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昊龙  刘钰洲 《东岳论丛》2022,(10):125-134
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阐释了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推动作用及其制约因素,探析了农业合作经营对农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效率关系的调节效应,随后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面板Tobit模型,检验了相关假设。研究发现:(1)农地流转能够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积极影响,但农地流转的效率推动作用受到流转价格预期、农户感知风险以及交易差序格局的制约。(2)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数量与经营收入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增强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推动作用。为此,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降低农户的禀赋效应和风险感知,推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高效嵌入,对促进农地有序流转、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深化,新兴的流转模式即“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破土而出.它为当前土地流转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但是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的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存在隐蔽性“农地非农化建设”之嫌,农民难以充分享受农地规模经营的收益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规范农地流转行为,允许农民的股权流转和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等措施来解决.  相似文献   

3.
农户的禀赋特征及其选择偏好对农地流转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广东的农户问卷调查,采用logit模型和多元logit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农地的细碎化与分散化,加大了农地流转的难度;(2)改善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能够有效诱导农地的流转与农业的规模经营;(3)强化农地的用途管制,能够激励农户的土地转入;(4)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农户越倾向转出土地,欠发达地区的农户则更倾向于扩大农地经营规模;(5)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经营的组织化,有利于加快农地流转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潘锦云  汪时珍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1):143-146,219
通过对安徽两个典型乡镇的调研,发现当前农地流转率虽然较高,但流转效率较低。制约当前农地流转效率提升的不仅有来自农户"乡土"情结等微观方面因素,还有基层政府引导力度不够等宏观因素。农地实现有效流转关键在于土地流转应契合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终极目标保持一致,在于土地产权分解科学可行,在于与城镇化保持同步发展,在于对城郊镇与非城郊镇的土地流转实现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流转:公共选择与政府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明明  常伟 《兰州学刊》2012,(4):122-127
文章从公共选择视角出发,分析了农村土地制度及其所体现出的政府与农民的关系,探讨了农地流转政策历史沿革及其所体现出的政府偏好,并对于政府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不同方式进行了研究。文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参与可以提高农地流转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政府的成功介入需要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柯  火召前 《贵州社会科学》2008,218(2):106-110
农业产业化是加快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建立规范的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基本途径:重新界定农地所有权主体,健全农地流转的利益分配机制.探索可行的农地流转模式,培育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中介机构,建立和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及其它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建设是在农地市场化进程中逐步推进的,具有渐进性.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是由农地产权制度、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农地金融制度等组成的一个系统,其总体目标是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前提下提高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农地金融制度通过农地使用权的抵押来融通资金,以满足农地开发利用和农业发展对资金的大量需求.  相似文献   

8.
农地流转不同于一般的经济问题.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与农户迁移问题等外延性约束和农地产权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等内涵性约束,使农地流转成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矛盾汇集点.突破农地流转困境需要构建家庭农场、坚持市场方向、加强政府调节、细化使用权配置、发展精细农业.  相似文献   

9.
通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呈现的现实问题和影响市场化进程内外因的综合考察,为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制度构建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思路。农地流转的制度创新应当将效率与长远经济发展相结合,将总量增长与社会的长远发展相结合,进而从法律制度上找到经济效率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契合点,通过农地流转法治化的途径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交易成本视角下农地流转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集体所有制并非农地流转和集中及规模经营的制度性障碍,制约农地流转以及农业规模经营形成的障碍是农地流转市场的"低市场性"。事实上,中国尚未建成农地流转市场。这意味着出租方农民和承租方农民在农地流转中都面临着高昂的"交易成本"以及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才是制约农地流转的主要障碍。在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时代已经到来。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农地的流转和集中、农业的规模经营成为可能。然而,农地的严重"细碎化"以及我国现在农业生产的根本特征都制约着农地的流转和集中、农业的规模经营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只有破除农民在交易中的既有约束,降低农地流转中的交易成本、风险及未来的不确定性,才能使大规模的农地流转成为可能。而这一进程能否顺利推进,需要农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1.
农地流转、规模化进程中的农地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农地制度的框架下,农业与非农产业的边际效益悬殊仅使农地流转成为可能,农地的流转收益低以及农地的保障功能较重严重地束缚着农地的流转,农地的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经营仍不可能得到实现。农地制度一定要重新安排。"股权农地+保障农地"的农地制度创新可提高农民农地的流转收益同时又能兼顾农地的保障功能,这样,农民流转农地的经济驱动力加强了,也没有了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农地流转、农地规模化经营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莱西市现代种业孵化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通过“专业孵化+天使投资”的孵育模式,打造了一个适宜种业企业创业成长的苗圃、孵化一体化微生态环境,为当地农民改变生产方式、增加工资收入提供了平台,为当地蔬菜种业微集群发展提供有效途径。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孵化器在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中不仅能够发挥作用,而且可以成为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有力抓手;农业孵化器建设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注意发挥龙头企业的积极性;在孵化器建设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引导和支持先进典型,促进成效加速显现;农业孵化器建设应当以民营专业孵化器为重点。  相似文献   

13.
农税免除和政府加大对农业补贴,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强化了农民对土地的长期占有意识。从有利于引导农民进城、提高农民就业率和加快中国工业化进程角度看,应当采取一系列矫正政策,既保证农民收入增长,又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促进人口向城市集中。  相似文献   

14.
农民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增加农民收入重在增加农民的农业生产收入。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加快城市化步伐和乡镇企业发展,吸引更多的农民离乡离土,扩大农产品市场需求和农业生产规模,减轻农民负担,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在城乡统筹配套改革区农民土地极大赋权及土地流转频繁情况下,面临传统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瓦解、集体组织管理权能被压缩和削减等一系列困境,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分地区、有条件地实施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改革制度,于内部明确农民集体的主体地位及设计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实现农民集体的意志顺利表达,于外部提供法律支持和监督机制,防止国家公权力的侵袭,以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及实现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农民科技需求与应用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应用主体,农民的科技需求是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与应用的前提与依据。通过对山东省农民科技需求的调查发现,农民科技需求强烈,科技需求趋于多样化;受需求方和供给方双方面的影响,农民科技应用效率整体偏低,反映出农村科技供需不平衡。需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技的有效需求;引入以农民需求为取向的农村科技供给决策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供给体系,满足农民科技需求,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作者认为,要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应以农业为重点,找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平衡发展的内在规律,创造性地实施农用土地规模化经营,调整国家投资结构,加大农业投入,大力发展有利于农民分流的特色工业和服务业,加快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人力资本困境,从职业农民的特质出发,揭示职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作用和路径.研究表明,职业农民是不同于传统农民的现代农民,具有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发展现代农业应以职业农民为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基于职业农民主体的引领作用,创新农业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和调整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河北省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积极培育和发展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土地信托受托人型的农庄或公司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诸如土地流转速度慢、农业经营规模小、人才支撑政策不健全、农业企业融资困难等多种制约因素, 在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经营、人才支撑政策、融资服务体系等方面寻求突破, 是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分工既是农民经济合作的前提,也是经济合作的结果。农民分工抑制主要是两方面,一是非农分工抑制,二是农业内部分工抑制。农民合作层次低与分工抑制存在某种累积因果关系,分工抑制对农民合作形成制约的反馈机制,以分工抑制作为起点,最终导致了农民合作的低层次,并循环往复,不断自我强化。解决农业内部分工的困境,首先要解决非农分工的问题,使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分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