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莱蒙托夫是俄国著名的作家,从20世纪初开始受到了中国文坛的关注,上世纪40年代大后方对其作品的译介达到了高峰.本文选取抗战大后方这个特殊的区域来探讨莱蒙托夫的译介情况,主要梳理了大后方对其诗歌和小说作品的翻译,并认为在抗战大后方语境下莱氏作品的反抗和斗争精神契合了人们对文学的诉求,也是其作品得以大量翻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文章指出,抗战大后方歌谣在时间分布上存在阶段性的特征,并对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将抗战大后方歌谣以1940年为界,分为“井喷阶段”和“跌落阶段”,进一步分析揭示出其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及文学发展规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具体体现.抗战大后方是以重庆为中心的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共产党除抗日根据地外最重要的活动舞台.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最主要的工作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具体表现为:维系国共合作,为抗战胜利奠定政治基础;争取中间势力,为抗战胜利壮大进步力量;繁荣抗战文化,为抗战胜利提供精神源泉;开拓民间外交,为抗战胜利营造良好环境.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大后方的历史作用,有助于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认同,有助于深刻领会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在革命、改革、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为当下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提供生动素材.  相似文献   

4.
全面抗战爆发以来,海外华侨踊跃捐款,资助祖国抗战大业.尤其是太平洋战争后,侨胞纷纷携资回国,开发西南后方富源,以利抗战建国.鉴于生产事业建设的重要性,部分华侨资本流向金融业,在大后方兴起了一批侨资银行,旨在发挥银行融通资金的使命,促成资本与技术的合作、金融与企业的联系,以实现华侨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抗战大后方新闻舆论工作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学术史的回顾来看,也存在体量上研究根据地工作的多,研究大后方工作的少;对象上研究《新华日报》的多,研究其它方面的少;角度上从新闻宣传工作展开的多,从新闻舆论工作展开的少等问题。目前,条件上已经满足系统开展中国共产党抗战大后方新闻舆论工作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影》是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出版的唯一一本电影学术刊物,具有鲜明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内行办刊的编辑理念、“电影抗战”的编辑立场、灵活的编辑策略成为《中国电影》的编辑思想。在这种编辑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电影》刊发了大量关于电影的功用、电影的国策、中国电影应走什么路线、农村电影的制作、纪录电影的价值、如何借鉴苏联电影经验等为主题的讨论,成为匡助大后方建构抗战动员话语的重要介质和战时“电影救亡”的缩影。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期刊是与广播、报纸并列的重要专业媒体,承担着引导舆论、凝聚民心、团结抗战、共御外侮的历史使命。本文以抗战大后方所涵盖的重庆、成都、桂林、昆明、贵阳等地出版的期刊为研究对象,从期刊的宏观概况、物理形态、文本内容和历史价值四个方面着手,对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宏观立体的综合研究,从而揭示其包罗万象的文献价值、珍稀宝贵的档案价值和不可再生的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8.
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黄河》,是抗战时期西北大后方惟一的大型纯文学刊物。通过对该刊创办和发展历程的纵向梳理,对其办刊宗旨、编辑意图、作者阵容、题材范围、体裁式样及其文化生态的多侧面横向探析,深入揭示该刊与西北大后方抗战文学的血肉联系,并以此勾勒尚未引起学界注视的西北大后方抗战文学的文化图景和历史轨迹。《黄河》是抗战时期西北大后方文学的重要阵地和真实记录,它对西北大后方文学乃至全国抗战文学的贡献与影响,应予以充分肯定和足够的关注。对《黄河》的进一步研究,将会弥补抗战文学研究中存在的某些缺憾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中国合作金库的建设是随着20世纪20年代的合作运动而兴起的,国民政府对其十分看重,尤其是全面抗战爆发后,出于“抗战建国”的需要,国民政府力推合作金库的建设,使之进入了一个以大后方合作金库网络构建为代表的空前发展的时期。合作金库网络的构建,直接目标是要建立独立的合作金融系统,近则促进农业生产,以坚持抗战,远则振兴农村经济,以实现“民生主义”。在复杂的时代背景与战时环境下,合作金库网络的构建,虽然出现了一个连续几年的发展高潮,也一定程度促进了农贷的增长,有利于抗战;但由于条件的不成熟与制度的缺陷,使其深层矛盾无法破解,并呈现出理想与现实尖锐冲突的一系列特点,最终大后方合作金库的发展只能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10.
