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自汉字创始以来,对汉语语音的研究,明显地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方向,走着两条不同的研究道路。一、对语音音系自身的研究与应用从汉字的造字和应用来看,象形、指事、会意这三种造字法,以象形为基础,所创造的汉字一般讲每个字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在“象形”“指事”“会意”中有音。假借摆脱了汉字形体表义的束缚,使汉字走上了表音的道路。假借字(包括“本无其字”的假借和“本有其字”的同音通假)的广泛使用,说明了当时人们对汉语中的同音字和音近字,对语音的表义功能的深刻认识。形声造字法,是自觉地运用汉字的表义功能和表音功  相似文献   

2.
王念孙、王引之是我国传统小学的集大成者,在校勘古书、疏解词义的过程中,父子二人以自己的身体力行集中阐释了“形音义互求”的训诂思想和治学方法.其中,“综合形义,辨识音读”是“因声求义”的相反施行,是它的转换或变通,但在“破读通假、重审字音”,“订正讹字、注明字音”,“区别字形、澄清字音”,以及“辨别词义,区分多音”的过程中,父子二人的语言文字系统观同样得到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关于汉字早期形声化现象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的早期形声化 ,主要是为着在书写上区别语词而出现的一种文字信息羡余现象。它晚出于汉字的假借现象。汉字早期形声化的羡余特性主要表现在 :为象形、指事、会意字加添声符 ,为假借字和同源词根字加添形符。形声化推进了汉字字写专词的进程 ,提高了汉字区别语词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论转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注是汉字六书之一,历代对其解释岐义纷纭,以致成为汉文字学上的千古疑案。本文从考察六书的的来历和分析汉文字发展的历史入手,在历代学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见解。本文认为:转注是汉字的重要造字法之一,是《说文序》所说的“形声相益”的一种,提出:以形益声为形声,以声益形即为转注。许说的“形声”这一概念,实即刘说的“象声”、郑说的“谐声”,本意为“有形之声”。由于转注字与形声字的来历不同,所以尽管两者的结构都是半形半声,但有着明显的区别:形声以声符为主,加上形符,一声数义,转注以义符为主,加上声符,一义数声;形声的形符,只表示类属,且力求简化;转注的义符,却须表示该字的确定意义;形声字一般是名词,转注字则是表意阶段文字的声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说文》的“形声”定义作了全面辨正.文章认为,“形声”其名应解为动宾式,表示使语音(声)成形声字(形)之意,八字界说”以事为名,取譬相成”的上句言声,下句言形,表示用客观事物作为称名,先后选取能反映称名的声符与形符相合而构成形声字;例字“江”、“河”的工声含共义,可声含大义.文章指出,从辨正的定义看,许慎已初识形声字声符有义及形声字与假借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假字是在汉字发展中形成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它遵循的一条原则。方音引起的“声转而字异”是声近通假的原因。正字与假借之间存在多元形式。“避讳”与“形近而误”,皆不属通假之列。研究通假现象,对阅读古籍,探讨汉字的演变、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假借和形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两个重要阶段,汉字由此获取表音特点.假借是形声的前驱,形声是在假借基础上产生的表词手段.许慎的假借观和我们今天的认识不同.通假并不避免意义关联,古今字通假是古汉语的事实,也是常规.形声字声符寓义、形声字族具有义通关系,这一观念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假字是古人在书面语中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借字和本字之间,必须音同。音同,是指字的声、韵、调三者都相同。如果不能完全相同,也要求相近。这三者之间,要求最严的是声,即两字之间必须是严格双声或宽式双声,对于声调,要求并不十分严格。通假字多出现于先秦书面语中,后代文人,有的故求古雅,也常常援用某些假借字,“音同”,说来道理简单,但语音古今变异,过口难凭,加上方音错杂,如无一些古汉语语音知识,认识通假,实有困难。下面举出一些通假字,认别它们的音读,意在通过语音关系的分析,认识通假条例,了解通假现象,对古代汉语词义、古代汉语语音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六书的“假借”,是以形表意的汉字的一种表意方式。这一表意方式,是用表示另一事物的字形,来表示与之语音相同而在意义上又有其相通之处的此一事物。六书的“假借”,必是形同音同而义近,而音同义同形不同的,都不是六书的“假借”,而是用别字的同音通假。六书的“假借”,是文字学研究的对象;而用别字的同音通假,则是训诂学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关于形声字的起源有诸多观点,如形声源于假借、声化象意、独体形声等等,于省吾认为彤声字的起源,是从某些独体象形字已发展到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然后才逐渐分化为形符和声符相配合的形声字,并且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是界乎象形和形声两者之间,称之为“独体形声”。在此启发下,笔者对甲骨文进行穷尽性考察,发现此类在构形上特殊的字例,称之为“声符形化字”,这可以解释甲骨文形声字的起源。  相似文献   

