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比较大陆与台湾的土地改革晓邢土地改革亦称土地制度改革,其内容,因时代、因地方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作为同一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大陆与台湾在同一时代都进行了土地改革,但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抛开政治背景,现仅从经济领域比较如下:-、土地改革的指导思想不同台...  相似文献   

2.
台湾海峡两岸的文学,都是中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共同的母体渊源和血缘关系。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之间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密切关系,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台湾新文学兴起以后,随着历史的、社会的和文学的各种条件的变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呈现出复杂的面貌。回顾和探讨白湾新文学诞生以后,与大陆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相互联系、交流和影响.这对于认识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不可分割的源流关系,促进它们之间新关系的建立,推动其共同繁荣发展,都将是有益的。大陆“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五四”新思潮、新文学的兴起,对台湾…  相似文献   

3.
王立民 《社会科学》2005,12(4):93-100
195 0年至1 95 1年间上海进行了土地改革立法,制定了《上海市郊区土地改革实施办法》等一些地方法规,上海近郊在这一时期先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并取得了成功。作为一个地方的土地改革立法,上海与当时其他地区的地方土地改革立法有些差别。例如与《河南省土地改革条例》比较,上海的特点是实施办法和内容较为成熟,也更适合于城市郊区土地改革的需要。上海的土地改革立法在上海农村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此,土地改革运动蓬勃开展,新的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同时也缓解了当时市区失业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5,(5):151-156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紧密结合,极大地促进了新中国乡村社会改革和新政权的巩固。土地改革对抗美援朝运动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不仅加强了抗美援朝思想教育、诉苦和反帝集会游行等方面的民众动员,而且推动了抗美援朝爱国公约、武器捐献和参军优抚等任务的完成,还强化了农民的阶级斗争和民族主义观念,为抗美援朝运动展开普及和深入持久提供了坚实基础和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5.
清末以来,伴随着欧美土地金融理论和土地金融制度被介绍到中国,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介的中国土地金融制度开始兴起并得以运用到土地改革中。抗战中后期,中国农民银行土地金融处奉国民政府之命办理土地金融业务,扶植自耕农,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政策,国民政府在土地改革上的大胆探索,为日后台湾土地改革成功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构建海峡两岸风险投资合作平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风险投资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不仅成为成效斐然的投资事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科学园区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台湾产业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在岛内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现阶段,大陆风险投资总体上处于初期阶段,迅速发展的高科技产业还面临着投融资的困扰,因此,必须优化大陆风险投资的宏观环境,以高科技园区为载体,积极构建两岸风险投资的合作平台,推进两岸风险投资的互动双赢。  相似文献   

7.
两岸教育交流与互动是沟通大陆和台湾同胞民族感情的纽带和桥梁,是推动、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渠道。近些年来,随着祖国大陆对台湾学生在大陆就学、就业政策的开放,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人数迅速增加,这对两岸人民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推动两岸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增强台湾青少年的祖国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都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如何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加大同台湾教育界交流合作的力度,做好台湾人民工作,让两岸的青年人携起手来,共同促进中国的统一大业早日实现,这是我们当前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1945年8月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鉴于两岸分隔已半世纪之久,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的文化习惯等皆已出现一定程度的隔阂,在此背景下出台了选派公费台湾学生赴大陆学习的政策。经过考试、受训,台湾行政长官公署最终选出92名学生,于1946年底分别派往大陆9所高等院校就读,期望他们学成返台参与建设。由于后来时局发生剧变,该政策未能延续,这批学生成为台湾光复后唯一一届赴大陆学习的公费学生。他们在大陆克服语言问题上的障碍,勤奋学习,有不少人参与了当时的学生运动。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时,不少公费生选择留在了大陆,投身新中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不可抵御之潮流,是台湾经济发展之需要,因为,大陆市场已经成为拉动台湾经济发展不可轻忽的动力源,这是两岸生产要素与产业结构整合的结果,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从客观上更强化了两岸经济整合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创建两岸经贸关系的机制化与制度化基础,对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至关重要,也有利于稳定并促进台湾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台湾地区高校虽然没有专门的德育科目,但是依据台湾地区"《大学法》"及《教育改革行动方案》等相关规定,德育在台湾高校仍然存在并且非常受重视,尤其是德育方法的选择。台湾高校的德育方法主要有隐性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及群育法等具体教育方法。大陆高校德育可以学习借鉴台湾高校的德育方法,这对于大陆高校德育方法体系的完善,促进大陆高校德育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大陆探亲以来,台商就迈开了投资大陆的脚步。从1990年开始,台商对大陆的投资络绎不绝,传统产业掀起了第一波的投资大陆热潮,1993年时达到了高峰。1995年前后,在两岸频繁的学术交流推动下,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热络起来,与传统产业的投资交相辉映。到去年又掀起了第二波的台湾高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热潮,半导体等科技含量高的高科技产业挑战当局“戒急用忍”政策积极跨海登陆,发展至今,台湾投资大陆已形成相当规模。据台湾媒体报导,投资大陆的台湾企业已达5万多家,投资项目达2万多件,投资金额已逾700亿美元(也有称1000亿美元),岛内三分之一的上市上柜公司都已投资大陆。  相似文献   

