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新中国50年来,国家对西部地区有过多次大动作:第一次大动作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大骨干项目156项,就西部来讲,仅陕西和甘肃这两个省差不多就有40个项目。第二次大动作是“三线”建设,差不多经历了三个“五年计划”,国家投入了2050亿元,其中有几年的投资几乎占了全国总投资的一半。第三次大动作是在70年代初,中央决定引进一批石油化工和冶金工业重大成套项目47个,其中23个放在西部。第四次大动作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中部进行的三峡、小浪底、二滩等特大型水电项目,油田、油气田的开发,煤炭基地,南昆线、南疆线等铁路项目建设,还有通讯、航空方面建设。国家这四次大的举措,为西部开发奠定了一定物质技术基础,创造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在这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期,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这些地区市场潜力大、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为加快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为东部地区发展提供市场和能源、原材料支持,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原因分析和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数量由之前的零提高了不少,然而相对中国东部,中部的外商直接投资,西部地区FDI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一定程度上,FDI分布的不平衡性成了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的最大阻碍之一,也是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巨大差异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对西部地区利用FDI的现状、原因、影响、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3.
<正>一、包头发展模式的提出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这为西部地区提供了发展的战略机遇。包头地处西部地区,能否抓住历史机遇,再铸辉煌就成了包头人的思考重点。江泽民同志1999年元月29日考察包头并提词:“团结奋斗,发挥优势,把包头建成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个经济强市”。在经济赶超过程中,包头发展目标同“新经济结构”、“新型工业化”、全面小康社会”、“基本现代化”和“现代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正>第十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成都开幕,世界的目光,在这里汇聚。凉山一路向北,400多公里的奔赴,满怀期许。机遇,活力,动力,通过西博会这座“桥”,借助西博会强大的“西”引力,凉山向世界递出了一张崭新的“凉山名片”。重新定义“大凉山”投资凉山大有可为没有到过大凉山,你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美”。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决定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三大区域的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显著;金融发展水平对东中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显著,对西部地区不显著;工业化程度对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影响,而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最后,就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均衡发展指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冰 《科学咨询》2010,(13):8-9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从来没有制定和实施过如此令人心潮澎湃、如此让人感到气势恢宏的区域开发大篇章,这的确是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壮举!”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如此评价已经持续10年的西部大开发。自1O年前启动以来,西部大开发一直备受关注。人们甚至无法想象,占中国74%陆地面积、4亿人口的西部地区如果整体崛起,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110年过去,资金、政策如约而至,像阳光雨露洒向西部。这里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一大批城市迅速崛起,西部的观念也正在得到迅速改变。  相似文献   

7.
<正> 如果企业领导人想要让员工在工作中不断进步并获得足够的成就感,最好的办法是随时给员工“充电”,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永远在前进,在适合社会的需求。有人说,员工培训是一种投入,但如果不培训企业损失会更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培训是一种投资,而且是回报率很高的投资。据国外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对员工培训每投资1美元,可以创造50美元的收益,投入产出比达1:50。 精彩案例:各领风骚出人才 情景一:让新员工饱吃一顿培训“自助餐”。 全球著名电脑厂商IBM的每个新员工  相似文献   

