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指导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同样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法治建设是中日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深刻认识和切实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科学定位,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必须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6.25讲话中强调,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叉陕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日臻完善,标志着我党十六大以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已经成为指导全党带领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4.
领导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我国现代领导科学是伴随着中国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程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检验真理,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呼唤理论的繁荣。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总结出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三大法宝的光辉思想,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领导思想。在三大改造和社会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建设实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重大飞跃,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成果,也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和体现。  相似文献   

6.
2008年11月29日胡锦涛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深刻把握科学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以宽广眼界审视发展,以战略思维谋划发展,以辩证观点推动发展”。胡锦涛同志的论述既是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对如何领导并实现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领导者不仅要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而且在领导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必须准确把握好五个战略要点。  相似文献   

7.
张素芝 《决策探索》2009,(12):26-27
面对当今国际上信息化速度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市场化程度加深、城市化趋势加强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落实的重大战略思想。因此,妇女干部应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践行者。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指导我国正确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行动指南。本文通过深入研究与科学分析,从科学发展观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把握经济发展走势,走科学发展道路、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论证,以供我国政府、企业、事业和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决策时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后,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而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对于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谈几点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黄乃萍 《决策探索》2005,(10):41-42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始终坚持党的件质和宗旨、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诉求。树立正确政绩观要求我们首先要科学地回答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怎样创造政绩、怎样看待和考核政绩等重大问题,正确的政绩观与科学的发展观、科学的人才观、科学的群众观一脉相承,是对我们党在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丰富和发展.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认识上的深化和升华。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总揽全局,审时度势,从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崭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愿。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必将对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与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发挥重大的指导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提出.源于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它涉及我国党和政府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和基本经验.从本质上讲,它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3.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三大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对这三大基本问题的认识程度和把握程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创新程度、丰富程度、深刻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发展农业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加快农村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新村建设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5.
党章做为党内的根本大法,集中体现了全党的意志,解决的是党的建设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了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本文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指南,它既体现了领导发展的科学性,又体现了指导发展的哲学智慧,从而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财政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的内涵,牢固村立科学发展现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好财政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关键环节,必须大力发展财政经济,倾力改善民生,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推动我县财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同情.深入分析我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同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深刻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加快构建新形势下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加快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云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努力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对如何解决新中国的民生问题,曾提出过许多杰出的思想和独特的见解,对克服和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的思想,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陈云的关于民生问题的基本思想,至今仍然能给予我们许多启示,对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