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堵”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俗語。它的意义和用法都跟现代汉語的“这”相同,是一个指示代詞。南朝接近口語的著作中常用这个詞,如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語》《文学篇》說:“殷中軍見佛經,云:‘理亦应阿堵上。’”“阿堵”等于現在的“这”字,这是向来訓  相似文献   

2.
談“到”字的詞性和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現代汉語語法教学的过程中,我們常碰到有关“到”字詞性的问题,有时也碰到含有“到”字的某些语句应如何分析的問題。一般的語法著作对有关“到”字的問題沒有能作全面的說明的;其中某些說明,又未必尽当人意:这样就使从事語法教学工作的人有“无所适从”和“无从捉摸”的苦痛。不辞冒昧,提出我个人对这一問題的看法如下,希望語法学者和語法教学工作者指正。甲、“到”字单独使用,是地道的动詞。“到”字本是一个地道的动詞。当它单独使用的时候,它常常带时間詞或处所詞的宾語(“到”字的宾語也可以是表示数量或程度等等的)。有时候,这时间詞或处所詞作了句子的主語,它就在句子中独立地  相似文献   

3.
音位学是一門新兴的科学,它出現在十九世紀末叶,目前在欧美語言学界影响頗大。我們在研究結構語言学时必須要研究“布拉格学派”。“布拉格学派”也叫作“音位功能学派”,以研究音位学著名于世。“布拉格学派”的創始人特魯別茨可伊用了十二年的时間写下了不朽的巨著《音位学原理》一書,1938年他逝世后才用德文出版,这时音位学才最后形成为一門独立的科学。《音位学原理》一書直到目前仍是一部材料  相似文献   

4.
最近,中山大学方孝岳教授应广东語言文学学会筹委会的邀請,作了題为《关于中国古代語言学研究方法》的学术报告。方孝岳教授以丰富的材料,詳細論述了中国古代語言学性貭和古代語言学家的研究方法問題,并闡述了今天語言学的研究方法問題。他說,我国古代有关語言方面的学术和欧洲早期所謂“語文学”,情形并不是一样的。西欧早期“語文学”服从于某种原始經典的語言定型而认为永远不能超过。在我国,“小学”很早就是独立的一門学問。小学家搞語言文字是为着語言文字在当时的使用需要,而不是什么“为着解释古书”,而且向来能注意历史的流变。所以,中国語言学在发展过程中往往能表现出某些时代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较早的講解虚字的专書,比如《助字辨略》和《經传释詞》,都搜罗了副詞。但是《馬氏文通》却把“状字”(相当于“副词”)列在“实字”部分讲述。王力先生則認为副詞是“介乎虚实之間的一种詞”,或者“实多于虚”的“半实词”。其后张志公先生的《汉語語法常識》和初中《汉語》课本等书又把副詞归入虚詞。怎样看待这些不同的解释呢? 《汉语語法常識》認为副詞有两种作用,一种是“帮助或組合动詞及形容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性質、状态的进行或存在的程度”,一种是“表示两种动作或两种性状在程度方面的关系”。《汉语》課本簡要地说:“副詞有修飾作用。有些副詞还同时有关联作用。”  相似文献   

6.
去年十月,王力教授在“中国語文”上发表了“語法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点”一文,我詳細地讀过了,的确如他所說:关于“具体語言的語法是否由于民族的不同和时代的不同而表現出它的特点”的問題,“在中国語法学界中,并不是完全解决了的”。例如:远在1898年出版的划时代的語法著作“馬氏文通”,就是“因西文已有之規矩”,“以律夫吾經籍子史諸書”,而建立我們汉語的語法“大綱”的;其后出版的某些时賢的語法著作,也是以希臘、拉丁語法的体系,作为研究汉語語法的范例;至于象帝国主义的走卒胡适,公然无耻地“規劝那些高談‘独立’文法的人:中国文法学今日的第一需要是取消独立。”我們就更用不着去談它了。然而,所有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从前,我們对于必須根据汉語語法特点来建立汉語語法体系这一点,注意是很不够的。另外,不同时代的語法是否有所不同呢?各个人的看法也很不一致。  相似文献   

