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实秋先生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在家庭教育方面,梁先生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教育子女的问题,梁先生在《孩子》一文中说得最是透彻。在他看来,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正确的引导。实际生活中做父母的大多溺爱孩子,他甚至略带调侃地新解"孝子"。说从前的孝子是孝顺父母,如今的"孝子"是"孝顺孩子","孩子是一家之主,父母都要孝他"。在文中,梁先生说见过  相似文献   

2.
谭素怡老师解答: "婚姻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如果只是一方在努力付出,另一方完全没有回应,时间久了,付出的人就会心累,内心的负面情绪也会越积越多,影响自己的生活、工作. 老公这样对你,但你似乎并不清楚他这样做的背后原因.是由于他曾经被情所伤?还是没准备好进入婚姻?不知你是否尝试过与他进行有效沟通呢?比较大的可能是,在你先生心中,他一直觉得你与他父母是一个联盟,逼迫他选择了这样的婚姻,这让他很愤怒.他无力反抗,也没法对父母表达不满,于是,他将对父母的情绪投射到你身上,对你比较抵触.  相似文献   

3.
林颐 《当代老年》2008,(4):35-35
他是一名演员,也是个孝子,他说:“父母是我幸福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最大动力!”他希望能尽孝父母膝前,然而,他的职业决定了他不可能有大量时间陪伴存父母身边。该怎样来处理这个矛盾呢?他采取了这样一种方式——每天打一个电话。  相似文献   

4.
为减轻父母负担,他选择弃文从医 陈春仁1977年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平昌关镇孔庄村.他性格沉稳,自幼喜欢文学,喜欢写作.或许有这方面的天赋,他从小学开始,写的作文经常被语文老师当做范文在课堂上朗读.  相似文献   

5.
他很忙,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的.上班,开会,出差,应酬,忙得不亦乐乎.不过,再忙,他还是不忘抽出一点时间,回家去看望父母. 他去看望父母的时间,都是这样抽出来的—— 国庆长假,他带着老婆儿子去桂林旅游.桂林的山水真美.忽然想起,很长时间没回去看过父母了,于是,旅游回来之后,在上班之前,他赶紧抽了个空,回家.  相似文献   

6.
情爱绿荫     
焦阳 《女性天地》2012,(8):52-53
你的心事有我愿意听婚后一直与我父母同住,他处处把自己当外人,我左右为难问:我是本地女,老公是外地郎,我们结婚时经济条件有限,根本买不起房,婚后理所当然地与我父母同住,三年下来,我们没交过伙食费、清洁费和租金,他倒是用积攒的钱买了辆现代,偶尔带着我父母自驾游是他对父母的唯一表示。即便这样,他仍抱怨他不是娶了我而是嫁给了我,他这个倒插门女婿低人一等。每天吃过晚饭他一撂筷子就进卧室,油瓶子  相似文献   

7.
正相亲故事在相亲的队伍里,李平(化名)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非常受欢迎的男生。他1989年出生,1.75米的身高,长相英俊,待人宽厚,硕士毕业,是一家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是家中的独子。因为一直没有女朋友,他和他父母都很着急,于是找到我。我在和他们沟通时心想,这样的小伙子,还愁找不到女朋友吗?  相似文献   

8.
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另一个人。她是父母的大女儿,三岁,生了一场病,不能走路。于是他们商量,再要个孩子吧,这样,当他们不在这个世界上时,还会有个亲人陪着她。他们本来希望要个女孩,女孩更贴心,也更会照顾姐姐。  相似文献   

9.
风为裳  元元 《现代交际》2008,(10):48-48
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另一个人。她是父母的大女儿,三岁,生了一场病,不能走路。于是他们商量,再要个孩子吧,这样,当他们不在这个世界上时,还会有个亲人陪着她。他们本来希望要个女孩,女孩更贴心,也更会照顾姐姐。  相似文献   

10.
刘小明 《老年人》2014,(6):26-27
正汪大凯是一位农村老人,他一生命途多舛,但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学的追求。通过多年努力,他创作了近300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长篇小说《蓝大武传奇》被常德市文化部门评为"丁玲文学奖"三等奖。2013年,汪大凯入选常德桃源县"十大感动桃源新闻人物"。"右派"青年的"文学梦"1931年,汪大凯出生于常德桃源县太平桥乡一个普通农家。5岁时,他被父母送到私塾读书。虽然年幼稚拙,但他天资聪颖,记忆力强,颇得先生喜爱,对其学业多有点拨。因为家里贫穷,汪大凯  相似文献   