8.
<正> 在我国利用外资的过程中,地区不平衡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八五”期间外资投向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这是导致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从80年代至今,我国西部利用外资有了长足进步,形成了一定规模,外资企业目前已逾4000家;此外,外商投资的领域逐步放宽,投资结构也走向进一步完善,外资在西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部分解决了西部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问题;提供了劳动就业机会,仅四川省“三资”企业就解决社会就业人口1140万:引进了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促进产品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的进程加快,规模扩大,加入WTO后,中国正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区域,成为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我国东部地区由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土地、环境、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也急于将传统产业转移出去。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对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同时对于西部地区也是个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西部地区尽量减少、避免阻碍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的出现,把握住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发挥特色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
西部走出资金困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但也看到一个现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区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在制约和影响西部地区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资金短缺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实践证明,经济发展速度和取得资金支持的多少成正比。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状况,应有一个大的改善,而资金仍然是制约发展的一个“瓶颈”。如何增加西部地区的资金支持,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渠道,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资金:西部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1.
<正> 国际直接投资是当代世界经济中发展最迅速的领域,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作用使国际直接投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若干引入注目的特点和趋势。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管理科学文摘》2009,(12):18-21
如何解决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是国际社会日益关注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课题。自本世纪初以来,教育部为了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开展了广泛长期的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以下简称对口支援),积极探索了一条推动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中国家(地区)活跃于国际直接投资领域是战后世界经济的突出现象。其中,亚洲“四小”以起步早、增长快、潜质高的出色表现脱颖而出,堪称国际投资舞台的“黑马”,构成了“四小”经济奇迹风景线上又一夺人耳目的胜处。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四小”的经贸往来日益紧密,在来华投资的“大户榜”上,“四小”均名列前茅,对我国外资引进的全局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而,追溯“四小”对外投资的发展历程,探析其各发展阶段的结构特征和今后的衍变趋向,不仅有助于我们知己知彼,制定适宜有效的外资政策,而且对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尚处于探索阶段的跨国投资活动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世界上许多知名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算术运行法则”,蕴含了深奥的企业发展哲理,衍生出巨大的企业发展推动力。从这些形形色色的“经营数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带有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 一、美国麦当劳快餐创始人雷·克罗克为企业制订了这样一道算式: 企业成果=原材料×设备×人力 人力=人数×能力×劳动态度 这是一道乘法算式,换言之,如果其中某一项为零,那么整个算式的结果就是“零”!可见,企业在发展运行中,每一个环节,都显得特别重要。这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引进外资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形式单一到多渠道引资的历史发展过程。尤其是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以来,招商引资的速度逐年加快。截止2006年底,全省累计合同外资129.33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63.33亿美元,已累计有7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陕西省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陕西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对于承接国际、国内东部资本和产业的向西转移,并带动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许盼丽 《决策》2024,(1):38-41
<正>半年内,汇集平台经济、数字经济领域企业27家;引入市场主体297家;产生营收约6.5亿元、税收约5000万元……这是铜陵市铜官区开展“零地增效”改革以来交出的成绩单。所谓“零地增效”,就是在不新增建设用地的前提下,通过盘活闲置土地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那么,实现“零地增效”,铜官区是如何做到的?  相似文献   

17.
<正>“零”,完美无缺,碧玉无瑕。把“零”引入企业管理,则要求一切不利于经营管理的负效应趋于“零”,企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处于最佳状态,“零”可谓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一直是企业界追求的目标,又是“高难动作”,令不少企业“叹为观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以“零”为目标的企业管理,正激发出崭新的活力,企业管理正在向极限迈进。 一、“零缺陷”——质量管理的一座耀眼航标。参观英国费里德里克—一伍利汽车零件公司的人,可能并不太留意墙壁上的标语,一条是:“我国的目标是把次品减少到“零”,另—条为“连续512天供应不断”。其实这是英国制造业借鉴日本管理方式的精髓所在。“零缺陷”的质量管理,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正广泛地推行。所谓“零缺陷”,按国际著名质量管理专家菲力普·克劳斯比的解释是“第一次就是把事情做对”。早在1961年克劳斯比就对当时企业经营者把良品率作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战略自2000年实施以来,国家在西部地区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新开工36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6000多亿元。这些重大项目的建设和巨额资金的投入,使西部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一定的遏制,东西部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缩小。西部开发的成效是显著的。但是,如果长期依靠大规模的财政投入,政府可能没有这种能力,西部开发恐怕也难以持  相似文献   

19.
中部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关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耀 《决策》2003,(11):22-23
从未来发展前景看,我国中部地区将面临东西夹击和国际资本冲击的严峻形势。有专家预言,未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很可能出现“东部大冒尖、西部小冒尖、中部渐成塌陷区”的格局。因此,作为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个“关节点”,中部的发展需要重视。  相似文献   

20.
位于太平洋西岸的环渤海地区是日益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部分,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的起点之一,处于中国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地位。专家认为,这一地区作为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在亚太地区国际经济分工协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将带动中国西部大开发及东北振兴,对于解决中国经济南北差距,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特殊作用。当前,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大展活力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尤其是京津冀北地区,面临着“起飞契机”。本期“战略思维”栏继续把环渤海地区的研究作为重点,刊发了安虎森、朱妍、刘刚、周立群、卢嘉瑞、刘洪滨等专家学者的文章,分别就环渤海的京津冀比“长三角”、“珠三角”缺什么,环渤海地区能否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如何依托环渤海区位优势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发人深省,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