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处于特殊身心发育阶段的儿童,应当成为法律重点保护的对象;设立虐待儿童罪,可有效加强对儿童人身权利的全面保护。虐待儿童罪保护的客体是儿童的身心健康,犯罪主体可以设定为除亲生父母外的一般人,客观方面表现为虐待儿童情节恶劣,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相似文献   

2.
摘 要:儿童虐待和忽视逐渐成为全球众多研究者关心的问题之一,多年来的探索都表明,虐待和忽视对个体的社会功能和身心健康会产生深远影响。笔者从儿童虐待和忽视的定义、分类、国内外现状、测量与识别、虐待与忽视的危害以及风险因子方面对当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做探讨,未来还需要对虐待和忽视的预防和干预做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教师虐待儿童行为尚无法纳入虐待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侮辱罪或其他罪名中,鉴于其行为不仅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且其社会危害性并不亚于虐待罪,仅给予行政处罚已经不足以与其危害性相当,故建议将虐待儿童行为纳入刑法规制范围。  相似文献   

4.
儿童虐待问题是当前日本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最瞩目的社会问题。日本儿童虐待问题分成以下十种类型:母亲虐待型、单亲家庭型、父亲暴力型、母亲育儿疲劳型、育儿知识缺乏型、母亲抑郁封闭儿童型、父母期望过高型、受性虐待母亲不保护型、父母情绪不稳定型、失望父母与任性孩子型。对每一种类型,分别从性格和行为特征、虐待的危险度和咨询援助要点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针对各种不同的虐待类型,采取心理咨询以及各种积极有效的援助,既有宏观指导意义,又有微观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发生的虐待儿童案件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是否增设"虐待儿童罪"成为备受争议的焦点问题。争议的实质在于,刑法如何规制虐待儿童行为,从而实现具体虐待儿童行为与抽象刑法规则的对接。动辄"嘲笑"刑法、修改刑法的刑事立法中心主义模式,须向尊重刑法、合理释法的刑事司法中心主义模式转换。  相似文献   

6.
家庭寄养是替代传统机构养育、更有利于特殊儿童照料和身心发展的福利服务模式。美国儿童家庭寄养分为普通家庭和亲属寄养,其核心理念是"稳定"与"儿童利益最大化",提倡寄养儿童与原生家庭融合。进入寄养体系的儿童主要因为受虐待或忽视,难于管教和遭受父母遗弃。美国儿童寄养体系常用的评估标准是从安全性和永久性两个维度中抽取的六项指标,分别为:虐待重发率,寄养儿童虐待/忽视率,重新进入寄养系统率,与原生家庭重新融合时间,获得收养时间,寄养安置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已经构建虐待儿童的刑法规制体系,从立法上增设虐待儿童罪、扩大虐待罪的适用主体或对象的主张不能证成,司法如何适用虐待儿童刑法规制体系成为关键点。为此,必须重构适用对象从孤立到体系、适用原则从扩张到谦抑、适用过程从演绎到类推、适用方法从单一到整体的“四位一体”适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虐待儿童刑法规制是各国对五个普遍性范畴的地方性回答,因而具有文化相对性与普遍性意蕴。中国只有依据《儿童权利公约》,实现文化选择规范化、儿童利益最大化和规制体系和谐化,才能超越不自信和不自觉的文化选择误区。  相似文献   

9.
儿童视角是一种叙事策略,一种独特的话语表述方式.儿童叙事视角的运用是迟子建小说叙述的一大特色.从角色上它可以分为角色和非角色叙事两大类,从叙述人角度又可以分为纯儿童视角与准儿童视角.在这些别具一格的儿童叙事中,自然富有了灵性,人际更为简单而纯朴.儿童叙事视角的运用营造了一个烂漫的童话般的世界,而叙述视角的动态性、话语蕴藉的多维性则使小说文本更具张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复调"的美学意味.它刷新了读者的审美视野,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一方乡民的温情关怀.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因儿童忽视造成的恶性案件不断发生,制定预防和防止儿童忽视的法律刻不容缓,但儿童忽视依然是一个备受冷落的研究领域和实务领域.美国高度重视儿童忽视研究,不断完善的《儿童虐待防止与处遇法》对儿童忽视研究给予了保障,其实施卓有成效,这对我国儿童忽视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借鉴美国儿童忽视概念研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现状,在既有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础上,加强儿童忽视方面的立法,从理念转变、制度保证、关键问题的研究和法条的实操等方面进行系统化、法制化建设,以切实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日本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鲜有发生,这得益于其采取了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措施。借鉴日本经验,我国可以通过制定防治虐童问题的专门法律,设置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处理虐童问题,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预防虐童行为,制定科学合理且规范严格的学前教育制度等措施以形成对幼儿园教师虐童问题的有效规治。  相似文献   

12.
基于虐童现象的普遍性以及后果的严重性,虐童行为的规制成为必要,但方式应该是通过立法,而非司法。对于实践中以司法方式实现虐童入罪的做法,应当摒弃,并肃清其背后的理念、逻辑。虐童入罪固然必要,但是问题的解决更应该走向刑法之外,通过儿童保护及福利体系的建立,从根本上减少虐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校园性侵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部分已公开报道的中小学校园性侵害案例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工作视角来探讨校园性侵害的特点和成因,以及对受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产生的久远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预防校园性侵害的发生及做好受害者康复工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数次发生,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愤慨和共同忧虑的焦点问题。幼儿园教师虐童具有隐蔽性强,儿童难以抗拒,施虐方式多样,越小儿童越易受到虐待等表现特征。虐童行为不仅伤及儿童身体,更给儿童心理和精神造成严重危害。为有效防止幼儿园教师虐童行为,需要从政府、幼儿园和家长层面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儿童性虐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国外学者主张从预防、教育与治疗三个维度,构建起基于家庭、学校、社会、制度、相关服务机构等相互协同的良好社会生态系统,科学有效地解决儿童性虐待难题。  相似文献   

16.
童年期躯体和精神虐待经历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生产生诸多影响。躯体虐待经历可直接引发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也可能会通过模仿而习得父母的暴力行为,还会改变受虐儿童的基因成分。精神虐待会引发青少年的攻击人格,引发敌意情绪进而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因此,家长要多关爱孩子,尽量不虐待儿童;要转换家长角色,改进自身的教育方法,加强沟通,留时间与孩子交往。  相似文献   

17.
终止父母权利是美国儿童保护制度逐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美国用来保护受虐待和受忽视儿童、干预父母子女关系的最严厉手段。鉴于父母子女关系的重要价值和终止父母权利的严重性,父母权利的终止必须经过一系列正当程序后才能够最终裁定,而这些程序主要是以基于父母权利为中心的法律框架进行的。这表明美国终止父母权利制度并未能将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真正落实到位。尽管如此,美国的终止父母权利制度较为成熟完善的模式和理念对于我国现阶段完善儿童保护和儿童福利制度仍然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