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受热管内流动过冷沸腾的研究状况,并与国外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提出了热水锅炉受热管内工质是否发生过冷沸腾的判别准则。 相似文献
2.
张民欢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1):90-91
二元函数的极限在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学理论中是重要的。二元函数的极限比一元函数的极限形式复杂得多。二重极限的计算,教科书中涉及较少。本文探讨出九种求二重极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许荣良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1(6)
本文主要从实数集的分类出发,引出极限中无穷小的重要性.并对等价无穷小的应用予以适当的补充,进而对极限理论的重要性及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以极限理论解答芝诺提出的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建发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30-31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运动本质为指导 ,以数学求极限的方法 ,通过逻辑运算 ,揭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结论的谬误 相似文献
5.
张林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5):146-152
与常规钻井相比,气体钻井在提高机械钻速、发现和保护油气藏等方面优势明显,由于负压钻进时,地层流体极易进入井筒,地层产出的可燃气体和氧气混合后具有燃烧、爆炸的潜在危险,容易发生严重的灾害性事故,在气体钻井应用中往往需要充分预测和评估钻遇气层的危险程度并提前采取应对措施。结合气体钻井实际施工情况,简要介绍了气体钻井过程中井下燃爆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气体钻井过程中可燃气体发生燃爆的条件。并从混合可燃气体组成、温度、压力,以及惰性气体含量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了爆炸极限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据经验公式计算了某井气体钻井过程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变化情况,得出可燃气体下限值随井深增加略有减小,可燃气体上限值随井深增加明显增大的结论。结合该井实际施工情况,验证了计算的可靠性,可以看出氮气钻井过程中的氧含量安全范围很窄(2.43%4.20%)。 相似文献
6.
赵曙明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97,(1)
当今世界经济已经趋向国际化、全球化,企业面对着国内国外两大市场的竞争、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在多变的环境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更为明显,大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必须在企业内部构建小企业的运行机制,总体趋势是企业组织正在变小,管理组织的发展存在极限。 相似文献
7.
8.
极限概念是“高等数学”的大门 ,能否准确地理解这一概念 ,直接影响“高等数学”的学习效果。由于定义抽象 ,掌握这一概念难度较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的新的讲授方法———借助易懂的“过渡”定义进入极限概念 ,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根据混凝土材料的非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采用非线怀分析计算的方法,对矩形、圆形截面的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做了理论分析与计算,建立了荷载偏心对构件承载力影响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少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8):83-87
认识是在人的意识中反映或观念地再现现实的过程.无论对于自身还是其所处世界,人类的认识及认识结果的知识都具有不确定性.认识的限度表现为作为过程的认识和作为状态的认识都无法逃避认识的可能性问题.从本质上讲,认识的限度及个体认识的可能性源于主客二分、心身对立,因此,解决心身问题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王震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4)
文明和国家起源的问题既是考古学的实践问题,也是理论问题。因而理论上的推进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对于文明与国家的概念、标志,中国早期文明与国家形成的时间与空间,中国文明起源的过程与路径,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的机制等问题,梳理了学术界已有理论观点中的贡献与局限,也阐述了笔者自己近20年来所进行的有关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3.
王震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3)
文明和国家起源的问题既是考古学的实践问题,也是理论问题。因而理论上的推进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对于文明与国家的概念、标志,中国早期文明与国家形成的时间与空间,中国文明起源的过程与路径,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的机制等问题,梳理了学术界已有理论观点中的贡献与局限,也阐述了笔者自己近20年来所进行的有关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4.
卢建军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87-90
以往人们对权力制约的关注视角和研究方法过于注重其“应然”性而忽略其“实然”性,使得所形成的权力制约理论并不能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权力制约应当从权力存在和运行的实然状态入手,在构成权力存在和运行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制约,最终保障权力的准确运行。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犯罪人与正常人的“同一性”,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在大多数情况下,行为人作为理性人所实施的犯罪应该看作一种理性行为,行为人基于效益、机会成本、边际量和风险承担的考虑来决定是否实施犯罪以及是否继续实施犯罪。研究犯罪就是为了预防犯罪,运用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对犯罪心理的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预防犯罪。 相似文献
16.
17.
贺天忠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4):159-163
在我国古代文论研究中存在着一个相当普遍的理论误区,即把意象说、意境说和境界说三种不同质的诗学理论形态混为一谈.从意象说到意境说再到境界说是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经历的三次大质变,也是中国古代诗学中的泛理论型、典范型和崇高型三大形态.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全域城市化的内涵后,从城市社会学视角对全域城市化进行理论解析。结合大连市的实例,探讨全域城市化的推进方略,并提出全域城市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指出全域城市化的实质已经超越传统的城市化的理论界定,是在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中,结合了城市文化学说、政治经济学说和创新型城市发展动力学说等理论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以草莓为样品进行了食品冻结冻玻璃化保存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贮藏于玻璃态(-75℃)的草莓质量明显优于贮藏在一般商用温度(-29℃,-18℃)下的草莓质量。 相似文献
20.
孟魁荣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498-50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专利权与技术标准属性的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通过分析专利权与技术标准之间的冲突表现,研究标准与专利之间的相同和不同属性,提出了标准与专利有机结合的理论依据及有关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