11.
和嘉齐是青梅竹马的玩伴,原因很简单,他住我家隔壁,我们的父母相交多年。从小到大,我们都像兄妹一样相处着,双方父母却经常开玩笑说将来结成亲家。然而,这样平静如水的生活却在我高考失利后被打破。落榜消息传到我的父母那儿,他们在串门的时候就和嘉齐父母诉苦,嘉齐爸爸就趁这个机会把他想送儿子出国念书、却一直想让我们结伴去的想法说了出来,大人们一拍即合。可是嘉齐  相似文献   

12.
<正>两年间,他和母亲的足迹遍布20个国家。看着母亲笑得像花儿一样的脸,他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这份孝心也让他获得了令人艳羡的工作。北京科技大学大四学生李博渊打工每挣到一笔钱,就带着父母出去旅游,让父母的退休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在日记中,他这样写道:"带上父母亲人远游,去看看夕阳,看看世界。就算他们已经迟暮,但他们,还有我。"  相似文献   

13.
尊敬老人,意味着一种感恩,意味着继承,更意味着一个人的人格健全。家长必须从小培养孩子尊敬老人的习惯,教育孩子关爱老人。1.父母以身作则。在孩子眼里,父母能做的,他就能做;父母怎样做,他就可以怎样做。所以,父母如果在家给老人端茶送水,在外给老人让座让道,孩子就会把这些行  相似文献   

14.
嘉历  亚有 《现代交际》2008,(10):54-54
他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贫穷的外来移民家庭。从小他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和他一样大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他什么也不会。每次考试,他都是倒数前几名。老师不想让他回答问题,因为他总是羞涩地说不知道。大家认为他是笨蛋,是个白痴。伙伴们嘲笑他,说他永远和失败在一起,是失败的难兄难弟。邻居们说,这个孩子将来注定一事无成。父母听到这样的话,暗暗为他担心。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礼物     
我是被这样一条消息击中的:“两位重度角膜炎患者重见光明、两位尿毒症患者有了新的肾脏、一位肝硬化患者有了生的希望,这些幸运,都来自一位因车祸去世的年仅22岁的湖北武汉大学生。他的父母忍痛捐出他的器官,他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儿子就还活着……” 从北京到达武汉,我试图找到逝者的父母。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面对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时,不如思考一下,他为什么不肯听话?有个朋友在电视台的少儿频道工作,爸爸妈妈们经常向她抱怨孩子不听话。孩子对父母的指令不敏感,对父母的教导充耳不闻,对和父母约定好的事情出尔反尔……这样的情况,着实令人抓狂。甚至有的父母还带孩子去检查听力。  相似文献   

17.
报纸上说父母跟子女居住的最佳距离是一碗热汤的距离.在汤还没有冷下来的时候,就到了父母的家,子女热气腾腾的孝心也及时到达. 在电影里看到过无数这样的镜头,一名战士或者落难者又冷又饿地晕倒在屋外,被屋内的人发现,一碗及时到达的热汤,将人救醒.  相似文献   

18.
11999年,我遭遇了生命里第一场爱情,爱到锥心。一年以后终于做到想起他时不再揪紧自己的心。母亲说,嫁了吧,安康那孩子真是不错的。是不错,上学是好学生,工作是好同志,从不惹事生非,见到美女绝不垂涎欲滴,整天中规中矩神情俨然。我们算是青梅竹马,小时候在一个四合院长大,搬到楼上又是相邻的两幢。我家的窗口对着通往大街的林阴道,每天看到他按时上下班,骑着他的破单车,不苟言笑地来来回回。我从小就欺负他老实,看不起他,现在受了伤,退而求其次。想想这样的男人,还是可以一起生活的。双方父母关系极好,一方旁敲侧击地提一下,另一方便欣喜地…  相似文献   

19.
沈黎明 《老年人》2014,(4):34-35
正小晨曦2002年出生在辽宁抚顺市一个赵姓普通人家,父母都是工薪族,她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与绝大多数城市同龄孩子不同的是,自懂事那天起,她就深深感受到家里生活的困难。小晨曦的哥哥自幼患肌无力,无法行走,父母为了给他治病,不停地带他奔走于市内各家医院,但她哥哥的病情始终不见好转,无奈,父母只好怀揣希望带着她哥哥碾转于沈阳、北京等大城市求医。这样的寻医问药始终没个尽头,对于一个靠工资生活的家庭来说,实在是个无法承受的负担。为了省钱给儿子治病,小晨曦父母将家人的生活水  相似文献   

20.
一身为父母,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作业困难户—"每次看他写作业能把我急死,磨磨蹭蹭不说,还写得歪歪扭扭、错误百出,说多少遍都不管用!"小哭包—"我家孩子特别爱哭,只要别人说他一句,能哭半个小时,我还不能哄,一哄哭得更厉害!"跟父母不亲—"我们家孩子只跟姥姥亲,跟我不亲,每次看到我跑得贼快,我才是他亲妈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