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一个时期,社会保险“空账”、“缺口”问题炒作得沸沸扬扬,各种意见相持不下,“缺口”“空账”数据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统计数据。社会保险基金安拿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本文从加强参保人员档案管理角度出发,从采取有力措施,严格管理参保档案,确保老百姓的养老保险基金安全,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安全,从根本上堵塞社会保险漏洞入手探索解决社会保险空账缺口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养老保险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但现行体制仍未脱离现收现付制,养老金的巨大缺口问题日益严重。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然后对做实"空账"的路径和方式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杨俊 《决策探索》2014,(22):31-32
最近,一些地方对养老保险采取“运动式”征缴扩面的做法引起关注,一些人认为这样做是为了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因此,有必要理性、客观地认识养老金缺口的含义和意义,消除认识中的误区。我国养老金存在缺口吗?首先必须了解养老金缺口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关于人口老龄化的研究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研究的热点,与人口老龄化问题一同出现的是养老金缺口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提出了延缓退休年龄以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的方案。方案一经提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热议,一时间延缓退休年龄是否能够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本文在背景下对延缓退休年龄与解决养老金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5.
“名义账户”制: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理性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欧亚6国引入“名义账户”制以后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本文从13个方面分析了“名义账户”制对中国的适用性问题,认为,“名义账户”制不但可以解决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中遇到的转型成本的巨大困难,而且与10年前选择半积累制和后来明确“统账结合”模式时的初衷是相吻合的,兼顾到了“社会互济”和“自我保障”即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可以克服在养老金给付尤其是缴费“搭便车”问题和在信用体系严重缺失的经济体中导致的“行政性的逆向选择”问题,有利于提高缴费的比率和扩大保险的覆盖面。根据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巨大等特殊的国情对可塑性比较强的“名义账户”进行适当的变形和改造之后,“名义账户”不失为一个可供选择的过渡性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投资组合理论对养老金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的最优组合策略进行研究。为此,我们首先分析了确定性条件下的账户选择问题,然后,在随机假设下对不同账户的收益进行精算建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养老金账户最优组合模型,最后,对上述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研究表明:(1)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的收益负相关,二者的组合能够形成一个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2)混合制的有效边界在现收现付制和累积制的上方,因此,从风险-收益的角度讲,混合制优于单一养老金制度;(3)与最优账户组合相比,现行统筹账户的占比偏高,个人账户占比偏低。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适当的降低现行统筹账户的占比,提高个人账户的占比能够降低养老金账户的风险水平,增加账户的收益。  相似文献   

7.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在我国在面临老龄化、人均寿命提高、养老金"空账"问题的背景下成为关注焦点,延迟退休可缓解养老金给付压力、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阐述了延迟退休政策提出必要性,分析了延迟退休的优劣势。与此同时,对政府推行延迟退休政策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2,(41):16-17
正如温总理所言,真正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目标,要走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情况下,我们面临“未富先老”的现实问题,而且养老水平与一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养老金缺口更是一个无数次被拿出来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王秋波 《决策探索》2013,(18):23-25
近段时期以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双轨制”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所谓“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特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采取的不同的养老制度。据了解,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支付的渠道也不尽相同: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  相似文献   

10.
由于公共投入不足、历史欠账的现实,作为我国养老制度主体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长远来看,又还存在相当严重的"空账"和"隐形负债",以及长期支付缺口巨大等不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3,(1):11-11
2012年6月,一则“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的消息引发轩然大波。业界呼吁养老金尽快大规模入市的声音愈加强烈。近日,《中国经营报》获悉,全国社保基金已经基本完成了针对社保管理人的投资方案招标,并拨付资金进入新设立的投资组合。自两年前,  相似文献   

12.
谢玮 《决策探索》2013,(19):74-75
对于欧洲普通民众来说,他们的高福利制度近年不断传来坏消息,许多国家正在进行养老金制度改革,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养老金缺口和国家财政赤字。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养老金缺口越来越大,延迟退休年龄一直备受关注。本文根据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状况,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对我国的养老金支付压力、就业等问题产生的影响,并适当的提出延迟退休年龄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文芳 《决策》2014,(7):62-63
上海市依托“绿色账户”,探索垃圾分类减量的“上海模式”,但升级版的“绿色账户”仍未能解决激励的有限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我国当前国情,通过对推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多方审视,指也现阶段推迟法定退体年龄弊大于利,不但不能真正解决社保基金“空账”问题,还会加剧就业矛盾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农保由于养老金标准没有增资渠道,随着货币贬值,挫伤了农民参保和极性。为了完善新农保制度,造福于人民,本文设想政府补助与农民人均收入同步提高,实行统帐结合,个人缴费的一部分进八统筹账户,基金征收以当年一定比例的农民人均收入为标准。使得养老金标准调整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两年内全国将关闭4861处煤矿中国工业生产增速回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5周年全国老龄委发布——中国养老金空账已达8000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月12日发表了《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白皮书介绍,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按照国际通行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养老金缺口到底有多大?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前任部长郑斯林给出的数据是2.5万亿,而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更倾向于引用世界银行5月份提供的研究数据——9.15万亿。根据郑斯林的说法,养老金缺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在于个人账户的支付能力,而我们如今的社会保障改革制度中对于职工所制定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建立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制度的实施会直接导致一种不良后果:当统筹基金不够支付养老金时,就透支个人账户,从而产生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问题。因此,应该顺应新《社会保险法》,多渠道、有选择性地去拓展养老基金的来源,为个人账户的积累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近段时期以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双轨制"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所谓"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特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采取的不同的养老制度。据了解,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支付的渠道也不尽相同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