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位犯罪,在刑法理论上通常称为法人犯罪。它是相对于自然人犯罪而言,包括法人及非法人单位在内的一种犯罪。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法人犯罪也日益成为困扰现代世界各国的一种犯罪现象。本文仅就单位犯罪产生的原因、特点及相应的对策作一些分析。一.单位犯罪产生的原因单位犯罪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异常复杂的犯罪形态。究其原因有:第一:从主观上看,法人决策人员的思想意识错误是法人犯罪(单位犯罪)的内在动因。法人犯罪发生的一般轨迹是,先有法人决策人员的犯意,然后有法人…  相似文献   

2.
犯罪现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三大公害之一。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犯罪数量最多的国家,有资料表明.美国囚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眸率高达5500亿美元,是1995年美国国防预算的2倍。犯罪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利影响是巨大的,但这并不是说犯罪这种现象是不可预防和避免的,正如有‘”矛’“就有“盾’“一样,既然犯罪有其j’”生和变化的规律,也就必然有相应的预防和限制措施。所谓预防犯罪,是始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行政的、法律的各种手段,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控制、减少乃至消除引发违法犯罪的因素和条件,使可能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改革正处在紧要关头,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要稳定,必须要有良好的社会治安,而青少年犯罪现象恰恰是影响社会治安的关键一环。因此,努力降低青少年犯罪率,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一、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这里是指外在因素,即社会因素.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是一定环境下的产物,因此,消除社会各种可能产生犯罪的生活条件和弊端,铲除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土壤,是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必要条件。目前比较突出的社会弊端主要有三:一日“黄祸”.由淫秽设物与淫秽录像构成的黄色妖魔,经黄贩们的推波助澜,形成了一个能…  相似文献   

4.
刑法的基本问题是犯罪与刑罚。毛泽东同志正确阐明了犯罪问题。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犯罪是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触犯刑律的行为。他对犯罪论述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对犯罪论述的继承与发展,是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概念的指导思想。他关于认定犯罪必须运用犯罪概念正确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的思想,对刑事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文化发展毒瘤的犯罪亚文化与犯罪之间关系密切.在转型社会中,剧烈的社会变革导致文化发展失范,大量犯罪亚文化滋生,对黑恶势力的产生和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从犯罪亚文化角度分析涉黑犯罪,不能仅停留在对涉黑犯罪原因的简单分析,而应该看到犯罪亚文化对涉黑犯罪主体内在价值侵蚀及其对引起涉黑犯罪发生的内因性性质.通过这种更深层次的分析,才能有效遏制黑恶势力犯罪蔓延和发展,积极从文化角度构建黑恶势力犯罪预防路径,消除黑恶势力犯罪产生发展的文化根源,即涉黑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因素,从而预防该类犯罪.  相似文献   

6.
中美刑法间接故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明知是美国刑法犯罪心理的一种形式,是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实质、行为所要在实际上产生的结果、以及伴随条件的明确认识。犯罪明知与犯罪目的、犯罪故意和犯罪轻率等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方面都有区别。犯罪明知与我国刑法中的间接故意在认识因素方面的区别为前者认识到结果发生的准必然性;而后者认识到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两者在意志因素方面的区别为放任的意识程度不同;并且前者更强调认识因素的支配作用;由此提出我国刑法间接故意的应然定义。  相似文献   

7.
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危机和文化认同并存,文化迷思与文化自觉交织,呈现出多元复杂的样态.犯罪是文化冲突和价值迷失的衍生物,畸形致富文化、贪腐文化以及暴力文化昭示了主文化与犯罪亚文化之间的失范与紧张.犯罪是文化的具象化和实定化,不同类型的犯罪折射和蕴涵着不同的文化指令,对犯罪亚文化应当采取多样化手段予以匡正治理.其中,发展经济是根本,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是关键,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是保证,创新社会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犯罪原因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原因是一个系统,是由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和影响犯罪产生的各种因素彼此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态而有序的有机结构。本文从犯罪根源、犯罪原因、犯罪条件以及犯罪相关因素四个层次上来研究犯罪原因系统。  相似文献   

