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关于民主思想的论述是贯穿始终的,本文致力于从文本学的角度去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观,在仔细研读马恩原著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马恩民主观的主要内涵、人民民主的实现条件以及民主观的主要特征,最后以马恩的民主思想为指导探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生产力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分析与研究,探析其生态价值,还原其真实意义,维护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科学性,补充、完善现行生产力范畴。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生产力实体要素、生产要素的构成论述了“自然”这种生态系统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工业生产生态化的设想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条件、途径。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思想。阐述了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否则就会导致对自然的破坏。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一思想,为当代人类保护自然环境,摆脱生存环境危机,提供了世界观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围绕家务劳动做了大量的论述。马克思着重考察了家务劳动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密切联系,他认为家务劳动不能被简单地判定为生产性或非生产性,而是具有复杂性质与形态的,家务劳动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劳动力,而这一作用却总是被有意无意地遮蔽。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框架中考察了家务劳动与妇女解放的关系,提出私有制的消灭、作为经济生产单位的家庭的消泯、公共事业的发展都是家务劳动问题的应对之策。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务劳动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的深层批判,有助于科学地理解劳动、性别分工、妇女解放等问题,也能够为中国的家务劳动实践提供指导。系统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家务劳动的论述有着深刻的理论价值和丰富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柯利 《东方论坛》2013,(3):41-45,69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凝聚党心民心、改变政风民风的重要举措。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提出了丰富的反浪费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浪费现象不是人类社会从来就有的,它是劳动的异化和人性的扭曲的产物;只有撑破生产方式的桎梏才能消除生产力和产品的有形浪费和破坏;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反浪费思想,对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容。它揭示了科学的社会本质,阐明了科学的发展动力,论述了科学的社会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观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技术的价值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和活动形式,是人与自然能动作用的工具和中介,是主客体互动发展的通道,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在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实践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人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的根本动力和首要变量。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利益机制包括利益主体、利益客体和利益实现的手段三要素,三要素遵循其固有的规律相互影响,完成利益主体对利益客体的历史性诉求,最终达到利益主体的历史性解放。现实的个人是利益机制的利益主体的逻辑起点,物质生活条件是利益客体的初始范畴,生产是利益机制的实现手段。马克思恩格斯利益机制思想闪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光芒,是解决我国现时代利益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蕴含丰富的技术异化思想,深刻揭示了技术异化的内涵、表征、根源和扬弃路径。他们以大工业的机器应用为批判靶点,坚持自然和历史相统一,将技术批判与社会批判有机结合,形成严谨缜密的逻辑理路,展现了对技术批判的彻底性。在当代,马克思恩格斯技术异化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依然适用,我们在充分发挥技术转化生产力的杠杆作用的同时,也要着力纾解技术异化带来的负向效应。通过激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对资本逻辑进行扬弃,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为人工自然观提供引导,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促进技术劳动的解放,从而使得技术文明的进步更好地服务人类共同福祉。  相似文献   

10.
两性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结构中是历史最为久远、影响最为普遍的一种社会关系。历史上人类一直在探索规范两性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合理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总结两性关系历史发展过程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深刻阐明两性关系问题的重要性、两性的辩证统一性、两性的对立冲突及其根源、两性和解路径等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两性关系思想内涵极其丰富,实质包含妇女解放理论和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等内容,是对妇女解放和爱情、婚姻、家庭等两性关系问题的整体阐释,内在要求实现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和两性和谐共生的辩证统一。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掌握马克思恩格斯两性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对促进妇女全面自由发展、解决两性之间的对立冲突、构建男女平等基础上和谐共生的两性关系和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指出:人类社会发展要经历一个从城乡对立到城乡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城市的中心作用;人类社会只有消灭私有制,经过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生产方式才能为城乡融合提供条件。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从城乡二元体制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坚定了中国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信心,指明了前进方向,对今天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资产阶级一直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念是超阶级的和永恒的。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出发,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强调"自由、平等、博爱"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产生,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对于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革命时期与工人运动紧密结合,从事大量的理论宣传和教育实践活动,为当时的革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领航作用.他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举办讲座,发表演说,创办报刊杂志,利用书信、谈心,利用议会等合法组织,同非马克思主义流派展开了思想和理论上的斗争.  相似文献   

14.
国际主要行为体属性决定着国际关系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在把握民族国家这一现代国际关系主要行为体所具有的进步性、阶级性、独立性和历史性的基础上,对国际合作提出了如下观点: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建立各民族协调的国际合作的必要先决条件;民族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了国际合作的阶级特征;真诚、和谐的国际合作必须建立在各民族的真正独立基础之上;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将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社会,民族国家的性质由此发生根本变革,和平的国际合作得以实现,并推动民族融合,直至国家消亡。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由于受资本主义生产状况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再加上他们的主观预见不足,文化产业并没有作为特有概念提出并展开论述,但是,其中不少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关于文化产业的有关思想。系统地整理这些思想可为我们今天文化产业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欧洲早期学者们对中国的认知,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世界历史理论、社会形态理论和东方社会理论,预测了中国革命的必然胜利、中国崛起的有效途径以及未来中国的可能地位,充分展现了经典作家的中国情结。毋庸置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中国社会的预言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正义观和空想社会主义正义观的基础上阐发其正义思想的.而资产阶级正义观和空想社会主义正义观又源于西方正义思想传统,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思想也是在批判继承西方正义思想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必须把握西方正义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而明晰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正义观的批判思想,从而准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正义思想的内核.与此同时,澄清长期以来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正义观的几个争议问题可以更好地探究马克思恩格斯正义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弊端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于平等、公平及正义的基本观点;鸟克思和恩格斯的正义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一种实践正义观。围绕着实践的主体性、社会性以及历史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基于个体自由、社会平等以及历史进步的实践正义观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19.
在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是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批判。它包括在思想上对资产阶级思想"唯心主义"虚假性的批判;在政治上对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普适性人权的批判;在经济上对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标榜的"经济人"假设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批判不是空洞的说教,它是建立在广阔的社会历史实践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20.
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两种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有两种转变。第一种转变是马克思恩格斯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这次转变开始于《莱茵报》时期的文章,完成于1845—1846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种转变是指马克思主义形成以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转变。本文考察和叙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及其在社会发展序列中的地位的思想的历史演变,关于对资本主义寿命看法的历史演变,关于俄国公社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