及防止本国利益群体通过寻租行为而扭曲国家政策选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以举世瞩目的成果载入史册 :把马克思主义和本国实际相结合 ,在理论创新中走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防止“左”右倾错误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按照“三个代表”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等等。这些获得成功的做法与经验 ,具有国际影响和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冲击着世界各国 ,人们惊奇地发现 ,生产力在超越国界 ,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越来越自由 ,它的优化配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奇迹。对任何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言 ,与这个浪潮相伴而来的既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机遇 ,又有抓不住机遇所面临的近乎灭顶之灾的严峻挑战。人们也清醒地看到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知识经济是推波助澜的主力军。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迅速地改变着原有各种经济成分的地位 ,不仅弱化了一些原有传统资源的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优势” ,也弱化了一些地区单纯依靠…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开放问题四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国家经济利益不再仅仅体现为基于本国资本的传统“民族企业” ,而是体现为有境外资本参与其中 ,存在于“本土”的合资和独资企业。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世界制造基地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是 ,除了必须发挥这一地区制造成本低的优势外 ,还必须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千方百计地降低制造业的交易成本。长江沿线的开发开放 ,是在全球化条件下发挥比较优势 ,实施苏南苏中联动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放手让民营企业并购与重组竞争性国有企业 ,是全球化条件下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内开放中的一个重大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已汹涌而至,它在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同时,也必将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提出挑战。我们必须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吸收外来文明,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切忌盲目照搬、移植。要坚持民族特色,保护民族文化,不能借“世界文化”或“文化一体化”而否定民族文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重塑民族精神,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深刻揭示了全球化形势下的时代特征 ,领导我们党制定了改革开放战略 ,使中国与世界形成互动关系 ;提出“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使中国跟上全球现代化的步代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最深层面的动力 ;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 ,使中国的经济大踏步迈向世界 ;制定了一整套维护国家利益 ,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战略策略原则 ,使全球化沿着形成国际新秩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动力来源于外部和内部。外部动力来自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民主化。内部动力可概括为三个因素:中华民族对全面发展的不懈追求、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的推动。  相似文献   

18.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世界各国开放金融市场,形成和发展国际性的金融市场体系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7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先后不同程度地放松了对别国金融机构在本国从事金融业务或设立分支机构的准入准出限制。90年代末,世界贸易组织的“金融服务协议”更是将金融领域的开放作为加入该组织的条件①,大大促进了各国金融业务和机构的跨国发展。截止1995年,所有工业国家已取消资本流入和流出的交易控制;至1996年u月已有57个国家取消了对资本交易支付的限制。适应金融…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学者费尽心机经营的世界文学的宏篇巨制中 ,第三世界文学往往处于弱势。通过对近几年较有影响的弗·杰姆逊的第三世界文学观的学术梳理和剖析 ,说明任何企图靠第一世界知识分子的“良心发现”都是不可能实现第三世界文学的身份“疗救”的 ,真正的出路应是来自第三世界内部的觉醒。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的定义是:“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的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1随着当代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正在加速发展,它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都纳入到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全球网络之中。面对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做到自给自足,都必须与国际经济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世界经济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进程骤然加速,呈现出许多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