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3月18日,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社会科学部民族问题学会和《苏联历史》杂志编辑部联合举行了题为“苏联的民族过程:总结·趋势·问题”的圆桌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所、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苏联历史研究所、哲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以及国立莫斯科大学的研究人员,还有来自爱沙尼亚、格鲁吉亚、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哈萨克、白俄罗斯、摩尔达维亚等共和国的学者。会上发言者共25人。  相似文献   

2.
在举国欢庆的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的日子里,苏联人民对自己各个方面的成就进行了总结。民族学研究所和其它科学机关一起,也总结了四十年来民族学发展的情况。研究所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分别举行了学术委员会的纪念大会。研究苏联各民族的研究员们准备了我国各民族地区苏维埃建设成就的报告和讲演。为纪念国庆,“苏联民族学”杂志出了专辑。学术委员会讨论了苏共中央关于苏联新经济区划的决议。这个决议推动了重新审查科学研究计划,使其符合于集中力量研究民族学中最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研究民族理论是当代民族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近20年来,由于苏联民族学家对于基本方法论问题的兴趣普遍提高,民族的历史类型问题始终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然而,这方面的许多问题远未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1.五十年代初,在苏联社会科学著作中,第一次流行一种观点,认为民族(或如当时所说,“历史”)共同体存在三个基本阶段:部落、部族、民族((?))。(?)列文和(?)切博克萨罗夫在当时最权威的著作《普通民族学概论》中指出,不同  相似文献   

4.
对术语译名"民族过程"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贺萍 《世界民族》2005,2(3):77-80
民族学是近代自外国传入我国的一门年轻的学科。该学科的特点之一是其学术研究的规范主要是建立在外国民族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因而在该学科中存在着大量的外来术语。这一特点使得术语引进与民族理论研究形成了密切的关系。目前,在我国民族学所使用的外来术语中,概念不清、译名不规范甚至不当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民族理论的深入发展。有鉴于此,笔者择选其一,即“民族过程”加以探讨,期望这种研究有助于我国民族理论的建设。一“民族过程”是苏联民族学研究者为了适应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民族关系的实际和民族理论…  相似文献   

5.
苏联民族学正处于两个五年计划之交,应当对它前五年的发展作一主要总结,为后五年的民族学研究勾画出基本的发展前景。前五年,苏联民族学保持了传统民族学作为历史知识的一个专门领域的优良成果,在从广泛的历史角度认识和阐述当代世界的族体一民族过程及其发展预测方面,迈出了明显的一步。同时,它和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地理学、人口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发展了广泛的联系。对民族学理论问题的研究更加重视。研究方法扩展了,丰富了。群众性调查、预测、资料的电脑处理等,尤其得到广泛运用。苏联民族学家从民族学是关于民族(народ—зтнос)·的科学这一观点出发,继续深入研究了本学科的一般理论问题。民族理论的一些重要方面,如确定民族在其他人类共同体中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学术界在对苏联“民族过程”理论的理解和具体应用中存在一定的认识上的偏差。文章认为,“民族过程”是一个民族学概念,它凸显民族文化的作用,在实际运用中应对该术语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7.
苏联科学院院士Ю·В·勃罗姆列伊在其《民族与民族学》一书中,指出了研究世界民族的两个学科的名称: 和 ,我把这两个科学术语分别译为“民族学”和“民族研究”。(见《民族与民族学》中文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18页)这种译法对不对呢?现在谈谈我的一点看法。在一般情况下,这两个词都可译作“民族学”,这是目前我国学术界通行的译法。然而,在这里则不能译成同一个名称,不能都译成“民族学”。这是因为作者指的是两个学科,而且两个术语是连用的,即“ . ”。(见《民族与民族学》俄文版,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73年,第178页)如果把它们都译作同一名称,就会象众所周知的“从‘民族’到‘民族’”那样,出现“‘民族学’和‘民族学’”  相似文献   

8.
“当代民族与民族关系发展的迫切问题”科学实践会议,1980年4月于莫斯科举行。这次会议,是由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社会科学部民族问题科学委员会与苏共莫斯科市委莫斯科市讲座委员会、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和哲学研究所,为庆祝列宁诞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国内外,人们对民族历史和民族起源问题给予很大注意,甚至在民族学中出现了新的分科,诸如民族史学、民族植物学、民族动物学等。对“民族”这个词也开始给予不少研究。尽管在“民族志”和“民族学”两个名称中都含有这个希腊词的成分,意指人民、群体、氏族特征,但是民族学者在过去谁也没有对这个词的确切内涵给予注意。这个词只在学科称谓中使用,而且往往有所区别:(民族志)指对各民族的描述,(民族学)指对各民族一  相似文献   

