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经济增长:内生增长理论与中国人力资本投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生增长理论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个核心内容.从长期经济增长率所依赖的路径来看,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可以弥补因其他要素收益递减而带来经济增长停滞这一局面.技术进步是由人力资本投资所形成的有效机制而演化成增长动力的一种必然结果.中国技术进步贡献度低下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力资本投入不足(人力资本积累不足)造成的.在国家财政政策干预下,以内生增长为动力,逐步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物质资本投资向人力资本投资转换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计量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定量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于探索教育规律、掌握教育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通过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等主要因素计量,1995—2004年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93%。研究表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有一定条件的。当教育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应转向以结构调整和质量提高为重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种类、层次、专业应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使教育与经济发展需求相一致。而要实现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必须选择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适度发展模式,力求避免如教育失业、智力外流等形式的教育过度。一般而言,教育规模尤其是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速度在起飞阶段为弥补原来过大的缺口而应略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其余阶段应低于经济增长水平。从投资效益来看,投资于教育比投资于资产更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加大教育投资,以迅速改善并提高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层次,从而大大增强从业人员中人力资本总存量,是保持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3.
《求是学刊》2017,(3):45-52
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心是以推进全要素生产率来寻求新的增长动力。经济增长动力既可在需求端发力,亦可在供给端发力,二者的区别在于需求侧增长动力更注重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而供给侧增长动力更注重于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相应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源于技术效率的改善和技术创新,并配以资本的协同互动,这符合于供给侧增长动力特征。对于后发追赶型经济体而言,供给侧增长无非是资本与技术二者协同转换的结果,亟待将供给侧增长与后发理论相结合,强调资本与技术在供给侧的后发动力效应和路径机理,以期对中国的后发增长和供给侧动力转换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4.
西部人力资源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芳兰 《社科纵横》2005,20(5):13-14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要素和“引擎”,国内外经济学家的科学论证和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际经验都充分论证这一结论。虽然西部自然资源丰富,人力剩余,但资本存量明显不足,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最大掣肘,投资于人力资本是西部经济追赶世纪腾飞并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人力资本积累要坚持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实行完善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配政策,调配人才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积累的转换与驱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必须重视人力资本积累的转换与驱动。人力资源虽然具有人力资本的属性,但使其成为资本的决定性因素并非数量而是质量。即通过人的体力和智力在后天的发展中不断提高,超越人力资源的物质性羁绊,形成与社会所需求的人才层次基本一致的结构性资源,才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这种转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表现为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在现代化起飞阶段,在以高科技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经济条件下,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再到人力资本质量的“双重转化”,即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同时兼顾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和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教育肩负重要的使命。鉴于目前我国存在的人力资本存量与质量的矛盾,在驱动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才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论证了技术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贡献,为经济增长在各国存在的差异性和家庭收入的差异性提供了解释.当前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已成为我国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但目前的金融危机和未来政府对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选择,将导致农户收入下滑,必然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公共财政在农村教育缺位、教育支出预期上升使教育储蓄成为农户重要的预防性储蓄,从而限制了即期消费.由于人力资本的提升对农户的未来收益和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启动内需、拉动农村消费应把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和完善农民工失业补偿机制作为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和构建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该文提出"四驱三位一体"的"双创"教育模式,用来增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该体系以《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为依托,构建高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系统,以专业驱动、项目驱动、平台驱动、机制驱动为核心,完善教育实践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师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相结合,与专业教育、职业规划、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相结合,以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日本战前时期和战后时期教育的各种形式及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 ,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以下方式 ,人们可以认识到这一点———教育能够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 ,而对于生产过程来说 ,这种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和劳动一起能够成为一种重要的推动力。因此 ,通过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人们完全可以推动经济向前发展。人们也可以这样认为 ,教育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最后 ,对于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和科技发明来说 ,教育和人力资本也是一…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6,(7):41-44