7.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引《桐江诗话》云 :“许浑集中佳句甚多 ,然多用水字 ,故国初人士云‘许浑千首湿’是也。”[1]P36 8今人罗时进以清编《全唐诗》所收许浑诗为依据 ,甄辨重出补遗并笺注成《丁卯集笺证》一书 ,共收诗作 5 4 2首 (包括存目一首 )。现以此本为依据 ,考查《丁卯集》之“湿度”及其特征。《丁卯集》中用到“水”字的有 168首 ,约占全诗总数的 31%。此外 ,用到“江”字的有 60首 ,用到“溪”字的 70首 ,用到“波”字的 30首 ,“潮”字 2 4首 ,“雨”字 93首 ,“露”字 5 1首 ,“雪”字 5 6首 ,“海”字 2 7首 ,“浪”6首 ,“…  相似文献   

8.
書“無逸”、論衡儒增篇作“毋佚”,汉石經作“毋劮”。王应麟困学耙聞謂“毋者禁止之辞,其义尤切”,这是对的。但毋字初文本应作“母”,早期古文字沒有“毋”字,父母之“母”也作否定詞的“毋”字用。“毋”字初見于战国时代的詛楚文。逸字本应作失,国語周語:“淫失其身,”詛楚文:“淫失甚乱,”均以失为佚或逸。說文和广雅释詁并訓逸为失,逸失疊韵,訓为暇逸者系引伸义。失字后世孳乳为佚  相似文献   

9.
“水浒”中的“被”字句,通常是用“被”字的,有的时候也会用“喫”字。“被”字和“喫”字在語意上是不是有不同还值得研究,不过有一点也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喫“字用得少而且用法也比“被”字窄得多。在好几种“被”字句的結構中,我們只看到有用“被”字的句子,而看不到有用“喫”字的。从这里是不是可以証明“喫”字和“被”宇的用法相似而不同呢?現在还不敢在这方面下結  相似文献   

10.
被历代儒学家誉为我国“群经之首”的《周易》,是在什么地方产生和形成的呢?历来说法不一。本文试从岐山出上金文、骨文所记载八卦数字符号,以及《周易》卦爻辞记载的人物和事件等方面加以分析论述。一、岐山出土的金文和卜辞中有许多八卦数字符号数字八卦符号最早见于殷商甲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过去,人们对这些“奇字”不认识,有的学者称它为“族徽”,有的称它为“被遗忘的文字”。1980年张政烺先生第一次揭开了它的秘密①,认为这些奇字就是原始八卦数字符号。这类符号中的奇数代表阳爻,用一长横表示(—),偶数代表阴爻,用两短横表示(--),…  相似文献   

11.
“以”字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据统计,《左传》一书中“以”字共出现了3140次,其中介词“以”有1506次,连词“以”有1611次,动词“以”有17次①。不仅如此,“以”还是一个组合能力极强的虚词,它可以组成“是以”、“以此”、“以是”、“何以”、“所以”、“以故”等固定格式,具有极强的造句功能。本文要讨论的“以为”结构是指句子中含有“……以……为……”(以下用[以……为]表示)和“……以为……”(以下用[以为]表示)的“以”字固定用法的两种重要形式。“以为”结构的语法作用及其意义,我国最早的语法专著《…  相似文献   

12.
戴锡章的《西夏纪凡例》未刊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锡章的《西夏纪》在今天已为大家所熟知。从该书的“自序”中可以看出,戴氏当初在编撰《西夏纪》的同时,还编过一部十余卷的《西夏丛刊》,但至今未见传本,其概貌已不得而知。最近,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找到了一部戴氏的《西夏纪凡例》手稿,虽然字数不过三千,但已可以从中窥见《西夏丛刊》的详细编写计划。这份珍贵的手稿一直未见有人提及,因此这里把它全文整理发表,旨在为西夏学界提供一份新的资料。《西夏纪凡例》,写本,11页,用楷书抄在朱丝栏笺纸上,每半页6行,行20字,小注双行。笺纸中题“清秘阁”三字,估计是购自本世纪初北京琉璃厂的“清秘阁南纸店”。袁庙祝(鱼它)《琉璃厂坊肆匾额录》有阿克敦布书清秘阁匾额的记载,据说该店在晚清时期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借助计算机统计了《史记》中“且”字全部用例,并作以分析,力求总结《史记》中“且”字虚词用法的全貌,以期对虚词“且”字的研究提供一份资料.《史记》依中华书局《二十四史》标点本(1959年9月版).《史记》中作为虚词的“且”字共出现594次,其中连词310例;副词223例;虚词连用61例.1.连词《史记》中“且”作为连词,既可连接词、短语,也可连接句子,甚至可以连接段落.主要表示进层关系,也表示并列、让步、选择等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 魯迅語言的風格,有人說是朴素的,也有說生动的;犀利当然是一个特点,更多的人曾經提到它。这些那很对,但总不免偏而不全。問題的关鍵在于:語言是随同思想感情的內容而变化的;不同的內容要求不同的語言風格。如果我們承認,一个天才画家使用在漫画上的筆触,不能同样使用在油画上,那么,一个文学語言大师也一样:他必須按照内容的特点,賦予語言風格以相适应的变化。古人常論“文气”;“气”的涵义很复雜,一种解釋就是語言的風格。①罗汝怀曾經提出:“文家論气当兼論体,体殊而气亦殊”。②这是很正確的:文体不同,意味着它所反映的內容性質有了差别,因而語言風格——所謂“气”——也該有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江泽民同志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站在新世纪高度,把握时代脉搏,高屋建瓴,立意深远,是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 《报告》的标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画龙点晴地提到“新”字。据统计,“新”字在《报告》中出现了90多处,层层  相似文献   

