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广东云浮长岗坡精神是在红色文化传承下,孕育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改革开放时期,在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迸发出来的一种红色精神。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后,它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提炼、发展和丰富。广东云浮长岗坡精神内涵包括牢记宗旨、无私奉献的为民精神,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解读广东云浮长岗坡精神的科学内涵,弘扬广东云浮长岗坡精神,对于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乡村共同体作为当代中国城乡关系和乡村发展的历史基础和鲜明底色,是乡村记忆的情感基础,更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力量和强大助力。以组织形态为表征的制度约束和以伦理规范为内核的文化约束始终贯穿于乡村共同体的历史演变之中。城乡要素的频繁流动、个体化倾向、礼俗衰败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异化给乡村共同体带来挑战。当前,要利用乡村文化振兴来再造乡村共同体,以党建文化引领乡村集体,以家庭文化重塑乡村伦理,以公共文化激活公众参与,以文化产业助力乡村发展,最终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4.
高平市神农镇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托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实现了文旅融合,文化产业特色逐渐显现,知名度不断提升.但是在发展中也出现了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经营管理、旅游开发资金不足、乡村文化旅游同质化、村民对乡村文化旅游认识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神农镇文化旅游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开发力度和宣传力度,实现创新发展,提升村民的文化认同和参与意识,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等方式.  相似文献   

5.
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传统文化面临失序危机,乡村文化自信面临严峻挑战。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认同乡村文化、尊重乡村文化、弘扬乡村文化,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重构乡村生态空间、文化空间、舆论空间、主体空间和产业空间,形成健全的乡村文化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民和新乡贤文化,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乡村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国乡村承载了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铺开为乡村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而发展红色旅游在激发乡村产业活力、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当前,红色旅游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存在产业融合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多元主体联动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聚焦现实问题,通过强化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挖掘文化内涵、凝聚多元主体等有力措施发展红色旅游,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吴明辉 《中文信息》2022,(1):275-27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明确指出了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力放在突出位置.本文主要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乡村产业振兴——以安宁市为例进行阐...  相似文献   

9.
南路革命精神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财富之一。通过对湛江市遂溪县风朗村的调查,了解到南路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中存在理解狭隘,宣传方式创新度不够,基层组织及社会关注度低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责任意识,将南路革命精神融入红色乡村的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要支持红色文化乡土人才的培育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沈费伟 《人文杂志》2020,(4):121-128
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形成是长期以来自然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儒家伦理文化思想和国家社会政治结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着注重实际、重义轻利、勤劳节俭以及长幼尊卑等思想价值。然而在历经了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解构影响,现阶段传统乡村文化呈现出日益解体的传统乡村伦理、空洞虚化的乡村文化精神、逐渐消失的乡村文化价值以及流失匮乏的乡村文化资源等衰败迹象。因此,当前亟需秉承消除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观念的总体原则,以先进文化价值思想引领为理念,以培育乡土文化人才为保障,以发展壮大乡村文化产业为基础,以完善乡村文化制度体系为支持,从而保护和传承传统乡村优秀文化,真正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1.
刘琪 《社会科学家》2022,(9):142-148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近年来,艺术参与乡村建设的实践在中国乡村逐渐兴起,艺术以丰富的面相在回溯传统美学、复兴传统文化,多主体参与乡村建设的社会实践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贡献力量。文章从乡村文化基因的美学基础、农耕文化根脉的思想基础及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现实基础三方面入手,探讨乡土传统的生存智慧、提取农耕文化独特的审美观念、邃晓乡村文化振兴中艺术参与的内在机理与现实意义。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艺术参与乡村建设的前提条件一定是扎根文化遗留的乡村沃土之上,既不偏离乡土社会内部结构,也不能脱嵌于现代商品经济的现场之外。首先,深入理解乡土社会文化传统是每一位乡村建设躬行者的首要关切,艺术可在传统文化元素挖掘激活与乡土社会关系主体构建两方面参与乡村建设的文化调适;其次,乡村为艺术参与提供了审美创造性转化的更多可能,提出了乡村审美如何通过艺术参与做到合理的商品化价值转化与传播的重要命题;最后,艺术参与乡村建设是以多样化方式深入乡村的在地生活结构,关键在于长效构建乡村生产“百业-百工-百艺”的融合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乡村振兴是我国政府提出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实现城乡协同发展的关键举措,在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属于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实现战略的必然途径.因此,当地政府要给予乡村文化建设以高度重视,将文化作为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是根植于乡村的中国,是从乡村发展出来的中国。相对于村落、农村而言,乡村的概念具有多样性、丰沛性、融合性与整体性,是一个更为独立且开放的社会单元、文化单元,这是认识乡村价值、把握乡村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认知前提。在理解乡村的基础上,以J村文旅兴村的实践为例,探讨乡村文化振兴的空间与进路,思考乡村文化旅游的当代价值。文章认为乡村文化振兴要坚持融合、开放与共享的理念,既要理解、尊重和认同乡土文化,也要融合都市与乡野、传统与现代,促进文化的多元共生,以文化悦民、文化惠民来实现文化聚民。与此同时,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短板在乡村,弱项在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有益尝试,通过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资源的关联互动和创新发展,将有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工作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农村文化、兴旺农村产业、保障社会稳定、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存在服务设施投产失衡、服务内容单一、服务人才短缺、服务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完善部门协调和资源共享机制、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机制、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结构、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保障,打造“有标准、有内容、有人才、有网络”的现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格局。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地区精神贫困问题已成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制约因素。振兴乡村文化对于消解农民精神贫困和助推乡村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振兴乡村文化离不开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但重要主体是农民,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不仅要体现农民主体地位,更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要解决优秀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乏力、竞争力不足以及受关注度不够等现实难题,就需要在主体维度合理调动内生动力和外在激活力,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提升农民的文化发展能力;在客体维度积极消解传统与现代、经济与文化的矛盾冲突,推进乡村文化现代化;在载体维度尊重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广泛开展农民文化活动,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8.
魏友菊 《中文信息》2022,(3):287-289
乡村振兴战略(以下简称"战略")的全面落实,为我国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在乡村振兴中,应强调传承、创新优秀乡村文化的重要性,致力于建设宜居且生态环境美丽的乡村.而乡村文化振兴在"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当前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境,直接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基于此,本文将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  相似文献   

19.
齐骥 《东岳论丛》2019,40(8):32-40
在社会结构变动中,乡村发展面临人口结构变化、城乡社会流动和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多重挑战。文化动力以独特的社会特性,使当代乡村的传统性得以保留、现代性得以丰富、未来图景可以期待,为乡村振兴夯实精神思想动力,筑牢社会发展动力,激发美好生活动力并赋予生产结构动力。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围绕"乡土性"带来的"当地感"和"历史感"所构成的乡土文化,在"改变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与动力形态"和"为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创造性提供动力源"两种"社会发展的文化生产力形态"中的表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理论折射和思想书写,创造出赋能乡村振兴的思想范式,充分释放出文化在守护乡村历史传续、回归乡村精神故乡、塑造乡村生活图景和促进乡村均衡发展方面的导向作用,并勾勒出乡村振兴的文化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