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有人说白雪是乐坛的一株长青树,当同时期的歌手或大红大紫或下海经商或出国镀金或绯闻缠身时,她仍平静得如一泓湖水。从《千古绝唱》到《红颜为谁》再到《女人心女人梦》,她用歌声诠释着自己的执著。五月的一个午后,在京都信苑饭店,白雪素面朝天地坐在我的面前,脸上带着恬静的笑容,深情地叙说起她的亲情往事…… 父亲的二胡引我走上音乐之路   我是 1975年出生在浙江雁荡山的。小时候的我长的一点也不漂亮,额头倍儿高,而且皮肤又黄又黑,妈妈常笑我是一只丑小鸭。相比之下,大我三岁的哥哥则长得惹人喜爱。好在我长着一张乖巧的…  相似文献   

2.
冯树安 《老年世界》2008,(21):27-27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不用问,我就会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每当我走在草原上,每逢我听到“草原啊草原,我可爱的故乡。马背啊马背,我生命的摇篮……”这优美的弦律,心中就充满自豪,因为我是草原人!  相似文献   

3.
我是《老年世界》的忠实读者.最近看到《老年世界》又增加了《草原知青》栏目,十分高兴,因为我也是上百万草原知青中的一分子。现在我想把自己在农场、兵团16年的经历和思念之情告诉《老年世界》的读者朋友们,因为当年的兵团战士如今大都跨入了老年人的行列,让我们共同在老年世界怀想知青岁月,重温知青精神。  相似文献   

4.
到了香港,和朋友一道去看他的表弟,原本以为聪明,偷偷地把一本精装本《红楼梦》和几本连环画册包装好,想给朋友的表弟一个惊喜。真是打错了算盘,谁知第二天他的表弟见了我一侧哭丧相,象是我欠了他八百大洋似的,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更可气的是我那本精美的《红楼梦》和几本连环画册已可怜兮兮地躺在他的废纸篓里,如果曹雪芹他老人家在唯一定也会哭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地把这件事告诉了朋友,他听了大笑着说:“你简直是对牛弹琴,他当然不高兴了,他昨天买了赛马,而你送了他书!”我不解地问“书和赛马有什么关系呢?”我的朋…  相似文献   

5.
<正>一、音乐的影响和作用1、音乐是一种精神享受音乐不只是一种对人类感官的体验,更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享受。自古至今人类对于音乐的痴迷都有迹可循。《先秦·论语》中提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其释义为:孔子在齐国听到《韶》这种乐曲后,很长时间内即使吃肉也感觉不到肉的滋味。他感叹道:“没想到音乐欣赏竟然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可见孔子对音乐的痴迷程度。在当今社会,音乐已经走进每个人的生活,不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能近距离接触到音乐,随时感受到音乐的美妙。而痴迷音乐的人也越来越多,音乐在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人们的心灵,给人们提供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作曲家秦咏诚教授,1933年7月出生于辽宁大连,祖籍江苏,1948年参加革命,是当时大连地下党领导下的关东社会教育工作团中的一员。建国后,他先后进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苏联著名作曲专家列西·古洛夫学习作曲。曾任沈阳音乐学院院长,辽宁省政协常委、辽宁省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音乐生活》杂志社主编等职,国家首批国务院津贴获得者。几十年来,秦老在教学和工作之余,谱写了大量深受人们喜爱的优秀音乐作品,像《欢乐的草原》、《感受祖国》、《海燕》、《元帅与士兵》等,尤其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我为祖国献石油》,多少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唱。  相似文献   

7.
冬雨 《老年世界》2008,(11):6-7
在众多的草原歌曲中,有一首歌独具魅力。它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传唱到现在,三十多年经久不衰,让无数人因此而向往草原。这首歌曲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而阿拉腾奥勒正是这首经典作品的典作者。  相似文献   

8.
二胡表演是我国一门传统的音乐表现艺术,是我国古代音乐家艺术的结晶,但是二胡对于表演者却有着极高的技术要求,要求表演者对二胡有着较高的理解.在二胡艺术表演中,二度创作是一种常见的二胡艺术表演技巧,其主要是通过二胡表演者对艺术表演中一些简单手法的塑造与整合,创造出更加精彩的曲调.本文从实际出发,主要分析了二胡二度创作的主要过程以及关于对二胡表演能力训练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文 《老人世界》2014,(2):30-30
中国香港著名摇滚乐队“BEYOND”主唱黄家驹曾为曼德拉创作了一首歌曲,名叫《光辉岁月》。那是中国音乐在歌唱南非的故事。据说,有人给曼德拉翻译《光辉岁月》的歌词,他听到最后潸然泪下。这首歌唱道:“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这既表达了黄家驹对曼德拉的敬仰,也诠释了曼德拉的信仰。  相似文献   