11.
论形符     
形符是形声结构二要素之一,研究形符是认识形声结构性质和特点的关键。形符与声符在一个有机统一体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二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将它们分开论述,仅仅是为了探讨问题的方便,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是通过形声结构这个整体去观察、分析的。古汉字形声结构,正处于一个发展完善的阶段,通过对这一阶段形符的特点及其与字义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我们认为过去将形符的作用说成是“表意”的,或表“类属意义”的是不准确的,形符的主要作用应当是“区分”和“标示”,它只是一种与字义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一 古文通假,过去叫做假借。早在东汉时,许慎在其所著《说文解字》的“六书”理论中就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①从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大倡“破通假字而读以本字”之后②,才渐有“通假”之称。 那么,通假与假借究竟有无区别呢?论者认为:无别而又有别。所谓无别,是说它们有共同的特点,所谓有别,是说从源流讲,假借在先而通假在后,从性质讲,它们又有明显的差异。所以从清朝以来,讲假借者,往往包含通假;讲通假者,也往往包含假借。但是过去由于二名混用,常常使人眼花缭乱,分辨不清。其实,这是古书用字的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六书”理论体系中“形声”和“假借”之间存在着名称条例相互错乱的矛盾:“六书”的“形声”在构词上应是动宾结构,与“象声”、“相形”、“象事”、“家意”是同构关系;而按传统的“六书”说理解,却是并列结构,即“形十声”,这是一个明显的矛盾,“形声”由此而误入歧途,错领了本该属于“假借”的条例,同时,“假借”只好削足适履地被错置于本是属于“形声”的条例之前。这种鹊占鸠巢,张冠李戴的错乱,造成了许慎“六书”内部以及它与刘歆、郑众“六书”外部之间的矛盾和混乱,致使“六书”理论在整体上与汉字孽乳的实际历程不相符,所以,必须对经典的“六号”理论进行逻辑上的修正和清理,只有还“形声”以本来面目,“六书”理论体系固有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才能得以呈现,这对我们正确认识汉字的属性是极为关键的。  相似文献   

14.
学者们公认:清代训诂学大师王念孙的一部《广雅疏证》“是中国语言学走上科学道路的里程碑”(王力先生语)。这主要是因为,在古音学得到了空前发展的条件下,它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为什么能促使具有一千七百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语言学走上科学的道路呢?这是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而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探讨“因声求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处于大变革时代的中国选择了“西学中用”的道路,“西学中用”的出现也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它为中国带来了新的面貌,但也有其失败的地方,所以最后由于各种内外部的原因,而最终在中国衰落了。中国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的求师西方历程之后,终于抛弃了这条道路,而走上了新的征途。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汉字走世界拼音化道路”论断的否定,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汉字,认识到汉字的优越性。汉字是表意文字,但由于多种原因,汉字的表意性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坏,就形声字而言,不少字的形符、声符已难以辩认,本着袁晓园教授“识繁写简”的原则,本文拟对难辨形声符的形声字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粗浅析解。  相似文献   

17.
许慎《说文解字·序》:“〈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一词,在早于许慎的刘歆、班固,称之为“象声”。这个概念当然不如许慎的周密。因为“形声字”“半主义,半主声。半主义者取其义而形之;半主声者,取其声而形之。”(段玉裁《说文解字·序》注)这一分析比较正确地指出了形声字中义符和声符的不同作用。正因为如此,所以“形声”这一概念一直沿袭使用到今天。  相似文献   

18.
招生并轨后对师专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认清形势,迎接挑战,转变观念,努力适应“素质教育”需要,大力推进以教学改革为中心的综合改革,才能使我们真正走上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的办学道路。  相似文献   

19.
关于形声字的论述,一般都认为,它是六书之一,合二形为一字,半为义,半标声,如,“江”“河”,从水取义,而以“工”“可”分标其声(《辞源》“形声字”一条)。东汉人·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有了阐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这是对形声字最早较完整的阐述。顾各思义,所谓“形声”,就是半形半声,也就是按照语词所指的事物创造新字,采用既有的文字符号相互组合,而  相似文献   

20.
<正> 古代学者把通假叫做假借,与六书之假借同名,朱骏声说:“夫假借之原有三:有后有正字先无正字之假借……;有本有正字,偶书他字之假借……;有成用已久,习讹不改,废其正字,专用别字之假借…….”①第一种情况指六书的假借,后两种情况指行文中的通假,具有假借之名.近人亦不乏沿袭着,或为区别二者,不得不用“无本字假借”与“有本字假借”、“造字之假借”与“用字之假借”等累赘的区别语.这样的表述,异实同名,除了带来行文的不便和理解的困难以外,更主要的是掩盖了通假与假借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