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俄罗斯"信息学"的三个分支为例,对学术术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研究。"信息学"的三个分支包括:学术信息活动理论(信息学-1);计算机学及其运用(信息学-2);关于自然、社会和技术体系中的基础学科(信息学-3)。文中提出一个思想,即学术界要通过协商达成共识,以杜绝信息学的多义现象。对各方如何达成协议,文章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类信息学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信息科学群体中的人类信息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它包括对象的信息化、信息的对象化、指标信息集和信息推理四大问题。文章对普通信息科学、信息传播学等部门信息学也做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钱怡 《江右论坛》2007,8(4):34-38
试析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智能信息学的科学定位,及其作为情报学发展方向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社会信息学是近年来在美国迅速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计算机化的社会方面。该领域的发展说明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日益普遍应用的今天 ,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并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信息学的正式提出标志着对有关问题的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信息学属于有重大国民经济意义的科学之列.这一点有以下事实为佐证:苏联及其他经互会成员国都作出决定——必须从中学起就对未来各行各业的专家进行信息学基础的教学,这些国家对自动化信息处理系统的建立与采用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学者和专家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为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信息学制定方法论基础.技术科学博士舍马金教授撰写的《信息学概论》一书对解决这一任务是一个重大的贡献.作者认为,作为一门科学的信息学,它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各种信息的建立、转换、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都对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做过一定程度的反思.反思的结果是人们试图在科学与人文的冲突中找到二者的契合点,以实现二者的整合.由于人性有自觉追求人文与科学融通的倾向和要求,所以我们通过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分子的对话、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互动,有步骤、有计划地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这不仅为科学哲学和文化哲学在当代的发展奠定了深层次的理论基础,而且为解决当今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全球问题提供了深层次的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7.
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革命。其理论之所以能形成体系,并在当代中国产生划时代影响,最能体现其主体意识和科学方法的本质特征就是人民性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人民性是小平理论的基本立场,也是他研究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实事求是则是其科学的方法论,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二者的完整统一,不仅使这一理论本身具有坚实可靠的社会学基础和科学完善的系统性框架,也是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深得民心和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曹富雄 《社科纵横》2006,21(9):21-23
聚焦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可用两面镜透视,一方面是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科学评价、对科学体系和基本内容的全面阐述、对具体领域具体问题的突破性研究;另一方面是怀疑理论的科学体系、动摇理论的指导地位、割裂理论的相承关系、歪曲理论的现实意义。全面分析这一现状,对于构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书讯·简讯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许多不同科学领域的专家们,文化工作者和教育家都在关注并寻求一个问题的解决:面对当前的世界潮流,教育应该如何改革与发展?怎样提高教育对当代文化成就的敏感性?怎样就能唤起学生对教育感兴趣呢? 对这一系列问题,作者在《教育社会学》这本著作中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作者还以新颖的观点阐析了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社会信息学的两种观点:列宁格勒克鲁普斯卡娅国立文化学院的作者集体所发展的观点(下简称观点-Ⅰ)和本文作者提出的观点。作者阐发了社会信息学观点-Ⅰ(以社会信息过程的一般规律为对象的社会交流类总括性科学)的基本方法论原理和思想及其与科学信息学的关系。作者在分析“社会信息学”这一概念的新观点时指出,这个概念的内涵包括社会与信息学(首先是信息化过程人道化)相互作用的规律、信息社会形成的规律。文章还论述了社会信息学两种观点的基本区别并指出它们在理论方法论层次上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以现代人才发展需求为切入点,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当代教育评价理论以及消费者导向理论的基础上,融合了职业教育的实际特点,探究了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目的、内容、主体、方式、标准构建方式,为职业教育创新创业评价体系的优化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首先提出以“信息学(Informatics)”一词代替“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术语,以表明这是一个形式化的基本理论;进而提出分三部分展开讨论:1)诸学科及其观念体系;2)信息学观念;3)诸学科的互通性和稳定性。自农业革命和城市革命以来,人类就趋向于使自己的活动专业化。迄今为止,人类的学问(尤其是西方文明)是由艺术、科学和专业等若干活动领域组成的。有些活动领域倾向知识,如数学、自然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信息学研究的是信息技术在社会和机构的变化中的作用 ,以及社会力量和社会实践活动对信息技术相关机构产生影响的方式。社会信息学包括研究和分析两个部分 ,以计算机的社会影响、计算机的社会分析、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通信研究、信息政策、计算机与社会、机构信息学、解释信息学等作为研究和分析的对象。社会信息学的研究和教学是在不同的领域中进行的。这些领域包括信息系统、人类学、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社会学、图书馆与信息科学、政治学 ,以及科学与技术研究等。对于从事不同学科研究的学者来说 ,要想找到在信息技术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链接的版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怡 《社科纵横》2004,19(3):71-72
当代社会 ,作为互联网基础之一的链接技术在被人们普遍利用进而快捷地从一个网站到达另一个网站获取信息资源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对现有版权法律体系的冲击 ,本文旨在通过对链接的介绍初步探讨这一网络新技术的版权问题。  相似文献   

15.
信息学是符号学学科,而其大多数相邻学科(包括机器人学、控制论以及目前称为情报科学的领域等)是专业或技术而非科学。不过信息科学和信息工程学(Informatic Engineering)并非绝对不能分开。关于信息学的符号学性质:在信息与通讯环境中,最小的元素称为信号(sign)。信号是意义与信息的基本载体,有关信息的基本科学就是对信号的结构、信号传载信息与意义的方式以及处理信号的方式等问题的研究。早在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时代,上述研究就被称为符号学。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理论发展,在信息作为具有一般性质的科学概念被提出来之后,许多科学家就开始致力于信息的定量研究。虽然迄今为止,对广义信息进行数学描述和度量仍然还有极大的困难,但在狭义信息度量研究方面,已经使通信科学从定性阶段进入定量阶段,并为信息论及信息学的研究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信息度量是信息理论的基本问题。随着雷达、无线电通讯和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相继出现和发展,以及防空系统的需要,对信息的定量研究就越来越显得重要。许多科技工作者在各自  相似文献   

17.
在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中,要高度重视人文科学的繁荣发展。这是因为,在当代社会,人文科学有着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文科学(the H um anities)是研究与人类和人类文化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的科学。这一宽泛的定义,既表明了它的研究领域始终不会脱离人类文明、文化传统和文化建设,同时也说明了它的涵盖面极广,凡与人类文明和文化建设有关的问题,可能都是它关注的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社会中的许多问题,比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恐怖主义与反恐问题、地区冲突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全球化问题等,虽然本身并不完全属于人文学科范围的…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语义分析方法就在科学哲学的历史演进与传承中具有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同时它也为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论争、相互借鉴与渗透提供了对话的平台。今天,当我们反观这一历史时,重新理解语义分析方法的重要性,认识语境化的语义结构对把握科学理论解释的基础地位,掌握确定和表达指称是对理论进行解释的语义分析的方法论核心,明确“二维”语义学分析是当前语义分析方法论研究的必然趋向,从而,在形式、内容、结构和体系上重建语义分析方法在科学实在论研究中的方法论地位,对推动当代科学实在论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革命胆略理论刍探戴生岐革命胆略问题是当代领导科学理论的重要内容。本文考察了邓小平这一理论的形成过程,不仅从历史主动精神、真理生成观、唯物辩证法及思想路线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而且分析了这一理论所具有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色。其民族性特色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建构确立了历史起点,也开启了其百年建构的历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战略部署就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百年建构历史逻辑发展的必然。在各个历史时期,党团结带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地回答和解决了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产生了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创造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取得了系列重大成就,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战略部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