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今,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进一步搞活,越来越多的在岗人员加入了跳槽者的大军。对于这一已延续了几年的“新事物”,多数人给予肯定评价,但也有为数不少的人们,对于跳槽者、尤其那些频繁的跳糟者们,一直抱着难以理解的态度,不明白他们到底要什么?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跳糟者之所以频频调换工作环境,总有他们的道理。然而,那些对于换换环境似乎已上了瘾的频繁的跳槽  相似文献   

2.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2003年将是我国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2001年全国高校毕生为115万人,2002年为145万人,2003年将达到212万人。毕业生人数猛增,但同时社会需求有限,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那么,在茫茫的就业大军中,如何能令自己脱颖而出,被  相似文献   

3.
张小明 《职业》2002,(10):9-10
跳槽,是一个人对自身职业的重新选择与规划,其目的是为了越跳越好,越跳越高.在机会层出不穷而职业竞争又十分激烈的今天,我们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着跳槽的诱惑与选择,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偿所愿.成功跳槽的关键在于跳槽机遇的科学把握.  相似文献   

4.
海归人 《职业》2002,(10):5-6
第一个“W”———谁(WHO)在跳槽朋友经常问我,网络泡沫破灭以后,欧美许多著名公司已经冻结了“进人计划”,还有谁在跳槽?其实人才市场永远是一个供求交易的市场,只要人才交易存在,人们对人才和金钱的追求存在,跳槽的就大有人在。美国劳工部公布2002上半年在美国约有1  相似文献   

5.
高剑 《职业》2001,(2):27
现代人谈恋爱,倾向于多方交往,慢慢挑出一个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伴侣。现代人找工作,也倾向于多方尝试,最终选出一个与自己兴趣相投的职业。既然要想实现自己所追求的最理想的职业目标,那就免不了要跳槽。这跳槽也是有学问的,有的跳得非常漂亮,有的则跳得有些尴尬,还有的人,跳一次槽,换一个工作,便等于自己拆了一座人际桥梁。 在现代的劳动力市场上,变换工作,跳槽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但跳槽的心态和方式却各不相同。有些人在跳槽前,心想,“反正不干了,一切悉听尊便,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于是对同事讲话不客气,对上司也粗…  相似文献   

6.
在调薪时,原公司需要考虑之前的培养成本,而新公司则不必,因此跳槽加薪会高一些,但同时也意味着一种隐性成本. 技能、能力等核心竞争力不会因为跳槽得到提高,办公室人际关系问题也只能通过改变性格、沟通方式和行事风格来解决. 技术类职位需要积累,如果两三年就跳槽,是学习不到精髓的.  相似文献   

7.
存折     
姜萍芸 《职业时空》2005,(19):57-57
“跳槽”一词,多带贬义,泛指一些人意志不坚定,好高骛远。此见解有失公允。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因此跳槽乃人之常情,不足为怪。为了自己的前途,每个人都可以而且应该为自己多备几个胎,多谋几条路。跳槽的人,古代有之,今朝有之。  相似文献   

8.
杜坚 《职业》2016,(7):22
是不是手握年终奖,眼里一有机会,就想把老板给炒了? 是不是看到身边一些人跳槽以后又是加薪又是升职,马上换车兼买房的戏码,也忍不住要来一把? 人挪活,树挪死.当我们拿了年终奖想跳槽时,会愿意这么说服自己. 作为一个生涯规划师,我想说:跳槽有风险,起跳要谨慎.如果确实打算换份工作,那下面几个问题请你仔细考虑.  相似文献   

9.
动态     
《职业》2013,(27):20-20
“邓州护士”成为劳务输出金字招牌 眼下,“邓州护士”以其过硬的自身素质、丰富的临床经验、高超的实战技能,深受用工单位的欢迎,正成为河南省对外劳务输出的一个金字招牌。截至目前,获得“邓州护士”资格证书的已达3.15万人,他们分布在国内20多个省份,成为一支活跃的“劳务大军”。  相似文献   