茅盾在大后方度过了抗战八年的大部分时光,大后方因此成为茅盾抗战时期作品的重要表现对象。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以及民众的精神面貌在茅盾的作品中得到了形象的反映。茅盾的作品侧重于表现大后方的阴暗面,个中原因在于茅盾一贯的左翼立场、国共两党对茅盾的不同态度以及茅盾居留和书写大后方时间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的华侨与中国共产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全民族的抗战爆发了。海外华侨也勇敢地投入到保卫祖国的战斗之中,在经济上、物资上和道义上支援中国共产党这一抗日武装力量, 甚至直接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晚年是在抗战时期中度过的,在抗战初期,他关注抗战形势的发展,主张积极抗日,是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的爱国主义者,但是到了后期,他对抗日的态度却是悲观、消极、颓废的,最终被历史前进的脚步所抛离。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的日军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结成民族统一战线以抵抗其疯狂侵略.在中国有较大影响的天主教、基督教上层势力,基本上对中国的抗战事业采取一种中立甚至袒护、支持日本侵略的态度.但这不是中国天主教、基督教的全部,广大的爱国教徒激于国家、民族大义,以无畏的牺牲精神投入到神圣的抗战中去.应把广大宗教人士的爱国实际行动与宗教上层的反动指导思想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4.
战争从未让女子走开,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女子在战争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虽然,她们身份各异,社会地位各异,但是,当国难临头,大敌当前之际,她们都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尽管近年来抗战史研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术关注,但口述史,特别是研究重庆妇女与抗战的口述史还没得到相应的关注。事实上,口述史对研究妇女抗战史具有重要作用。它使我们了解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个性别化了的课题,注重抗战时期中国普通妇女日常生活的重要性,重新思考“反抗侵略”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中的释义,并重新思考中心与边缘的问题。口述史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文字档案鲜有的资料,还可以帮助我们开拓新的抗战妇女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抗敌报》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重要报刊。彭真作为边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对于《抗敌报》的成长壮大给予了足够的关怀和重视,既下大力解决报社各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又对加强党对报纸的领导、保证报纸正确的舆论导向、真实反映民意等诸多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从而使《抗敌报》得以在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环境中生存下来井成长为边区舆论界的旗帜,为晋察冀边区的各项建设事业和坚持敌后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 ,刘少奇对抗日游击战争问题作过许多论述。他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作用 ,论述了抗日游击队的建设和有关战略战术原则 ,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根据地问题。这些论述 ,对毛泽东思想关于抗日游击战争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抗战改变了中国妇女素来缺乏动员的状况。通过采取政治动员、组织动员和妇女干部动员的方式,中国妇女最大限度地被动员组织起来,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国共之间的摩擦、主观主义的工作作风和国统区政治腐败、民生凋敝也影响了对妇女进行更有效的动员。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回族争取国际声援的国民外交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爆发后,回族中一批爱国志士在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的大力支持下,组成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或以个人身份,前往穆斯林世界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揭露日本侵略者的伪善面目,呼吁穆斯林世界抵制日货、与日本断交、声援中国的抗日正义斗争,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使中国的抗日斗争得到世界穆斯林在道义和物质上的大力支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山西大学音乐社团异常活跃,文章根据现有资料对此进行系统整理,并就几个主要社团给予介绍。在此基础上,就音乐教育对学生及学校生活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