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福建地区农户为研究对象,基于供给者诱导需求角度,采用Probit型实证分析方法,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户高科技医疗(如CT、MRI)服务利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付结构因素之后,病床密度与医生密度会引发医疗服务供给者的诱导需求行为,使患病农户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的概率显著增加;按病种付费或总额预算制的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则显著降低患病农户的高科技医疗利用概率。因此,新农合制度的下一步工作重点必须是合理引导和有效控制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从而使新农合制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政策功能。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互助医疗两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为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都做出了贡献。调查研究表明,由于两种制度的制度设计差异,所获得的效果也不同。本文侧重于对这两种制度的基金筹资方式、运行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供方服务供给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卫生健康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本文研究医疗供方及其服务供给模式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安全与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医疗供方服务供给模式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服务供给的理论架构、观念意识、内容体系及其激励机制等。其中,基本医疗、医疗服务的内容体系、费用补偿模式等内容是本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现状及实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新疆开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短短几年间。新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无到有,取得了很大成绩。对于改善农牧民的医疗保障状况和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新疆该项制度起步较晚。尚需在多方面进行完善。因此。认真分析新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和实施效果。对于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政府为减轻农牧民经济负担,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全面启动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这种第三方(合作医疗组织)支付方式对医疗的供需双方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一般均衡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引致的供需变化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农牧民医疗有效需求增加、大病医疗服务的需求更加集中,合作医疗供给方的优势地位加强,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亟待优化。  相似文献   

6.
农村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确保农村“病有所医”的制度保证,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两种制度割裂运行衔接不充分,导致诸多问题产生,给农民尤其是农村贫困群体利用卫生资源带来不便。实践表明,要使医疗救助对象得到最大程度救助的最佳选择,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实现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农合制度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范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为部分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进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农民参合积极性还不高;管理体制不健全,尚未适应工作需要;合作医疗基金筹资成本大,补偿标准不尽合理,补偿能力有限;医疗监管难度系数较大;立法滞后,政策不过硬;缺乏合理的人才机制等等.在今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范与完善,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扩大筹资渠道,建立长效机制;改善与外部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尽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制度和管理制度;强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管,提高管理效率;加快相关立法,确保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政策的稳定性;加强新农合人力资源建设,重视乡镇卫生院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旨在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惠民制度,它的提出和试点,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但是该制度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筹资成本高、农民参合积极性低、医疗服务能力较差、缺乏法律保障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建立科学合理的筹资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及加快立法等措施来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并推进这一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却严重滞后,尤其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城乡差距逐步加大,广大农村仍然存在着看不起病的问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民。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步伐,对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下面简称”新农合“)是解决亿万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一种有效措施,目前“新农合”已经覆盖全国86%的县(市、区),参合农民达7.3亿人。目前全国对‘新农合’制度还没有统一的法律出台,因此在有关部委下发关于“新农合”规范性文件基础上,当前对“新农合”制度进行立法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从立法者的角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条例》进行了规范的阐述,以期为立法部门提供立法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4年7月至10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中部地区的CG县和西部地区的HZ县这两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县进行农村卫生服务入户调查,本文在整理计算实地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对两县农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愿和要求进行了分析,并总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立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本文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立法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立法路径选择,应当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统一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试点地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政策与体制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好的做法,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总结推广这些经验和做法,从而为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奠定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运用概念操作化方法,从空间可及性、时间可及性和经济可及性三个维度,构建了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以1993—2003年陕西省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和我们采集的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出新农合对农村居民卫生服务的空间可及性、时间可及性和经济可及性的影响程度;并从提升基础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完善医疗救助体系、逐步实现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运行三个层次,提出进一步增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当前中国农村最主要的医疗保障形式。本文阐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现状,分析了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走出困境的路径,即加强宣传、让农民真正了解并接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增强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报销比例、实行三方购买制度,以及尽快把农民工真正纳入城镇医疗保险范围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地区差异巨大,这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很难有统一的模式,各地区只能本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去建设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本文针对试点的情况,结合民族地区农村的特殊性,从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制度设计以及农民自身因素等方面,对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CHNS2000年、2004年、2006年和2009年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减贫及增收产生的效果,结果表明:新农合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使得参合农户的家庭人均收入平均增长了8.94个百分点,且该影响有一定持续性;新农合对农户收入的正向影响在家庭规模较小、劳动力平均文化程度较高、儿童占比较低的家庭中更强.基于以上分析,政府应当继续大力推行新农合制度的全面实施,加强农户的新农合知识及其他相关教育,并注重医疗补偿机制、监控医疗服务价格等配套措施的完善,最大限度提高新农合政策效益.  相似文献   

18.
1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民行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农民在选择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过程中博弈分析,可以看出农民的行为受到自身病情预期、对政府管理的信任以及卫生机构水平等方面的影响;政府应该发挥积极主导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合作基金筹集和管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7月在全国各地区推行以来,成绩显著.但是,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些地区的农民对合作医疗制度的需求并不强烈,表现为参合率难以提高,影响了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从政府供给不足影响农民对合作医疗的需求这一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