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残疾人的家庭户人口全国有残疾人的家庭户共7050万户,占全国家庭户总户数的17.80%;其中有2个以上残疾人的家庭户876万户,占残疾人家庭户的12.43%。有残疾人的家庭户的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9.98%。  相似文献   

2.
陈红 《职业》2017,(28)
江苏省南通市共有各类持证残疾人18余万人,其中劳动年龄内的持证残疾人有8.3万人,在这些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达3.8万人,占残疾人总数近10%.据实名制调查统计全市残疾人已就业36683人,占全市有劳动能力残疾人总数的95.87%,仍有部分残疾人没有就业.目前,南通市残疾人的就业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统计局批准的《全国残疾人家庭收入状况调查制度》(国统制[2022] 30号),2023年中国残联制定了《2023年全国残疾人家庭收入状况调查方案》,继续组织对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0个县(市、区、旗)的9 706个残疾人家庭户进行收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全国残疾人家庭人均年收入为22 262.8元,与2021年相比,名义增长率为7.5%,实际增长率为5.4%。从2016年到2022年,全国残疾人家庭人均年收入持续增长。但与全国居民相比,2022年全国残疾人家庭人均年收入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4%。2022年全国残疾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转移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消费性支出以食品烟酒支出和医疗保健支出为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残疾人家庭收入总体虽然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但残疾人仍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在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应充分考虑解决残疾人群体增收困难和支出型困难的现实需要,逐步建立残疾人家庭可持续增收机制,缩小残疾人发展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张勇强 《职业》2011,(16):42-42
项目:残疾人用品专营投资:5万元收益:月纯收入保守估计近6000元。笔者在一次购物时,遇到了一位打算购买轮椅的残疾人。见他行动不便,便主动过去帮他。  相似文献   

5.
香港有30万多慢性病患者及20多万残疾人,还有65万老年人.按全港160万家庭来计算,大约三分之二的家庭可能有需要照顾的老人、慢性病患者或残疾人.如何有效地照顾这些社区人士是政府及有关社团的一个重要课题.一、香港的社区康复在香港,社区康复指的是在社区内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弱智人士、慢性病患者以及伤残人士(简称老弱病残人士)提供必要的综合性服务,使他们能够按照各人的状态,充分发挥其体力、智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香港政府,1977).社区康复强调将服务送到康复者家中,通过康复者本身、家庭成员、邻里、以及整个社区的参与,为有需要的康复者提供康复服务.社区复康中特别强调教育社区内人士及其家人对伤残人士的接纳,并且刻意创造机会让他们重新回到社区中去.目前,香港的社区康复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社康护理、社区康复中心、职业训练中心、庇护工场、社区教育、社交与康乐活动、社区设施(如道路与房屋配合).政策保护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8300多万残疾人,约占总人口比例的6.34%,涉及2.6亿家庭人口.更现实的是,残疾人数量仍在持续上升.据卫生部的资料显示,因出生缺陷造成的残疾儿童每年将近80万,按照人口学的预测,全国每年新生残疾人大概有2007万人.因此,我们国家的残疾人口发生率在未来的10到15年,依然处于高增长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这个世界上,有400万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其中有1200万是孤儿,从记事起就没见过父母。如果有个人,能让他们叫上一声妈妈,便足以让他们幸福得热泪横流。但是,这些孤儿是幸运的,因为,至少他们很健康。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百分之一的人,也就是6000多万是残疾人。他们或缺胳膊少腿,或拄拐坐轮椅。但这些残疾人也是幸运的,至少他们还能生活自理。  相似文献   

8.
陈红 《职业》2017,(30)
江苏省南通市目前共有各类持证残疾人18余万人,其中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82706人,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达38265人,占残疾人总数的9.93%.据实名制调查统计,全市残疾人已就业36683人,占全市有劳动能力残疾人总数的95.87%,仍有部分残疾人没有就业.经过连续三年的入户调查,服务中心发现残疾人在就业方面的需求不少,有的需要参加技能培训,有的需要了解和掌握就业招聘信息,有的需要我们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9.
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正在全国范围内依法有序、积极稳妥地铺开。这不仅解决了残疾人参与社会和劳动就业问题,而目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但是,在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回题,需要加以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快推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进程。(一)残疾人,是指生理都心理缺陷相成视对、听完、簧刀缺损,造成套动生产、生活、学习受到严重障碍章。自前,全国有6000多万残疾人。由于外伤、精神、疾病引起或发育不全、环境污染、整化着原因造成…  相似文献   

10.
我国残疾人社会政策进入优化发展新阶段,将系统思维贯彻至残疾人社会政策优化是现实所需。文章提出残疾人社会政策以需要为本的目标导向,聚焦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的目标集成、政策集成,推动残疾人兜底型和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效果集成,进一步提出建立健全残疾人家庭需求的多维识别和综合研判机制、持续追踪和动态预警机制,并围绕残疾人家庭的能力提升、残疾人关爱共同体建设这两个重点,来促进残疾人社会政策的协同。  相似文献   