10.
办公室作为一个企业的综合办事机构,在企业中担当着核心枢纽的重要角色,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办公室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运行,关系到企业形象,因此做好办公室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田立 《职业》2013,(10):44-45
职场人都面临过跳槽这一问题,有些企业或行业不喜欢跳槽过多的人,因为这意味着对企业缺少忠诚度;而有一些企业或行业却恰恰喜欢有较多跳槽经历的人,企业认为他们经历得多、见多识广,更具有丰富的经验。有价值的跳槽有助于人才的增值,这就好似资本一样,只有当流动起来的时候才会创造更高的价值,所以,我们不应该拒绝跳槽,而应该拒绝没有价值的跳槽。  相似文献   

12.
卞秉彬 《职业》2002,(10):8
很多人在考虑跳槽,动机不同,结果也不相同.跳槽究竟是为了什么,怎样才能使跳槽真正成为走向成功的手段呢?个人在选择职业或考虑跳槽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跳槽不是因为现阶段的工资、待遇、人际环境、老板的做事风格、组织氛围等等,而是为了职业生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迎春 《职业》2007,(25):28-29
Q:我们公司一直都有公派员工出国培训半个月到一个月的传统,员工参加培训之前都要和公司签服务期协议,我们公司的违约金很高,为15 ~ 40 万元不等.目前公司提供两个培训时间供我选择,一个安排在今年9 月,一个安排在明年6 月.一个同事建议我参加明年的培训,因为明年《劳动合同法》施行后,想跳槽不用赔那么多违约金了.又有同事说没关系,因为如果我在《劳动合同法》实行后再跳槽,不管以前服务期协议怎么签的,法院自然会按照新的规定来判.请问,我到底该听谁的建议呢?  相似文献   

14.
《职业》2007,(13)
帮人跳槽也赚钱最近,北京、上海等一些大都市出现了一个不错的新兴职业——“跳槽顾问”,他有别于“猎头”和“职业顾问”,介乎两者之间。服务于那些对目前工作并不满意,或者想寻求更高挑战和薪金的职场人士。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交际》2005,(1):26-27
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诉我们:"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所以在办公室中,有政治行为是常态,没有政治活动才奇怪。但是办公室政治可以很优雅,很艺术。聪明的你,也绝对可以练就一身好功夫,成为具有高度政治敏感的EQ高手,让自己能开开心心地发挥,快快乐乐地成功。以下是一些切实可行的忠告:  相似文献   

16.
从容 《职业》2011,(13):65-65
在今年"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建议:国家应立法限制企业员工随意跳槽,以便企业在培养新员工所花费的时间、代价方面得到更好的法律保护。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职场跳槽再次成为社会舆论的关注焦点。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法则。如今,职场竞争日益激烈,跳槽成为职场人频频触及的问题,也成为职场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员工跳槽,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06,(12):38-39
两次跳槽,越跳越糟 Joe五年前大学毕业,读人力资源管理的他毕业后进入一家私营公司的人事部工作.公司只有五六十人的规模,人事部一共三个人,一个主管,还有一个是老板的亲戚,第三个就是Joe.老板的亲戚经常不见人影,而主管总要有些主管的架子,于是Joe成为那个在前面"冲锋陷阵"的卒子.刚开始工作,Joe就成了忙人.  相似文献   

18.
能在这里发表一点我的失败经,能给人以警示,我 感到莫大的欣慰,就算是做善事吧。 我四次跳槽都在秋天,说起来,心里就像在下着湿 冷的秋雨,我的年终奖啊,一个心结,哦,应是四个心 结。 有的人跳槽可以飞黄腾达,可是我跳了几跳,却是 一把辛酸泪,请原谅我用这个词。工作10年,我换了4个 工作。刚毕业的时候学校分配去当老师,后来跳槽去媒 体做记者,中间又赶时髦做网站,没多久泡沫散了我又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1万人,比2009年增长了20万人,是10年前的5倍多,再创历史新高,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超过700万人,以及下岗再就业人员、城乡新增长劳动力、转业再就业军人,就业大军规模庞大,高职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20.
记者曾在某人力资源大会上听了一个生动的讲座——直面“办公室政治”。演讲嘉宾陈桦和甄茜由切身经验谈起,为“办公室政治”这个几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做出了新的演绎。“办公室政治”仅仅是个人问题吗?记者随后就这一话题采访了这二位嘉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