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制度分析的方法论包括新制度学派的个人主义方法、老制度学派的整体主义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唯物辩证法三种范式.个人主义方法和整体主义方法是两种截然对立的方法论体系,它们在制度研究中对个体与整体、个人与制度之间关系的分析各执一端,都带有明显的片面性.这两种方法论本质都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思维基础上的分析方法.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则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唯物辩证法,它从根本上克服了个人主义方法论和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思维的缺陷,科学揭示了个体与整体、个人与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机制,因而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基本内涵及其认知经验基础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原子主义"与哈耶克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有根本区别.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是一种以个体"互动-关系"为基本内涵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并在其经济学思想中有体现.基于哈耶克的《感觉的秩序》,阐明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微观经验基础来源以及被后续经验学科证实的相关观点,总结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及其认知(心智)理论与当代经济学关于个体心智和行为调整的各种跨学科研究之间可能需要深入探讨的几方面问题,以进一步廓清国内学界在该问题上仍可能存在的模糊认识,补充对《感觉的秩序》的相关研究,有利于国内经济学跨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无疑是当今最令人瞩目的经济学分支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已经渐进地融入主流经济学。追根溯源,它是对德国历史学派、美国制度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新、老制度经济学派都把制度纳入其研究对象,但到目前为止,它们在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却迥然不同。新、老制度经济学的共性在于,都对正统经济学持批判态度,其基本方法论都是多种"主义"的融合。老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历史主义、本能主义、进化主义、实用主义、集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融合,还包括个体主义的成分;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制度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融合,又受到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影响乃至有回归进化主义的倾向。新制度经济学,宛如一个大集合或是大熔炉,集众家之长,把利己的东西都融合在一起,可称得上是各种经济学派的融合体。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和理论假设与主流经济学趋同是它兴起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方法论个人主义,是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基础之一。哈耶克努力捍卫他所谓的真个人主义,即唯一一种旨在阐明自生自发的社会产物的形成现象并使之得到人们理解的理论。哈耶克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主要源自于亚当.斯密和奥地利学派,尤其是受到了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论战的深刻影响。方法论个人主义是哈耶克主要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基本线索,这主要体现在其市场机制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的计算、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自由与法律以及对社会主义的无情批判上面。  相似文献   

5.
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冰  黄岱 《江汉论坛》2004,1(8):46-48
本文分析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思路,指出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是规范个人主义,实证研究方法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个体—社会关系问题是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方法论集体主义争论的焦点。方法论个人主义认为,只有个体真实存在,因此,对社会及其结构的认识应当还原到个体及其行动来理解;方法论集体主义认为,社会是真实存在的,理解社会的主要对象是社会本身,个体只有在社会之中才能获得解释。而索耶的社会突现范式则提出了一种理解社会的微观—宏观辩证法,在承认个体与社会存在的同时,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呈现出来。这种新的尝试超越了两种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7.
王菁 《南方论刊》2008,(12):51-51,50
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其众多的理论洞识和研究方法已被当代经济学所吸收。米塞斯是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将理论立足于“把人当人”的社会哲学层面,将经济学纳入人类行为通论架构之中,在“符号逻辑”和“数学思维”遭到普遍质疑的今天,其理论魅力正与日俱增。因此,重拾米塞斯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对中国当代经济学研究颇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在学术领域内独树一帜,主要是由其经济学方法论使然.他们的经济学方法论主要包括如下观点:极端的个人主义,激进的主观主义,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解释学的倾向,坚持因果发生的本质主义,坚持方法论的实在论,后期向演化经济学转向.这些特点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使得他们在看待经济问题时不同于主流经济学,并使自己沦为异端.由于他们拒绝数理模型,也使得他们难以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之内,从而失去发扬光大自己学术观点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效率作为波斯纳主流法经济学的核心价值,其最基本的理论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经验的、渐进的传统,以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假定为基础,建立了对个人思想与行为法经济分析的研究进路.但波斯纳效率的个人主义假定,因存在着研究范式转换领域的适用性障碍、分析的逻辑性困境及价值方法论上的片面性,导致了波斯纳法经济分析的缺陷与不足.各种非主流法经济学对这种缺陷与不足进行了修正与超越,从而推进了法经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朱茜 《天府新论》2014,(4):10-13
公共选择理论本质上是将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移植到政治学研究中的产物,它通过个人主义方法论、"经济人"假设、交易的政治学这三个基本工具为我们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理路。政府官员具有滥用公权力进行腐败的客观条件,而通过腐败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并考虑其自身及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官员做出是否进行腐败的决策。而依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对制度设计进行调整,则能够对腐败形成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8,(3):30-35
方法论个人主义是英美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重释与改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在理论上预设了"社会现象是个体理性的加和"的观点。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科学的历史观,也是科学的分析社会现象的方法。只有从人所生活的物质生活条件去观察人及其活动,才能准确地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这是马克思历史主义方法论的应有之义,其实质是以实践思维为基础的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以埃尔斯特为代表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崇尚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解释框架,实质上混淆了本体论和方法论,在本体论上陷入唯心主义,在方法论上陷入一系列技术困境,并最终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解与歪曲。  相似文献   

