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宪政视角下的公民基本权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基本权利是社会成员的个体自主和自由在法律上的反映,是对于公民不可缺乏不可取代的母体性权利。对基本权利的保障是宪法精神的终结所在,也是宪政的核心价值。我国现行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了列举性的规定,修正案将“尊重和保护人权”“公民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载入宪法则表达了对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关注。但由于我国宪法运行机制缺陷,造成了对宪政实现的阻碍。面对我国的现实情况,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应成为当代中国宪政的起点,作为一种途径和手段,基本权利诉讼是中国宪政实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孙树远 《社科纵横》2005,20(4):103-104
宪法法律关系的法律性质,从产生过程来讲,是国家与全国的公民代表双方协商一致的意思表示,具有契约性。在宪法法律关系中,其主体只能是国家和公民:国家作为宪法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唯一性,公民作为宪法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普遍性。宪法法律关系的主要调整对象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公民可以利用宪法法律规范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相似文献   

3.
《探求》2017,(4)
消费公益诉讼作为消费维权的重要补充手段,是构建完善的、多元的、多层次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在这类案件中如何确定诉讼请求是关键环节。消费公益诉讼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诉讼请求中必然应当包含公共利益因素,应以保护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及维护消费领域社会公共利益为原则来确定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具体到劳动能力问题上,不满16周岁,不能成为劳动法的主体,也就是法律所禁止的"童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是劳动法的主体,享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未成年工"。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其合法权益,有必要对"童工"和"未成年工"给予特别保护。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不仅是一系列经济发展指标,更重要的是现代的政治理念、法治精神和民主意识.然而我国当前的现状却是公民身份与公民意识严重脱节.这种状况的深层根源在于我国传统观念的固着所导致的对现代文化的非理性抵抗.为此,我再次提出"好公民"概念.作为和谐社会的政治理念植入到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塑造中,旨在融合现代政治法律文化对"公民"的内在要求和我国传统文化对"好人"的一贯诉求,使现代化的政治文明和法律文明因注入儒家文化的血脉而不再给我们一种完全疏离于本土文化的异己感和外在感,促使广大社会成员自觉完成法治社会"公民"的角色转换,以文化的和谐来构建社会整体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与法治秩序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雪松 《求是学刊》2005,32(3):39-42
葛兰西创建了“文化领导权”理论,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发现,当前我国社会秩序失范的重要症结就在于公民意识未能有效确立,导致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未能在社会成员中形成有效的内化。因此,要克服“道德滑坡”和“法律信仰危机”现象,就必须充分发挥公民意识的“文化领导权”作用,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普遍有效确立。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保险法》已于2011年7月1日正式实施,它从法律层面上确定了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这一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或居民在受到人身伤害后无人赔偿的问题,体现了维护公民社会保险合法权益、共享发展成果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
唐敏 《社会福利》2012,(12):40-41
问题 养老服务未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养老机构和服务对象权益保护失衡 我国目前的法律规范还没有对养老服务关系做出相应明确的规定,养老服务纠纷的处理缺乏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1996年颁布实施,其中与养老服务有直接联系的是第二十四条规定"鼓励公民或者组织与老年人签订扶养协议或者其他扶助协议".而这仅有的一条,旨在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养老服务,但对于服务中产生纠纷权责划分、处理程序等完全不明确.  相似文献   

9.
论公民环境权的法律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春女 《学术交流》2007,(11):68-70
公民环境权的法律属性是公民环境权理论的核心、首要的问题。公民环境权作为人权已得到共识,但如何在法律上构建公民环境权,使之成为法律上权利,即法定权利,却存在不同观点。公民环境权私权化是一个开创性的有效途径,公民环境权完全具备私权的主体平等及体现个人利益的特征,因此,公民环境权可以成为私权,进入民法领域,即公民环境权这一基本人权具体化为民事权利,成为为民法所保护的权利。但由于作为环境权的客体的环境资源及生态功能具有整体性或不可分割的特征,使公民环境权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直接体现为个人的利益的私权,是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统一,亦即人们通常说的"社会性私权",是体现公共利益的特殊的私权。  相似文献   

