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桂系,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方政治军事集团。历史上。这一地方集团有二:一是以陆荣廷为首,属于北洋军阀政府的旧军阀范畴,人们一般称之为“旧桂系”;一是以李宗仁、黄绍雄、白崇禧、黄旭初为首,属于国民党政府的地方实力派,即国民党桂系,人们一般称之为“新桂系”。国民党桂系前期(1925-1930年)的主要领导人是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即李、黄、白时期;中后期(1931—1949年)的主要领导人是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即李、白、黄时期,本书所写的仅限于国民党桂系。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二十年代,是民国时期广西新、旧两大军阀集团交替的年代。在二十年代里,一方面以陆荣廷、谭浩明、陈炳焜、沈鸿英等为首的旧桂系崩溃和灭亡,另方面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后期是李、白和黄旭初)崛起和形成。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现将李、黄、白统一广西的经过略述如下,并略加评论。  相似文献   

3.
黄绍竑,字季宽,广西容县黎村乡山咀村人。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国民党陆军上将。20年代中期,在孙中山和国共合作的广东革命政府支持、帮助下,他与李宗仁、白崇禧等打败陆荣廷、沈鸿英等旧桂系势力,统一广西,取代了旧桂系在广西的统治,建立了新桂系在广西的“一统天下”。他历任新桂系军长、副总司令、广西民政长、广西省政府主席等军政要职,曾是新桂系军阀集团的第二号头目,其地位仅次于李宗仁而在白崇禧之上。1930年因内部矛盾,他脱离新桂  相似文献   

4.
新桂系于民国14年(1925)夺取广西政权之后,出兵助粤、参加北伐,18年(1929)又暴发了蒋桂战争。19年(1930)11月桂系头目黄绍竑离桂投蒋,李宗仁、白崇禧逃回南宁,兵力损失很大。历年战乱使广西满目疮痍、兵匪遍布,社会极不安定,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虽在李、黄(绍竑)、白时期(1925年9月—1930年7月)进行了一些改革与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的来说,社会治安没有明显改变,百业仍然落后,经济入超严重,人民生活十分贫困。另一方面,新桂系面临着二大力量的严重威胁:一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一是蒋介石的军事力量。桂系面临的根本威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右江地区的革命力量。  相似文献   

5.
浅析陆荣廷政治战略对新桂系的影响罗婧以陆荣廷为首的旧桂系与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是20世纪前半期,广西先后兴起的两支重要地方军事政治势力。为了在近现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充任显要角色,他们各自制订了一套适宜省情和国情,又颇具时代特色的政治战略。本...  相似文献   

6.
(三)白崇禧自认为得意的杰作前章述及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是在当时的广东革命政府大力支持下起家,统一广西的;另一方面,李、黄、白等的倒陆(荣廷),平沈(鸿英)、拒唐(继尧),而统一广西并出师当时的广东南路。助粤肃清叛军邓本殷、申葆藩及陆荣廷残余林俊廷等部,对广东革命政权的巩固以至促成北伐,亦有其不可抹煞的功绩。李宗仁等一批受过军事教育的青年军官,无论从精力、智力、魄力各方面看,都比老军阀唐继尧、陆荣廷、沈鸿英,胜过一筹,所以他们能复劣势为优势,以弱敌强,以寡胜众,绝非偶然。如黄绍竑,白崇禧看到大势所趋,民心所向,选择投靠孙中山之路;黄绍竑在梧州,猛擒沈鸿英干将冯葆初,后来李宗仁同黄绍竑联合,接受白崇禧的建议,在战略上决定联沈倒陆,《倒陆是真,联沈是假》,李宗仁兵不血及于一九二四年六月二十五日占领南宁,同时激励了沈鸿英  相似文献   

