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英汉指示语用法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汉指示语用法存在差异,结合具体句例分析、讨论英语中“this that”和汉语中“这 那”在使用频率、时空指示照应和篇章指示照应上的异同,由此洞见英汉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在语言使用上的心理差异。  相似文献   

2.
指示语是联系语言结构同语言使用的语境之间的纽带,对指示语的正确理解是成功交际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此将从顺应论的角度对人称指示语中的映射现象进行讨论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得出结论:人称指示语中的映射现象体现了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的动态顺应,而心理方面的顺应则处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3.
心理空间是言语者在交际过程中处理相关信息的临时性容器,多用于语言认知研究,传统的心理空间模型为概念整合理论中的由输入空间、类属空间和整合空间组成的模型。但这种模型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新闻语篇叙事的分析。鉴于此,本文基于Kobie Van Krieken的新闻叙事心理空间模型,通过对灾难新闻语篇进行叙事分析,探索英汉灾难叙事新闻语篇的心理空间建构。研究表明,英语灾难叙事新闻语篇通过新闻叙事空间和中介空间的相互映射,使读者了解到灾难的严重性。汉语灾难叙事新闻语篇通过现实空间—新闻叙事空间—中介空间的循环映射,让读者感受到灾难中的温暖。英汉语灾难叙事新闻语篇均表现出了人类面对灾难的共同体思想,通过构建心理空间使语篇在保持真实性的基础上增加生动性,让读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心理距离和人称指示借用用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人类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类中心主义”或“自我中心主义”。言语行为中讲话者总是处于中心地位,一切时空关系、交际参加者的相互关系以及语言外各种事物现象的相互关系,均以讲话者为中心参照。指示语所体现的正是以讲话人为中心的那些最基本的语境因素,指示语提供的信息来自言语环境。没有特定的语境,没有语境信息,话语的指示信息就无从表达,甸子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语言哲学的难题——指示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示语是一种特殊的语义类型 ,它将不可根除的主观性引入了自然语言的语义结构。指示语向传统意义理论和指称理论提出了一系列不易解答的难题 ,因此它在哲学、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学科中都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广告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广告作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已经深入到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指示语在广告中的应用也是作为设计者想要激起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一种手段。通过对指示语的研究,不仅能帮助广告生产商设计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广告,达到广告的目的,使广告的效果具有持久性,而且也能让普通大众更加关注语言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第三人称指示语概念内涵的理解是复杂的认知过程。依据Langacker的情境定位理论建立认知框架,针对英汉日常生活语言分析研究第三人称指示语的本质属性,认知规律及语用功能。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会话中广泛使用第三人称指示语以实现移情、离情及构建社会信息等交际目的。同时,跨文化交际是理解和使用第三人称指示语的必要参考要素。  相似文献   

9.
指示词语本身具有先用性特征,但在特殊语境中也存在着指示词语反先用现象。指示语反先用实质上是追求最佳关联,其主要表现为追求最大语境效果和使所付出的处理努力最小化。  相似文献   

10.
从对比语用学的角度对不同语言中的称谓表现形式、称谓的语用异同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相同的称谓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语用功效,对不同语言的称谓进行语用对比分析能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11.
王毅 《学术探索》2012,(2):11-13
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化改革,促进和谐社会,就必须培养出和谐的个体,使社会成员中的每一个个体都能享受到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的成果。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来看,和谐个体的内涵至少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自我和谐这三个方面。论文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和谐个体的构成要素、辩证关系,并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矛盾及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方法。它们遵循各自不同的规律和原则,前者立足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后者立足于解决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观念问题。二者互相关联,具有内在统一性。因此应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首先消除大学生的消极心理反映,使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立德树人,首先必须找准盲点,即由以往对学习的结果和过程的关注转移到对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的内在状况的关注。把这种盲点放在奥托·夏莫U型理论框架里进行综合分析,考察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改变未来能力生长的"土壤",剖析改良思想政治理论课"土壤"的因素及路径,以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进,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张永胜 《兰州学刊》2008,(11):77-80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博弈论是研究互利共赢问题的有力工具。国际关系中囚徒困境博弈的大量存在提出了互利共赢的必要性;无限重复囚徒困境博弈中合作均衡的实现表明互利共赢是可能的;在现实中合作的实现表明互利共赢是可行的;全球化为互利共赢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基础;“一报还一报”是实现互利共赢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5.
大学素质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立足于系统论视阈,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素质教育,要搞好顶层设计,实现素质教育的整体优化;要关注态势变化,把握素质教育的动态特征;要加强实践创造,打造素质教育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6.
摘要:译者是翻译活动的最主要参与者,作为主体的译者必然体现其主体性特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东西方翻译界纷纷对此进行探讨,以期能对译者的主体地位做科学的界定,迄今尚未有定论。不同的历史渊源形成了东西方各理论学派不同的观点。重新认识和定位译者主体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从人口分布、企业布局、交通规划、城市用地和住宅建设等城市空间要素利用的各方面来看,上海目前的城市空间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单一中心即“同心圆”结构特征,中心城市的空间要素配置出现失衡状态,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心城市空间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政府替代市场”。因此, 从空间资源配置角度看,上海城市发展应进行以下转变:一是城市发展模式必须从传统的“同心圆”转向“多中心”或者“多核化”城市发展模式;二是城市空间资源配置必须从传统的政府主导型非均衡资源配置转向市场引导型的均衡资源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隐喻的心理机制探究隐喻翻译的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