12.
张恩典 《天府新论》2016,(1):89-100
公共利益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强调将公共利益还原成个人利益,将个人利益作为公共利益的构成性要素,无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然而,现实中,公共利益个人主义方法论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共利益观念淡漠,公共利益沦为一个被掏空了“价值”的空瓶子,成为那些在市场和社会竞争中占优势地位的群体竞相角力的竞技场。在业已被“掏空”价值的公共利益概念中注入民主价值,既能避免公共利益重蹈政治集体主义的覆辙,又能消解公共利益个人主义方法论潜在的危险。在未来的公共利益界定的程序构造当中,应当充分地体现民主价值,体现协商精神,将公共的众人作为公共利益的界定主体,并努力建构一种分析-协商的复合程序构造。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西方经济学界,经济学不断向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渗透。70年代以来,法律经济学在西方取得迅速发展,经济学分析方法已经被应用于分析各个部门法以及重大的社会问题。法律经济学在个人主义方法论的立场上采用了经济学中一系列的基础理论和假设,通过成本收益、激励分析等方法的运用来解释法律,预测特定的法律的影响和以效率为核心价值来进行法律的规范研究,对于法律经济学方法论的认识可以深化对法律经济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中的芝加哥学派和新奥地利学派,对今天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以及经济政策主张的变化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作为两大学派的奠基者、旗手和领袖,在具体的经济理论、政策主张和思想方法方面却有着巨大差异,甚至是"对立的"观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不同.哈耶克依托古典自由市场理念的、自然发展的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与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人们知识和信息"有限理性"的认识造成的;弗里德曼则推崇实证的经济学方法论,强调经济理论的预测功能而忽略其他方面,这为经济学各种理论模型的构造打开了方便之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大多是在弗里德曼和哈耶克两种方法论方向上发展的.在我们了解和研究当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各个流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时,对其方法论同样应该给予充分关注和了解,给予恰当把握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自从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以来,其利用经济学方法研究政治问题,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使人们对政治决策有了新认识,其影响也越来越大。梳理西方公共选择理论的渊源,简要评析其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设和交换模式三个主要因素,探讨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等方面的借鉴意义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分析马克思主义"流派重要代表之一的埃尔斯特,从质疑和批判的角度,引入方法论个人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了重新分析和解释,以期实现其合理性。他的这一举措及由此引起的学术界的大探讨推进了对其方法论个人主义研究,对其他相关的研究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我们关注埃尔斯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及其影响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公共选择理论是对政治决策的经济学分析.作为一门具有突出特征的"方法论学科",公共选择理论对传统政治学和财政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实现了财政学和政治学的融合,促进了财政政治学的形成与兴起.  相似文献   

18.
方法论原则,是一个学科构建和成立的基石及主脉,也是其时时反思以求得进步乃至革命的重要角度。对于经济制度的研究而言,近些年来诸如新制度经济学、网络经济学、新经济社会学、演化经济学等一些新兴学派的崛起在方法论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争议和启示,这尤其体现在学科立场、研究视角和变迁哲学等方面。坚持马克思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方法论主张,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适当地学习与借鉴其他学派的做法,是完善和发展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都能够实现集体利益,但是显然二者的实现路径完全不同.而人类理性的局限性又决定了我们不是在完善的治理工具中选择哪个更好,而是在不完善的治理工具中选择哪个更合适,因此认识自身的缺陷从而规避工具自身的负面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厘清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之间的交叉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集体利益实现的不同模式,希冀对全面认识个人主义、辩证分析集体主义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作为一种制度分析"范式",在美国政治学界中占主导地位,而在我国政治学界的研究和运用则刚刚起步.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系统考察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方法论特征,并反思其深层次本体论、认识论基础,最后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方法论评析的视角思考其在我国政治学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