7.
雷沛鸿和新桂系的思想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沛鸿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改革实践家,以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为首的新桂系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地方军事实力派。20世纪30、40年代,雷沛鸿在新桂系统辖下的广西大办教育,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合作关系。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谈到雷沛鸿与新桂系的关系时,或是简单地冠之以“为新桂系服务”;或是讳莫如深,避而不谈,这无助于对雷沛鸿思想的深入研究。本文不打算纠缠于雷沛鸿和新桂系之间的是是非非,只想换个角度,从比较方面入手,探寻雷沛鸿与新桂系几度合作与离异背后的动因,以助于对此问题探讨的深入。  相似文献   

8.
“焦土抗战”的口号最早是由李宗仁提出来的,并经过李宗仁、白崇禧等多方面的阐述,发展成为新桂系的抗日主张。“‘焦土抗战’四字后来在抗战期间曾被广泛引用,成为一项最悲壮的抗战口号”。人们说它是“行动的旗帜”,是“当前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最高哲理”,而李宗仁则被称为“焦土抗战的祖宗”。我们党也曾表示“欢迎”、“拥护”“李宗仁先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集团坚决主张抗日救亡,坚定的抗日救国立场成为了新桂系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政治基础。新桂系根据时局与形势变动的实际情况,利用其作为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政治军事影响积极推进与中共的政治互动及促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内部团结以及国共再度合作从而实现举国抗战新局面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0.
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1925年打败旧桂系陆荣廷、沈鸿英之后,登上了统治广西的政治舞台。此后几年,新桂系几经变化,几起几落,直到1931年重掌广西政权,才稳定下来。就在这一年,新桂系开始推行“三自三寓”政策(自卫自治自给,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1934年颁布《广西建设纲领》。为了叙述方便下简称为政策、纲领。  相似文献   

11.
在民国时期众多的军阀中,桂系以它显赫的地方实力派地位,特别引人注目。以陆荣廷、谭浩明为首的桂系,属于北洋军阀一类的旧军阀范畴;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黄旭初为首的桂系,则属于国民党新军阀系统。前者可称为旧桂系,后者可  相似文献   

12.
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军阀集团,曾与蒋介石集团抗衡廿余年之久,三次逼蒋下野。其能致此的主要原因是新桂系与当时其他军阀集团相比,有较稳固的后方基地,是典型的地方实力派,加之新桂系首酋们受过军事专业培育以及在战略战术上的一些功果影响等。但终究不是蒋家王朝的绝命对手。  相似文献   

13.
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虽然在1925年初推翻了旧桂系,确立了他们对广西的统治,但在此后的几年里,新桂系一直把全力倾注在广州政府的北伐之举和与蒋介石新军阀集团争权夺利的混战上,无法过多顾及广西这一后方基地的建议。1929年至1930年,新桂系在与蒋的战争中失利,被迫退守广西。为着增强与蒋介石集团抗衡的实力,从1931年起,新桂系标榜“三自”、“三寓”和“四大建设”,在广西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拟就三十年代新桂系经济政策出笼的背景、理论依据、具体措施及其作用和影响作一浅略论述,以就教于各方家学者。  相似文献   

14.
新桂系时期广西选派留学生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桂系是在群雄逐鹿中崛起的新军阀集团。他们的领导人李宗仁、黄绍、白崇禧 ,虽然也是行武出身 ,但与旧军阀譬如旧桂系陆荣廷、沈鸿英等人有较大的区别 ,他们的文化素质较高 ,受到以辛亥革命为主流的新思潮的影响 ,有革新思想 ;而传统的儒家思想在他们身上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他们雄心勃勃 ,有朝气。他们在统一广西之后 ,提出“建设广西 ,复兴中国”的口号 ,在广西厉行改革 ,兴办各项事业。新桂系对教育事业颇为重视 ,除了创立推行以国民基础教育为中心的义务教育外 ,还注意发展中等教育 ,兴办普通中学 ,省立、县立、私立一起上 ,还实行国…  相似文献   

