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结识赵光品先生,始于结识其书法艺术。苏东坡有云:"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草书,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光品之书法,初于端庄隽秀,一路用功,得其方圆兼备之法,尽现舒展潇洒之意,注重笔画之轻重、缓急、圆方、动静、刚柔,形成古拙朴茂、典雅灵动之美。厚重处蕴育着静而博大之势,无雕饰而露纯朴,去妩媚而显刚正。如晨闻嘹亮的号角,战鼓连天,壮士临阵,披盔戴甲,慨当以慷,充满阳刚之气,让人振奋;又  相似文献   

2.
《青岛画报》2011,(5):59
王斌,山东烟台人,字柏林,号云居山人。1986年进修于山东省师范大学书法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黄河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1998年楷书获全国欧阳询书法艺术大赛金奖1999年楷书获国家人事部全国书画交流一等奖2005年入选山东省首届刻字艺术展2005年入选第五届中国书协新人新作展  相似文献   

3.
五体之中,楷书是基础,最简单,习字必先楷法,横平竖直都写不好便没有"资格"去凤舞龙飞;众书之间,楷书又是一大高峰,写好最难,即便写好了横平竖直也未必能写出书法之神韵,成为真正的书法家,单单能做到规整的不过是写字匠。  相似文献   

4.
《唐都学刊》2006,22(2):F0002-F0002
马伟字溪石,号逸轩主人。 1968年8B生于陕西周至,自幼酷爱书画,师从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李正峰先生。诸体兼习,尤以行草见长,作品多次被海内外友人及港澳同胞收藏,屡获国内外大奖。现为西安文理学院书法教师,陕西省教育书法研究会理事。  相似文献   

5.
千载流变     
简单又复杂、低调又深奥,楷书在矛盾与困惑中走过了两千余年。经历了无法逾越的巅峰,也感受过乏人问津的萧条。宋代《宣和书谱》中说:"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确切地说,楷书诞生于西汉末东汉初。从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帛书残片中就可看出,早在西汉,有些字如"文"、"信"等即已见楷书笔法端倪。在近年来出土的大量东汉简牍中,这种笔法呈扩  相似文献   

6.
正盛国先生潜心书道有年,尤以王铎大草与《好大王》风格为人所称。近年息心致仕,好整以暇,在拓展深化书法风格的同时,习染丹青,广纳博取。笔墨既其所长,画艺自然精进,不数年间已然脱落形迹,生趣迭出。陆放翁诗云"赐休暂解簿书围,醉草今年颇入微",于盛国先生书画状态而言,是十分恰切的。盛国先生行草书法自然流宕,虽然早期留心王  相似文献   

7.
付继伟 《学术交流》2007,(9):140-143
魏晋时期是中国艺术自觉的时期,也是书法艺术成熟的时期,而楷书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并走向成熟的。楷书的形成虽然是由文字发展过程中的简易律、区别律所决定的,但也与当时书法艺术的自觉有着极大的关系。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形态异常丰富,超越了之前的各种字体,书写方式比篆书、隶书多了许多连贯动作,这些方面正是书法艺术对楷书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书法艺术的影响使楷书无论是在形体、笔画还是书写方式上都与之前的小篆、隶书等字体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苏轼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一位“多才”而又“全能”的文学艺术家,他对我国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的发展,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论诗文,他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论词,他和辛弃疾并称为我国杰出的词人;论书法,他是“颜、柳、殴、苏”唐宋四大家之一(也是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首);论绘画,他是“文湖州竹派”的中坚分  相似文献   

9.
正帖学书法多追求名家书法的原始面貌,以"笔精墨妙"为美,倾向于遒美、风雅的美学观,"书卷气"成为帖学书法的最高审美标准。而碑学书法取法于铭刻或石刻书法,由于书法形制上的特殊性而呈现出与帖学千差万别的书法风貌,同时也开辟出一种有悖于传统美学观的全新审美标准,可以说是一种"金石气"。  相似文献   

10.
迄今为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趋于“饱和”的状态也使其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因此,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就变得异常重要和紧迫。“书法文化”与“中国现代作家”的关系,几近是一个研究空白,以往很少引人注意,这是令人遗憾的。事实上,许多中国现代作家都与书法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他们在书法收藏、书法创作、书学探讨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反过来,书法文化也对现代文学的存在方式、文本形式、情感表达、思维方式以及审美趣味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另外,通过对书法文化与中国现代作家关系的考察,还可引发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文学、书法、文化、教育等相关问题,以便有助于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和文化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秦草 《唐都学刊》2012,28(1):133
钟繇(公元151-230年),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书法家。他的书法博采众长,兼善各体,尤精隶、楷,点划之间,多有异趣,结体朴茂,出乎自然,形成由隶入楷的新貌,是中国书法史上隶书向楷书转化的关键人物。与东晋王羲之并称“钟王”。殊不知,他还是东汉末年至魏初的政治家、军事家。其经略关中的活动就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书法的历史长河中,大致有近4000多年的文字历史。从殷墟的甲骨文、西周的金鼎文,再到春秋、战国的大篆,秦朝的小篆,之后就是两汉的隶书、章草,到晋朝的行书,北朝的魏碑,直至唐中期楷书的形成,中国的书法艺术形式基本完备。宋、元、明、清直到民国,中国书法没有更多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昝普奎 《学园》2011,(22):129-130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艺术中的瑰宝,需要不断继承,经世流传。2010年9月,我校书法特色教育正式抛锚起航,以“写字修身,翰墨育人”为办学目标,紧扣“立字五安,做人五立”的工作思路,以教育学生“规规矩距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为首要前提,以落实新课程标准为首要任务,将书法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一年级铅笔字、...  相似文献   