本文指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变,构建创新驱动型经济。本文从投资、出口、消费三个角度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动力进行了讨论,认为中国必须加快实现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并就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型经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经济经历了连续30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奇迹".大陆经济的成功与其采取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或战略有关.这些模式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增长优先、沿海先行、投资驱动和出口鼓励.澳门在过去30年中也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澳门根据本地的情况,主要采取了博彩业带动模式、服务业主导模式和外向型发展模式.澳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的三大关键投入要素为劳动、资本、技术,而教育则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的价值观决定着劳动者的真实劳动生产率,决定着人力资本的质量,决定着技术进步.从这三方面综合来考察,教育培养的价值观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石峡 《创新》2009,3(9):39-41
专业化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和基本动力之一,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重要保障。经济区经济增长,建设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以及经济区成功运转等,构成对专业化人力资本的需求;而全国高校尤其是广西本地高校,以及海外尤其是东盟国家则构成供给方。经济区专业化人力资本的高效配置,需要国家财政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投入,加快经济区经济发展,建立专业化人力资本高地,努力创造人尽其才的环境,建立专业化人力资本充值市场,以及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专业化人力资本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求是学刊》2015,(4):61-67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当前,中国经济同时面临增速下行压力和结构调整要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潜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2002年到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LA-VAR模型分析中国创新投入、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表明,中国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目前创新投入结构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水平发展,并导致产业结构凝固。经济增速提高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不显著,也未导致创新投入强度的提高,即经济增长与创新投入之间没有形成联动机制。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能够有效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但对创新投入强度呈负向影响。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彼此相互促进的联动机制,必将有助于中国经济转型和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一般认为,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可以促进海洋经济增长,但是宏观数据并不支持这一观点。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测算了12个主要海洋产业的生产要素投入贡献率,尝试从微观层面给出解释。研究发现,除人力资本要素外,资本、劳动力和科技三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贡献率在不同产业间差别不大;仅在同一产业内部差异明显;而且,行业所处发展阶段仅取决于人力资本要素是否对生产具有显著影响,与是否"新兴产业"无关。这说明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是海洋经济增长的结果,而非原因。只有改变要素投入报酬率才能从根本上为海洋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15.
制约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制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伟  王月红 《社科纵横》2004,19(6):51-53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本的价值进一步提升 ,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国家增强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为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 ,充分挖掘人力资本的潜能 ,增加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提出应从人力资本的生产制度、配置制度、分配制度等相关制度入手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 ,以促进我国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  相似文献   

16.
孙宁 《阅江学刊》2014,(5):40-47
人力资本因素可以解决碳减排约束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通过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研究表明,技术进步是碳减排的根本途径,而人力资本建设能够促进技术进步,同样具有明显的碳减排效应,依靠人力资本建设能够实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减少的双赢,人力资本的碳减排效应甚至超过了技术因素,因为技术进步终究是由人创造的。因此,要充分挖掘人力资本的碳减排潜力;普及减排知识,增强自觉减排意识;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17.
舒尔茨、贝克尔等人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次分析了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揭示了人力资本投资对知识、技术进步、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而促进生产率不断提高,并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实现边际效益递增,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罗默、卢卡斯等人,则进一步提出人力资本内生化的增长模型。他们认为由于人力资本内部效应与外部效应的共同作用,不仅使人力资本投资自身呈现收益递增,而且使物质资本投资收益不递减甚至递增,从而推动整个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发展 ,人力资本在推动经济增长、企业价值创造等各方面日益发挥积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面对人力资本作用和地位的不断提高 ,以及世界经济处于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历史性转折时期 ,我国会计学界展开了一系列关于人力资本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其中涉及到有较大争议的热点问题有 :关于人力资本的价值属性、人力资本的投入与价值会计关系、人力资本会计实务等。而这些问题又都集中在如何确立人力资本会计模式上 ,本文在对现代经济学中关于人力资本理论、企业理论的回顾与考察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一、对…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之一是实现经济结构的根本性转变,其实质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和选择.人才是生产要素中最富能动性的要素,如何在既定的人力资本条件下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行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东北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一个深层次课题.只有全面提升东北区域内劳动力素质和人力资本,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良性互动,才能实现东北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  相似文献   

20.
依托资源开发资源型区域经济获得了快速增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开发方式粗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力资本存量较低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过于重视物质资源而非人力资本的作用.如何重视和发挥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此,必须转变观念,重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通过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加强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培训,健全人才市场机制和管理机制,提高区域内人力资本存量,使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由依托自然资源向注重人力资本转变,进而实现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