15.
广西新桂系官僚资本,按其发展的规模和程度来作考察,1926年至1921年是孕育期;1932年至1935年是形成期;1936年后是发展期。一、新桂系官僚资本孕育期的特征1925年冬,新桂系李、黄、白基本上完成了对广西的统一,开始建立官僚资本企业,以维持他们在广西的统治。当时全国正处于南北政权对峙局面。广西政局初定,财政金融异常混乱。必须首先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恢复和发展工农商各业,在经济上站稳脚。因此新桂系首先从统一和稳定金融币制入手。  相似文献   

16.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第一、第三、第五、第八、第九军团共十二个师,连同中央纵队,约八万余人,分别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雩都等地出发,突破国民党军队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道封锁线,11月18日进占湖南道县,向广西进军。红军的行动使蒋介石匪帮大为震惊,急忙调遣军队,分路堵截,并急电桂系军阀,要他们全力“堵剿”。桂系军阀认为这次红军以十万之众进入广西,桂系现有第七、第十五两军,兵员不足三万,要是与红军决战,不是失败,也会两败俱伤。他们也深知蒋介石的“中央军缓缓南下,迫使共军入桂,期待我(指桂系)两败俱伤之后,中央军可借口入占广西”(《李宗仁回忆录》广西人民出版社版651页)的阴险企图,最后,“为对付这一紧急局面,第四集团军司令部乃下令地方政府,将桂东北各县坚壁清野,以防共军入侵。同时将本省常备军十四个团悉数调往湘、桂边境,由白崇禧指挥,堵截共军入境。”(同上注)李宗仁、白崇禧电复蒋介石说,广西保证全力围堵红军,一定要将红军消灭在湘江东岸,请他约束部队  相似文献   

17.
广西建立一套区、乡(镇)、村(街)、甲完整的基层政权,实始于民国21年(1932年)新桂系统治时期。清朝县以下设里,里不具备基层政权的职能。太平天国起义后,各县成立团练,团练的首领(团总)曾是实际上地方基层政权的执掌者,但团练时设时撤,不构成正式的基层政权。民国初年,旧桂系基本沿用清代的行政设置,以后设立保甲制,但既简单又松散,不是完整的基层政权组织。民国21年(1932年),以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  相似文献   

18.
桂系导演1949年“和谈”1948年5月,蒋介石和李宗仁同时分別就任国民党所谓“行宪”的第一届总统和副总统。蒋介石即借重新组织“行政院”之机,免去白崇禧的“国防部”部长职,以何应钦接替。此举,明眼人都看出是蒋介石对桂系争得副总统后的一种报复。因为在副总统竞选中,蒋自始至终支持孙科反对李宗仁。  相似文献   

19.
1935年蒋介石成功改造黔局后,桂系面临中央势力的严重挤压。为因应时局,桂系试图与蒋介石展开合作换取对贵州的控制权,但在龙云反对下,最终难以实现,同时陈济棠与蒋矛盾激化,再起反蒋之心,最终粤桂联合反蒋。两广事变爆发后,其他地方实力派持观望态度,日本又强烈反对,两广深陷经济困境,且彼此猜忌。随着粤系土崩瓦解,蒋故意撤换李宗仁、白崇禧,桂系进退维谷,意图联络张学良、刘湘另立局面。此后局势逆转,桂系被迫接受和谈,但仍作为独立的地方政治势力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20.
桂邕之行1940年10月下旬,白崇禧要我带两封亲笔信到桂林,一封是给程思远的,谈他的家事问题;一封是给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的。黄旭初,广西容县人,毕业于厂西陆军速成学校和北京陆军大学,和白崇禧、黄绍竑同在马晓军邵下共过事,二十年代初又在李宗仁的定桂军当过参谋长。以后,他在桂系军队中当过旅长、师长、军长。1931年当广西省政府主席,并兼国民党广西省党部主任委员,成为桂系的第三号人物。直到1949年国民党政府败逃台湾,前后近二十年。是国民党任期最长的一个省主席。为什么黄旭初能当广西省主席这么久呢?主要是他对李宗仁、白崇禧忠心耿耿,且在两人之间不偏不倚,均唯命是听,从无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