14.
朱中原 《东西南北》2011,(23):60-61
赵本山:书法吸金大王赵本山吸金有三个路子:一是靠小品,二是靠演艺拍片,三是靠书法。2011年《春晚倒计时》的片子中,当毕福剑拿着宣纸去向赵本山讨字时,本山大叔稍作犹豫,惜墨如金地只提笔写下“福到”两个字,并很专业地掏出随身携带的印章,毕福剑则在旁边画了一只可爱的兔子,与书法合在一起取名为“兔年福到”。这幅作品被誉为最昂贵的奖品。  相似文献   

15.
一、堂厨公使酒库之印 1982年9月,在依兰县迎兰公社永和大队屯北一里许出土。现藏于依兰县文物管理所。印为铜质,方形,其边长5.9厘米,厚1.7厘米,重975克。扁方柱状形钮,钮宽3.3厘米、厚1.4厘米,高2.5厘米。通高4.2厘米。钮端阴刻楷书“上”字,以示印文方向。印文为阳刻九叠篆书:“堂厨公使酒库之印”八字。印背无刻款。印身左侧凿阴刻楷书:“堂厨公使酒库之印”、印文布局紧凑,字体古朴猷劲。唯印背、印侧工艺处理略显粗疏。“弄狗厨印”之发现,标明秦代已有“弄狗厨”之设。到宋代时,“堂厨”,“酒库”官衙已见端倪。《宋史·职官二》载:“三省、枢密院激赏库。三省、枢密院激赏酒库。监官各二人。初以武臣,嘉泰末,始易以选人。二库并因绍兴用兵,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文化上一脉相承。日本的相当多的传统文化艺术大多源自中国。然而在文化观念上却显示出两国的解释学差异。中国人最注重“道”而不轻言“道”。中国文化中的“道”更为沉重,更为超越,更为终极,是一个深层次的概念。而在日本文化中,音乐、书法乃至武术进击等都常以“道”名之,蕴涵着幽闲古雅的温柔之美,但缺乏一种撼动人心的气质和精神禀赋。造成这种差异的深刻原因在于中日两国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辽宁省老干部大学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举办了"郑风学书长卷展".展出郑先生书法长卷12部,在长达90米的长廊中,整整排满三行.行书、隶书,楷书,洋洋洒洒5万言;粗细、大小,浓淡,字字心血见诸于笔端,力透纸背,韵味十足,气势盎然.  相似文献   

18.
今人极少"创作"楷书,而在此楷书范畴中,唐楷又是尤其备受冷落的,大部分仍在坚持楷书创新的书家大多把眼光放在了魏碑一派。按理说,唐楷乃楷书之巅峰,但为何历来争强好胜的今之书家却并不屑于"超越"古人呢?魏碑之兴,始于清代考古、金石之学的兴盛,当那些远古的刻石逐渐面目清晰的时候,这种湮没已久的朴拙、  相似文献   

19.
住的讲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房改”的加速推进,“住”成了热门话题。说说住的讲究,恰逢其时。尽管住宅和家庭是有区别的,但我们常常把二者互相替代使用。用“住家过日子”表达日常生活,用“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来褒住贬行,用“金窝、银窝不如我的穷窝”来抒发我们对住的赞美,对家的眷恋之情。我们习惯于“在家里”,而不习惯于“在路上”。在家里,有归宿感、稳定感、安全感,而在路上,却有飘泊感、动荡感、危机感。难怪冷得烫人的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海峡两岸的人都唱得流油嘞。西方人不同,他们习惯于在路上,在家里也如同在路上,不安分。他们好动,我们喜静。最静谧最温馨的莫过于家了,它是我们赖以抵  相似文献   

20.
正提到宋代书法,或则提到宋代的其他文化成就,往往无法绕过一个名字,就是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世人更多称其为“苏东坡”。苏轼几乎可说是北宋时期声名最隆的文人,生前虽然仕途不顺,曾从礼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要职至被贬于人烟荒芜的海南儋州,但无论官职大小,他在文学艺术上的盛誉几乎从未动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