10.
宪法的作用问题是宪法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在我国现在的宪法学著述中对此问题说法不一。本文拟就宪法作用若干问题作些探讨。(一) 宪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具有一般法律的共同作用。但是,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作用和一般法律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宪法的作用和一般法律的作用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宪法作用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所调整的对象是统治阶级在行使国家权力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关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基本原则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涉及到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即它要调整社会政治关系,规定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要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它要调整国家与公民的关系,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它要调整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定各国家机关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职权等。因此,这就决定了宪法作用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董海宁 《社会》2003,(11):9-12
1988年7月23日浙江省七届人大通过了《浙江省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若干规定》,根据该规定第17条,市、县(区)和乡(镇)可设立老年人协会。老年人协会是由老年人自愿组成的,反映老年人的要求、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群众组织。以此为依据,老年协会这一群众组织在  相似文献   

12.
王冠 《学术交流》2008,(2):61-63
涉外收养是现代国际社会十分引人注目的一种社会现象,涉外收养法律制度中的"儿童利益"原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儿童作为人类成员.应该享有与成人同等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国家机器的运转不是为了突出公法权力权威,而是为了社会弱势群体--儿童的利益,体现的是社会公益性的要求."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就是让儿童在一个拥有快乐、爱心和理解的家庭环境能够全面、协调健康地成长.虽然这只是一个模糊的标准,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各国法官的自由裁量,但其在立法上渗透了保护儿童的精神.法律不仅仅只是维护秩序的工具,也是体现并实现人性的关怀,是对人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的实施,加强婚姻登记管理工作,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处理违法的婚姻行为,根据婚姻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结婚、离婚、复  相似文献   

14.
《天津社会保险》2011,(1):39-41
2010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称《社会保险法》)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由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35号主席令予以颁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社会保险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是一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里程碑,对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开辟学习贯彻《社会保险法》系列问答专题,一一解读相关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5.
李守明 《社科纵横》2012,(9):155-156,159
公民意识是指各个社会成员关于自身政治地位与权利义务的自我认知。作为社会的高素质群体,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其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鉴于此,笔者深入分析新时期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存在问题,并积极探索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一是为老人解疑答惑。湖南省安乡县民政局针对老年人法律意识普遍较为淡薄,出现纠纷时不善于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特点,该局定期开展老年人法律服务活动,各乡镇民政助理员坚持每月为老年人举办普法知识讲座,并积极解疑答惑。在接访中,该局工作人员积极向老年人告知其享有的权利,并为其耐心解释,保障老年人看得懂、记得住。二是为老人提供便利。安乡县民政局在接访室专门为老年人配备了老花镜、应急医药箱等物品,以  相似文献   

17.
作为政治哲学范畴的公民不服从形成于晚近时期,但作为人追求正义的实践本性萌发于古代,并随着人类实践和主体性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地丰富和拓展.公民不服从作为一种"违反法律的行为",其正当性主要源自"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观念.公民不服从适用于具有现代社群正义感公民组成的民主、法治社会,且社会效果有利于社会正义与和谐时,方能起到建设性功效.  相似文献   

18.
莫小春 《创新》2015,9(3):95-99
大数据时代给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带来风险隐患。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公民个人信息被非法买卖、过度收集并二次开发利用的现象。我国目前关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条款较为分散,对个人信息的概念界定不明、法律法规协同性差、法律适用范围狭窄、刑法关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条款可操作性不强。应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完善规制个人信息保护的刑法制度,成立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专门机构。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对其社会成员在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此来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尽管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理念不尽相同,但积极为公民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却是共同的目标。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健全是检验一个国家和城市文明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依法加强和规范公共服务,完善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总依据,地方性法规、规章为骨干,《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务院35号文件)等规范性文件为指引的老年人权益保护和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法治和政策体系。特别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国务院35号文件实施以来,短短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