10.
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代,扩大研究苏联多民族社会的民族关系和民族过程的问题极其尖锐地提出来了。从苏联新的历史性共同体——苏联人民的形成及其作用来看,这个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大家知道,这个新的历史性共同体是多民族的,但它的特征却是社会政治的一致、共同的领土、统一的社会主义经济、特点相同的精神面貌、一切大小民族统一的苏维埃生活方式。研究这个共同体的特性,揭示其历史发展中的民族关系,是苏维埃民族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苏联多民族社会的历史向全世界显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这一革命保证了我国各民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星球上,生活着将近两千个民族,其中有大民族,也有小民族,有古老民族,也有不太久以前才产生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都对世界文化宝库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研究世界各民族的相同点和差异点,是一门特殊的知识领域。的确,它的名称在不同的国家是极不相同的。人们称它为民族学(Этнолгия)、文化人类学、民族学(Народо-ведение),等等。在苏联,象在某些其他欧洲国家一样.这门知识通常称为“民族学”(ЭтнограФия),源于古希腊的Этнос(人民、民族)和Графо(描述),直译为“民族描写”。这个名称正好为把民族学看作似乎是纯粹描写性的科学提供了口实,但这是不对的:在  相似文献   

12.
1977年1月26—28日,由马克思大学民族学研究室主持,在来比锡召开了一次学术讨论会,讨论的题目是:“研究民族现象和民族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基本任务”。参加讨论会的,有东德各民族学研究机构的代表和有关学科的专家约四十人;并邀请苏  相似文献   

13.
近二、三十年来,苏联民族学界、哲学界和史学界就民族研究领域里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争论和探讨,讨论的范围甚广,涉及到民族概念、民族定义、民族本质、民族体系、民族分类、民族过程、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心理、民族意识、民族内婚等等方面,对苏联民族研究的理论建设起到了很大推进作用。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现任所长Ю·В·勃罗姆列伊所著《民族与民族学》(1973年)、《当代民族学问题》(1981年)和《民族理论概要》(1983年)等书,就是在这一讨论的基础上写成的,因而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一讨论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民族学作为独立学科是19世纪后半期才正式形成的。20世纪初,西方民族学各流派结合社会学学说陆续传入我国。初期主要是介绍各流派的著作和观点。三十年代以后,我国民族学者开始结合西方民族学理论着重研究我国的少数民族。西方民族学通过翻译,早在1903年就传入我国。但当时是以“民种学”、“人种学”、“人类学”之名出现的。直到1926年,蔡元培发表了《说民族学》一文,才第一次使用“民族学”一词。以后蔡氏又写了《社会学与民族学之关系》、《民族学上之进化观》,逐渐引起我国学术界的重视。《说民族学》一文较系统地介绍了民族学的字源,  相似文献   

15.
民族学的任务,首先是研究民族(Ethnos);然而,它所研究的对象,却不仅限于此,还要包括历史文化共同体的一切类型。所以,探讨“历史文化共同体”(historic-culturalcommunities)的各种类型及其发展趋向,也是民族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无怪乎近年来苏联民族学界对这一问题给予了不少注意,发表了不少文章。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小结,并对历史文化共同体基本类型的分类以及各个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些必要的说明。我们提出“历史文化共同体”这一概念的根据是:人类文化,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其具体表现,则各具特点,极其丰富多彩。如果从全球范围加以考察,可以看到有许多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从乌拉尔到太平洋的辽阔的西伯利亚,在苏联主要民族区的组成中,具有许多明显的突出的历史文化特点。从远古时代起,在这一地区便已形成土著居民的各种独特的民族语言共同体和经济文化类型。研究西伯利亚的民族历史,不仅对弄清居住在那里的各民族的区域性民族文化特点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可以从更广泛的总的民族学观点去了解世界历史进程某些阶段上不同社会文化现象产生和发展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对现今西伯利亚具体情况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民族学研究,也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因为它能揭示西伯利亚地区各民族共同体(甚至最小的)在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生活方式上进行深刻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鲜明情景。  相似文献   

17.
时事出版社于1990年2月出版了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所长施正一教授编著的《西方民族学史》一书。这是我国民族学界的重要成果之一,对我国民族学界更好地坚持“洋为中用”的研究方向,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该书不仅简要地概述了西方民族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突出地介绍了英法德美俄和其他欧洲国家民族学各个学派的学术论点,而且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加以历史的、  相似文献   

18.
民族学(зтнография)是关于世界各民族的科学。它研究各民族生活方式的异同点,它们的起源、分布以及在历史文化方面的相互关系。民族学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和语言一起)构成特殊民族风貌的各民族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传统特征。民族学对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民族学中 ,实地调查 (亦被称为田野工作 )是民族学家获取研究资料的最基本途径。实地调查是民族学学科的生命力所在 ,是学科发展的基本动力。可以这样说 :没有实地调查 ,也就没有民族学。2 0世纪上半叶 ,功能学派的理论和实践对民族学实地调查的方法论产生了重大影响。马林诺夫斯基开创了“参与观察”式的田野工作新方法。这是民族学实地调查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变革 ,一次飞跃 ,它奠定了现代民族学实地调查的基石。现代民族学实地调查所强调的是“参与观察” ,因而在一些场合 ,“田野工作”又被称为“参与观察”。①中国的民族学出现较…  相似文献   

20.
现代科学发展的显著特点是两个学科合为一体,并产生新的学科。六十年代,在社会学和民族学结合的基础上产生了民族社会学。这一新的学科具有双重任务:其一,研究各社会集团在文化、生活、语言、民族意识和民族关系等方面的民族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社会条件;其二,揭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民族多样性,并掌握这一特点,象苏联这样一个国家,不能不考虑各民族的特点。苏联各族人民的社会发展过程是同一类型的,但民族特点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