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现代媒体的不断发展,舆论监督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方式开始登上制约政府权力的政治舞台。本文围绕什么是舆论监督、为什么要进行舆论监督和如何实现舆论监督政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政府行政过程中舆论监督的理论基础,对我国公共舆论监督政府权力的现状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舆论监督制度的构建问题,提出了公共舆论监督政府权力的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2.
制度的好坏与执政党建设密切相关,其中舆论监督制度的完善就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经验。为了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首先要强化舆论监督意识,尤其是党政机关各级领导干部和新闻工作人员;其次要疏通舆论监督渠道,坚持政务公开化;再次要从根本上建立和完善舆论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3.
舆论监督是公民社会唯一可以与国家权力相抗衡的民间力量,当前舆论监督还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本文廓清舆论监督的定义,并对其主体、客体及其特殊的内在规定性进行了界定,针对舆论监督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相应对策的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在税务行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舆论与舆论监督起源入手.研究在税务行政中舆论监督的对象、以及舆论监督的功能定位问题:改善领导机关的民主作风。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严格农法治税,制止以权谋私之风。  相似文献   

5.
舆论监督是现代民主政治国家很重视的一种监督形式。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健全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舆论监督本身既是现代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又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舆论监督相关概念解析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发生在两会期间的“录音笔”事件已渐渐平息,但留给了人们很多的思考,也反映出了很多问题。本文就“录音笔”事件对政府及公众对待媒体舆论监督的态度进行了评析,进一步剖析了我国的媒体对政府的舆论监督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如对媒体舆论监督的分级对待,媒体舆论监督的软监督地位等。并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案,以使媒体舆论监督真正起到反映人民群众呼声,沟通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关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周小任 《经营管理者》2012,(6X):328-328
政府总是处在一种监督-被监督关系之中,而作为公民参与方式之一的舆论监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一种网络特性。网络舆论监督有其优势,但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弊端。而如何更好的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权力法律关系以及道德价值问题。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两个网络舆论监督案例的分析,得出一些关于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现状及问题的认识,并简要的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提高网络监督水平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提高监督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中之重.虽然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实际效果看,包括舆论监督在内的各种监督形式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好,与现实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现实中出现的网络监督以其独特的技术特性和明显的反腐效果,引起众多官员和学者的关注与期待,大家普遍认为网络监督对舆论监督起了很好的补充作用,有可能为有效监督权力打开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目前的国情状况下,司法公正由于舆论监督的泛化和异化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一定的削弱和损害。最近几年的网络热案体现了舆论监督不正当行使造成的与司法公正的紧张关系,厘清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合理界限,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媒体方兴未艾的新时期,网络舆论监督成为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广大网民充分表达意见、行使监督权利、力促反腐倡廉、推进民主政治的广阔平台。因此,亟待建立和完善网络舆论监督体系,需要从加强网络法制建设、重构网络伦理规范、推进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携手合作、搞好网络舆论监督平台建设、建立网络舆论理性引导机制、实行网络舆论监督机制创新等方面着力,使网络舆论监督向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迈进,促进网络舆论监督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扬 《决策探索》2006,(11):27-28
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的主要功能之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也明确指出,新闻媒介"要加强热点问题引导和舆论监督,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和热情".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1,(25):11-11
6月21日,由《中国新闻出版报》舆论监督维权热线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撰写的《2010年我国媒体舆论监督情况调查分析报告》正式公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发辰,网络为广大公民提供了一个无限宽广的话语平台,网络舆论监督在平民社会中日益彰显出巨大的力量。随着它有效推进民主化进程的同时,网络舆论监督法律地位的缺失以及管理体刮的不健全等,逐渐成为当今网络舆论监督的难题,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面对的新形势。本文将针对上述问题,深入分析网络舆论监督的优越性与存在的问题,积极正确应对网络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4.
对于舆论监督,似乎人人都不会有异议.党和政府历来强调舆论监督的重要性,人民群众也为之拍手称快.然而,谁都不能否认舆论监督之难.叫好与犯难,冲动与犹豫,这种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的矛盾心态在煎熬着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我国的舆论监督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但其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随着我国民主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矛盾纷纷涌现,公民法治意识不断增强,舆论监督越来越被群众所重视,成为配合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武器。我党始终努力、认真地保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探索执政权力和人民权利的平衡,走出一条健康有效的道路,即赋予人民利用舆论监督的合法渠道,监督和防止党政官员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下面盘点的就是其间的十大看点。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94年互联网接入中国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我国网民的数量急速增长,目前已超过4亿人,网民人数世界第一。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说明互联网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网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舆论监督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舆论监督的主要信息源。随着网络技术与社会舆论迅速融合,网络舆论代表民意的基础越来越深厚,拥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动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的行政权也在不断的扩大,公权力的扩张易乱用、滥用,从而滋生腐败,传统的监督方式因其自身的特点,难以积极地发挥应有的机能,而舆论监督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方式而成为现代政府实行监督使其规范行政的一种必然的监督方式。因此,探讨如何有效发挥行政舆论监督机制的作用,对于促进我国现今和将来的政府管理、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都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舆论监督”不断地出现在人民群众身边,它借助各种各样的媒体形式,向民众表达一种有关公民政治权利的声音,与此同时,“司法公正”在舆论监督的各种声音之下也在和谐稳定的行使着它应有的功能。舆论与司法是两种看似对立却又能够相互协调的社会存在形式,本文着眼于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冲突与协调这正反两方面关系做出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进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越来越大,重视新闻媒体的作用、运用好传媒的力量,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和手机网络用户的大幅增加,中国社会步入了一个"人人拥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自媒体在反映社情民意和进行网络舆论监督上,有着自身所特有的优势,其发挥影响和辐射作用更快、更强、更广,可以将网络舆论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社会行动.政府在自媒体时代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应对能力也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