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政府应该发挥其社会公共利益捍卫者应有的角色,在社会公正的取向下,推进社会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2.
吹风     
《领导文萃》2011,(1):134
马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说:在一些领域和方面存在的不公平不公正问题,是引发一些社会不和谐甚至严重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也会直接挫伤一部分群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观点认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诠释领导者秉公执法、讲究公平正义的经典实例,但它深刻反映了诸葛亮作为领导者在修为上的致命缺陷:自恋自大,只注重事务性工作,却不善于管理人才。诸葛亮在"挥泪斩马谡"过程中遭遇的公正歧义及其专断应对,折射出其授权障碍并导致人才管理的根基坍塌。为避免悲剧,领导者应遵守权变处置公正歧义的核心规则,即为事业服务、为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4.
合理、公正、顺畅的社会流动,是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中国出现了社会分层"凝固化"和社会流动"缓慢化"的新趋势。社会分层"凝固化"和社会流动"缓慢化"抑制  相似文献   

5.
王富鹏 《经营管理者》2011,(2X):246-246
伴随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我国居民贫富之间差距也逐年拉大。虽然收入大幅增长,但分配失衡问题也日益凸显。收入分配政策既是为百姓所关注,更是关系到能否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刚结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公平的理念。这表明国家对公平正义问题在理论认识方面的深化,对于在实践中实现公平正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那么如何通过收入分配理论来体现更为合理的公平公正呢?本文将针对目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认真分析其原因,提出应采取的一系列建议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五四青年节前,证监会主席肖钢指出,资本市场正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青年人应当为"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国梦时指出: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要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笔者觉得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举措.要让资本市场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关键要筑牢"三公"的市场磐石.所谓"三公",指的就是《证券法》第三条所规定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现状,离"三公"的标准尚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具有大量公平正义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传统民主价值的维度,分别是议事民主、宽容民主以及基层治理民主。古代公正观的民主价值在现代管理中仍具有鉴戒意义:要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用法治文化来纠正宽容文化,用党组织优秀文化重构农村价值秩序。  相似文献   

8.
8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自赔案件程序的规定》,该《规定》共20条,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为了确保人民法院公正办理自赔案件,保障赔偿请求人在个案中获得公平正义的权利,《规定》明确:参与办理自赔案件的审判人员是赔偿请求人或其代理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办理的,应当主动回避。赔偿请求人认为参与办理自赔案件的审判人员  相似文献   

9.
2007年10月5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尊重  相似文献   

10.
社会福利要以维护公平正义为首要目标,平等作为正义的核心要义,是社会福利所要追求的永恒目标。当前基于分配正义的平等理论的分析路径主要可归纳为三种,一是资源的平等,二是福利与福利机遇的平等,三是可行能力的平等,它们都从不同角度给予了社会福利分配制度深刻的启发,本文旨在探究各理论在社会福利领域的可借鉴之处,并将运用民主的平等这一概念,强调分配正义背后社会结构关系平等和公正的制度保障的重要性,最后笔者对平等理论所体现的共同原则在社会福利领域的运用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西方的公正观因社会历史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内涵,其演进遵循着由伦理维度向权利制度维度、由过程公正向结果公正转变的基本逻辑。西方公正观启示我们,领导者应从提升公正的德性、提升维护单位管理公正秩序的能力以及坚持程序公正与结果公正的有机统一三个维度来寻求破解现代单位管理公正难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领导文萃》2007,(8):12-17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有的美好理想,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永恒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现代和谐社会存在复杂的社会分工,更需要运用法律规范来组织、调节社会关系和调整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张玉亮 《管理科学文摘》2014,(4):166-166,168
实现中国梦,必须让公平正义"光辉"起来。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广义上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度应当如何实现?未来我们应当如何防范阻碍公平正义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14.
《领导文萃》2011,(1):134-134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说:在一些领域和方面存在的不公平不公正问题,是引发一些社会不和谐甚至严重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也会直接挫伤一部分群众的积极性。维护公平正义是维系社会秩序和活力的基本条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探索建立社会保护体系,完善保障就业权、健康权、教育权、居住权等公民基本权利的社会政策,确立平等保护与特殊保护相结合的制度,对权益易受侵害的群体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倾斜保护。确立底线公平。  相似文献   

15.
由于社会背景、时代条件以及国家意识形态的不同,人们对于社会公正的理解就会呈现出多角度。研究社会公正必须要结合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社会背景来进行。文章首先对社会公正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再通过回顾及总结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社会公正,对新时期我国社会公正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索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单位治理中,公平正义原则主要体现为权力公平正义、机会公平正义和规则公平正义。受单位制度上"小漏洞"依然存在、员工思想上"老观念"根深蒂固、员工行为上"小动作"尚未根除、工作环境上"官僚风"仍有残余等因素的影响,在单位治理中落实公平正义原则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对此,可通过"明"制度,以规范之约阐明公平正义;"换"思想,以认知之度熟谙公平正义;"净"环境,以圣洁之德弘扬公平正义;"理"秩序,以科学之道落实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相似文献   

18.
熊英 《决策与信息》2007,(12):15-16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明确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公平正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准心。  相似文献   

19.
一、荀子倡导社会公平正义 在《荀子》一书中,荀子倡导社会公平正义理念有多处体现. 1.荀子希望君主能主持国家的公平正义.荀子深知,在君主统治的政治体制下,一个好的君主是政治清明、民众安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李英 《决策探索》2008,(6):78-79
2007年10月5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