12.
高路 《江汉论坛》2003,(6):67-71
辛亥革命肇始于台湾被割让日本之际,初期台湾曾被作为民主革命的基地之一,而且辛亥革命领导人一直注重动员台湾民众投入到争取国家民主、祖国统一的革命运动之中,视台湾的抗日复国斗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组成部分。正是牵动两岸民众共同期盼的辛亥革命,使台湾虽孤悬海外仍生发着与大陆民众一致的政治向往和信念,使受日本殖民统治的台湾民众始终保持着与大陆人民的同胞之情与民族认同。当今,辛亥革命史学术交流又在两岸走向统一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两岸经济融合的加深,由于自然环境和大陆对台湾农产品"零关税"等因素的影响,台湾农产品在大陆市场出现了变化.本文通过对台湾农产品在大陆市场市场的变化,研究台湾农产品在大陆的市场竞争力,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寻找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14.
几年前,台湾的传统产业在岛内遭受生产、筹资。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发展瓶颈,加之受岛内高科技产业的排挤,以及当局产业政策的不平等待遇,纷纷西进大陆投资发展,以寻找产业发展的第二春。同时,受大陆投资环境的诱因及企业比转利益的驱动,台湾高科技产业也积极迈开了投资大陆的步伐。几年来,非但台湾的传统产业几乎全部都来大陆投资,不少高科技产业也  相似文献   

15.
据史籍记载,大陆跟台湾的联系至少可以追溯到三国时代。但大陆上首次大规模、有组织的向台湾移民,还是在明末清初的郑成功时代。 郑成功领导的复明抗清运动,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1659年,郑成功率领的船队从福建的厦门、金门根据地北上,攻占了长江下游的一系列重镇。但他的军队在江宁(今南京)城下遭到挫败,  相似文献   

16.
两岸经贸发展使得两岸贸易依存度越来越高,提出和建立两岸共同市场对大陆和台湾经济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从经济增长、贸易、投资和就业角度分析了两岸共同市场对大陆和台湾的经济效应。同时也讨论和分析了闽台共同市场对福建和台湾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政治学的分析视角透视20世纪90年代台湾文化产业政策提出的逻辑起点,我们发现,台湾文化产业的提出是台湾当局在面临社会认同破碎、执政合法性动摇的现实背景下的自我解救策略。台湾当局采取了三个向度的行动策略,建构了文化产业政策的合法性,以此将社会矛盾和自我认同引发的街头运动引入"深耕地方基层文化的‘宁静革命’形态",其目的在于重构本土化认同,以整合社会并巩固其政治权力。台湾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和做法,对中国大陆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晶 《理论界》2011,(11):39-40
台湾的文化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生产、创意和营销模式,其中,有许多值得大陆借鉴的地方。本文在文献分析和田野观察的基础上,尝试阐述台湾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对大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台湾学子赴祖国大陆高校求学人数不断增加,但他们在大陆取得的学历至今未能得到台湾当局的承认。承认大陆学历何时能实现?是台湾众多学子关切的焦点。从1997年大陆学历“采认”政策的出台、叫停及再次刹车,学历认证俨然成为台湾政局中的一枚筹码,其在以政治眼光考量的情况下,以不变应万变,用种种借口拖延承认大陆学历的进度,给在大陆就读的台湾学生造成极大困扰,也给两岸交流的深人发展设置了种种障碍。  相似文献   

20.
在台湾资本中,可以划分为官僚资本、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三种。其中,官僚资本的“国营事业”营业额为148亿美元,私人资本的“集团企业”为134亿美元,外国资本的“跨国公司”为106亿美元。台湾的私人资本,特别是私人集团企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超过了官僚资本。仅一九七九年民营工业产值就为262.55亿美元,比一九五二年增长近80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0%。由此可见,台湾的私人资本在台湾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分析台湾私人资本的发展来探讨台湾私人资本对大陆投资、贸易的可能性,以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往来,促进统一祖国大业的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