16.
“郑声淫”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孔老夫子说了“放郑声”、“郑声淫” 以后,《诗经》中的《郑风》就遭了厄运。几千年中,人们把它目为“淫诗”而对它侧目而视。 《礼记·乐记》便说:“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 到了《毛诗序》,更在“乱世”、“淫”字上做了不少文章。不过,《毛诗序》虽然指斥郑国淫风盛行,但它并没有把《诗经》中的《郑风》指为“淫诗”而加以否定,而是把它们作为“刺淫”作品加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17.
岑参诗过去未经很好整理,传世各集本不仅篇目有所不同,且诗中异文亦甚多。异文中大部均可通,少数则确有讹误。《全唐诗》对岑诗作过一些初步校勘,但所据底本中也有不少误字未经细核而加以保留。如《澧头送蒋侯》一诗,“澧”字显为“沣”字之误。也有个别误字不知出处,如《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一诗,各本均作“秋夜”,诗有“秋殿隐深松”句,可知“冬”字显为“秋”字之误。新近出版的陈铁民、侯忠义两同志《岑参集校注》一书,以明正德济南刊本(即四部丛刊七卷本)为底本,可以说是选中了古本中一个较好的本子,并又参照他本纠正了底本中的一些讹误,用力甚勤,多有发现。但在校勘中也难免有一些不足之处。岑诗篇目问题,拟作专文加以论述。现仅就过去校勘中尚存在的问题,从中选择若干例,略述浅见,以就正于各研究者。  相似文献   

18.
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详征博引,分类细密,是一本重要著作。但其中亦有可以商榷之处。比如“嵌字”一项(属“镶嵌”格),书中举出两例:“芦花滩上有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到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水浒传》六十回)“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乐府诗集》)作者说:这样“故意用几个特定的字来嵌入话中”的,就叫做“嵌字”。看来,“卢俊义反”四个字确实是嵌进去的,但“鱼戏”一诗则不同,“东西南北”四个字和全诗浑然一体,构成统一的艺术形象,不能分拆开来,不应把它和“嵌字”混为一谈。再看一些例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熊罴咆我  相似文献   

19.
精彩小品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其中一些汉字的来由,与我国一些现代名人有关,说起来极富情趣。 “猹”字为鲁迅所造。鲁迅在小说《故乡》中,曾写闰土讲述的一种小动物吃西瓜的故事,这动物音“查”,但汉字没有这个字,于是鲁迅造了一个“猹”字。 刘半农造“她”字。“五四”时期,作家刘半农认为,白话文兴起,第三人称代词使用频繁,仅一个不分性别的“他”字是不够的。1920年8月,刘半农发表《她字问题》一文,刊于上海《时事新报》上。为推广使用“她”字,刘半农  相似文献   

20.
<正> 《孟子·尽心下》载孟子谓高子云:“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此语究竟如何断句?中华书局出版的《十三经注巯》两卷本、焦循《孟子正义》、朱熹《四书集注》以及新编《辞海》“介然”条所引此语均于“间”字处断开,“介然”属下读。杨树达《古书句读释例·三》“当属上读而误属下”条于“然”字断开,“介然”属上读。杨伯峻《孟子译注》则于“蹊”字断句,以“间介然”为一词而属下读,但同书《孟子词典》,章,“径”字条引此语时又在“然”字处绝句。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之五“双声之字后人误读之例”条则于“介”字处绝句,以“间介”为一词而属上读。鄙意则以为应在“间介”之下绝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