11.
沉重的家庭照料负担极易导致农村重度残疾人家庭陷入致贫返贫风险.对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及广东等地428个农村重度残疾家庭的调查显示,家庭成员是重度残疾人最主要的照料者,以提供生活照料为主.农村重度残疾人家庭不仅面临着医疗康复等客观负担、照料者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还面临着因照料重度残疾人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当前,农村重度残疾人照料负担的社会分担机制存在着明显的短板.为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贫困边缘群体返贫,需要大力整合残疾人社会救助、老年福利及扶贫政策资源,扩大集中托养服务覆盖面,开展照料者照料知识和技能培训,构建照料负担的多元参与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12.
残疾人康复在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现状与特点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共有5类残疾人5164万。其中视力残疾人755万(白内障是致盲的主要原因,据专家论证每年将有50万人患白内障);肢体残疾人755万(其中儿麻后遗症患者124万,他们多是青少年,95%的患者能够通过手术矫正畸形,改善功能);听力语言残疾人1770万(7岁以下聋儿74万,他们中大部分有残余听力,通过配带助听器和进行听力语言训练,能够学会说话);智力残疾人1017万(1岁以下儿童539万,通过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自理和认识能力);精神残疾人194万(近10年患病率已由10.5%增加到11.14%,有逐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目前有8300多万残疾人,其中4000多万为女性,占残疾人总数的48.45%。在这些残疾女性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比如勤劳、善良、坚强、忍让,如何给她们—份前景光明的生活,需要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14.
明红 《金色年华》2005,(3):20-21,53
孙树明是一个四肢三残的一等残疾青年.他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艰难.创办了中国爱心网站和中国爱心网校.为中国6000万残疾人搭建了一个平台.一个通向世界的无障碍通道.生动抑或壮美.构筑起这位残疾青年的灿烂风景——  相似文献   

15.
宁远县组织群众自办“家庭老年人乐园”,活跃农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全县办有600多个“家庭老年人乐园”,参加自娱自乐的老年人达4万多人。宁远县办有600多个“家庭老年人乐园”@唐汉清@刘逢美  相似文献   

16.
三年内,中央电视台“家庭”、“道德观察”、“共同关注”节目分别以《母亲》、《爱的代价》、《明天》为题,报道了国内一个罕见特困残疾人家庭的真情故事,在全国引起震动。一场救治伟大母亲,拯救特困残疾人家庭的爱心行动波及全国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73个县市。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6500万残疾人中,农村占了绝大多数。据统计,贫困残疾人有1700万,约占全国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有1400万人能参加生产劳动,其余300万人处于特困状况,70%的贫困残疾人生活在非国定贫困县,缺少国家的特别扶持。扶残助残是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内容。它对于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经营活动,增加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满足残疾人基本生活需求,完善残疾人服务事业,各地残疾人机构有计划地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以更好地帮助残疾人。但是目前在残疾人社会保障方面仍存在些许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全国代表性地区的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对目前尚存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为残疾人事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了解阻碍残疾人申领残疾人证的因素对促进残疾人社会服务的可及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小型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26名普通民众进行访谈,了解普通民众对残疾及残疾人证的看法,间接确认残疾人办证率低的社会成因。基于民众观点,本研究认为:(1)年龄和残疾因素通过影响残疾人健康状况进而影响了残疾人证的办证率,形成“封闭一开放”和“被动一自觉”的申领模式。(2)排斥性的社交环境和标签化的社会舆论常常导致残疾人的负面心理,导致残疾人在自我层面和家庭、社区与社会层面遭遇不同形式的歧视,进而降低残疾人证的办证率。(3)不同家庭背景的残疾人,所感知的残疾人证的社会价值不同。(4)地理因素上,显性的不利条件如交通阻隔或隐性的不利条件如信息不对称,对残疾人证办证率低有较大的解释力。实践中须把握残疾人对残疾人证的需求层次,消除与残疾人证有关的社会歧视,以提高残疾人证办证率,进而促进残疾人享受残疾人福利和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残疾人婚恋忧喜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与常人一样渴望着爱与被爱,追求着幸福与美满。然而,作为一个有着特殊困难的群体,尽管当中多数人在用残缺追求完美、用拼搏写意人生,但他们的婚恋与常人相比,更多的充满的是坎坷与辛酸。那朵象征着美满姻缘、却遭灾祸与不幸凋零的并蒂莲花,何时才能开得鲜艳美丽?港权代言写不尽据资料显示,我国现有51OO万残疾人,约有290O万人正处在婚龄阶段,而目前结婚成家的仅有SOO万人,也就是说,他们中70%的人婚恋是一片空白。苏北某农村36岁的朱某,家中三个妹妹已有两个出嫁生了孩子,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