10.
隔着2000年生活在2001年,提起旧日时光更让人有恍惚迷离感,空气中仍旧充满怀旧的味道。我甚至忘了确切的那段时间,录音机的带舱一直被两张专辑占据,那些充满感觉的音乐和歌声不倦地流泻着。一张:许巍《在别处》。一张:《玻璃之城》原声音乐。 “我在遥远的城市,陌生的人群,感觉着你那遥远的忧伤。我的幻想……”那是在那些阳光有些慵懒甚至羞涩的午后最容易生出的感觉,慢慢分不清那唱歌的人是许巍还是你,那歌里的人是很遥远还是他早就是你? 1997年让人最狂热、最迷恋的就是许巍的《在别处》。他用《青鸟》、《水妖》…  相似文献   

11.
1938年,美国女作家珍珠描写中国人纯朴内心世界的长篇小说《大地》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赛马珍珠1973年逝世进,尼克松总统题词赞扬她是“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赛珍珠的父亲赛祥1883年来到中国。1897年,即庐山大规模开发的第二年,赛马祥在庐山购地建造了别。赛珍珠从五岁起常来这栋另住。庐山的老人们至今还记行她在庐山的很多故事。据说赛珍珠与一对青年男女交往的故事,使赛珍珠后来萌发了写作《大地》一书的念头。1924年3月,在金陵大学任教的31岁的赛珍珠“请了长假来到庐山,修改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东风与回风》。赛珍珠人…  相似文献   

12.
二胡作为胡琴的一种,自明清时期起就从胡琴类乐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树一帜的乐器。在民族乐队中,二胡常常担任主奏,它音色刚柔多变,表现力相当丰富,主要曲目有《二泉映月》、《江河水》、《三门峡畅想曲》、《长城随想》等。  相似文献   

13.
感动 《当代老年》2006,(12):38-39
一天,汉德&#183;泰莱神父去医院主持—位病人的临终忏悔,他到医院后听到了这样—段话:“仁慈的上帝!我喜欢唱歌,音乐是我的生命,我的愿望是唱遍美国。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我死而憾。”  相似文献   

14.
吴志菲 《职业》2014,(22):52-54
闵惠芬曾说过:"我的生命依恋着许许多多的生命,是二胡拉出了我第二条生命。"这位中国民族音乐领域传奇人物,在中国二胡史上开辟了一个以女性形象为主体的"闵惠芬时代"。她的演奏被国际音乐界评价为:即使在休止符时,也有情感!她演奏的二胡曲《江河水》,曾经感动得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泪流满面地称她"奏出了人间悲切。"  相似文献   

15.
老赵夫妇都是音乐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多年的从教生涯养成了手不离琴,口不离曲的好习惯,一曲“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唱出了对哺育他们成长的内蒙古大地的无限深情。  相似文献   

16.
火华,这个名字在内蒙古文化界可以说是普遍为人们所熟知的。一提起火华,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那首歌。火华用他那支饱蘸激情的笔,把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展现在了全国面前,介绍给了世界。  相似文献   

17.
阳刚 《老人世界》2014,(3):21-21
小区边上新建了一个小公园,成了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天傍晚,总有许多人来这里散步、唱歌、跳舞、打拳。有时,还有乐队为歌者伴奏,引得不少人跃跃欲试。也有人登台演唱,水平参差不齐,但热情可嘉。有一次,禁不住众人撺掇,一时技痒,我也登台献丑,引吭高歌,一首《草原之夜》、一首《再见了,大别山》唱罢,众人热烈鼓掌叫好,说听我唱歌是一种享受,一看就是受过专业培训登过台的。众人的话激起了我脑海中记忆的浪花,五十多年前,我头一次登台演出的情形又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8.
黑人是快乐的。我们到彭巴的时候是晚上,一进院子,就听到很有非洲特色的鼓点。这个曲子一直响到很晚,仿佛只有这么一支曲子翻来覆去地放。似乎在彭巴期间,院子里一直响着这个舞曲。也许是我对音乐过于无知,不具备分辨能力吧。  相似文献   

19.
“老汉今年六十八,耳不聋来眼不花,腰板硬朗腿脚好,无忧无虑笑哈哈。”这顺口溜说的是谁?我也。我之所以能有如此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同常年坚持拉二胡关系极大。我同二胡结缘已有55年了,然而真正迷恋上它还是离休后这些年。现在,二胡已成了我不可须臾离开的亲密伙伴,它那时而哀怨缠绵时而欢快奔放的旋律,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1946年,我在东北民主联军某部文工团当文艺小兵,开始学拉二胡。刚学的时候,没有老师指导,不懂得什么叫指法、弓法,甚至连简谱都不识,纯粹是“乱弹琴”。不过,我想既然吃了文艺…  相似文献   

20.
王超 《老年人》2007,(7):18-18
“一组跟一组,一班跟一班。战斗英雄做模范,干部战士加油干。黄橙橙的土地一马平川,解放区到处是粮川……”每当听到《大生产》这首热情奔放、催人奋进的歌曲时,我的心就飞到了那垦荒播种、热火朝天的北大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