9.
中止犯分为积极中止与消极中止两种类型,只有成立积极中止才需要有效性条件。有效性是指行为人在认识到犯罪结果有可能发生时而采取的旨在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积极措施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其他介入因素是否导致犯罪结果的发生不应成为否定有效性的理由。有效性的规定是有缺陷的,应当以自动性取代有效性,使两类中止犯的成立条件相同。在进行自动性的判断时,积极中止的自动性需要通过采取旨在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积极措施来表明,其是否有效不影响中止犯的认定。  相似文献   

10.
日本经济犯罪随着经济向世界规模方向发展产生了新的犯罪国际化问题,主要表现为向政府高级官员进行行贿犯罪、计算机犯罪、金融诈欺、违反关税法、外汇汇兑法犯罪。基于保护主义原则,日本国刑法采取属地主义、旗国主义和积极的属人主义原则,作为其惩治经济犯罪国际化的国内准则。为适应国际犯罪的需要,1988年日本对刑法作了部分修改,引入了普遍主义,即对应当处罚的国外犯罪如果相当于刑法典上的犯罪,就适用本国刑法。  相似文献   

1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产生犯罪的根源 所谓犯罪根源就是指与犯罪的产生带有根本性决定性的因素。正如马克思所言,犯罪不是随心所欲产生的,而是社会私有制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而出现的,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决定产生犯罪的是阶级和私有制这两个根源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接轨时期。伴随着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的犯罪原因论已不足以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犯罪现象。为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以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点,揭示在新时期犯罪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这对于遏制和减少犯罪,发挥社会综合治理的最大效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在现阶段犯罪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变革所引发的社会心理失衡和社会失范。一、社会心理失衡与犯罪所谓心理失衡,是指主体由于某种欲求尚未满足而暂时经历的一种内心紧张、不安、混乱、不稳…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但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是挑战大于机遇 ,这些挑战形成经济发展中不确定因素 ,影响了国家经济安全。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主要有贸易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和网络安全、能源安全、投资安全、国际犯罪等。我们要提高安全意识 ,切实采取防范、化解、规避措施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4.
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社会历史的、现实的及个人的诸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和综合性的。正因为如此,预防犯罪也应当是一种社会性的综合性问题,它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法律、道德、文化教育以及个人等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所以,预防犯罪应当被看作是由国家机关和全社会根除犯罪及其原因和条件的各种相互联系的措施的广泛综合。在这个意义上讲,预防犯罪是一项社会工程,应属于社会管理的领域。由此就产生出预防犯罪的活动的主体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杨眉 《理论界》2013,(9):110-112
当前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与此同时社会犯罪问题也日益严峻。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正面临着城镇化数量与犯罪率同步增长的严重挑战。中国当前犯罪恶化的社会根源在于中国伪城市化过程中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的严重缺失,另外,中国特殊的传统文化因素也促发了当前时代背景下犯罪心理的产生。遏制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犯罪恶化应从社会深层次问题着手,理性的人性观和权力制约的思想以及他国经验的借鉴是我们应对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新技术革命与法人犯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人犯罪是英美等国一种重要的犯罪形式,主要指以增加法人财产为直接目的的非法获取行为。新技术革命由于扩大了法人的数量和规模,提高了法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加剧了经济领域的竞争和冲突,以及提供了新的犯罪机会和手段等,从而对法人犯罪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图以美国为主,探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法人犯罪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7.
传统社会全面“数字化”引发网络犯罪的全面爆发。黑恶势力犯罪借助网络的发展出现网络化和网络异化,由此形成网络黑恶势力犯罪。刑法确定性的特点决定了法教义学应成为网络黑恶势力犯罪刑法规制问题研究的基点。在法教义学类型化思维的视域下,网络黑社会与网络恶势力仅在非法控制特征方面存在区别。鉴于网络因素导致网络黑恶势力犯罪在组织形式、行为手段等方面与传统黑恶势力犯罪存在诸多差异,司法解释及时作出了相应调整,但这种象征性立法存在执法不足的功能不彰加之司法机关机械性释法,导致实践中处理网络黑恶势力犯罪方面存在芜乱。基于法教义学的立场,刑法理论应以规范的客观解释论重新检视网络黑恶势力犯罪刑法条文的关键词,对网络黑恶势力犯罪组织特征的认定宜采取实质判断。在网络黑恶势力犯罪非法控制特征认定方面,应以该组织是否对网络秩序形成控制作为标准。鉴于网络黑恶势力犯罪手段多采取滋扰型软暴力的现实,针对软暴力的认定,宜作体系化思考,在结合主观特征、客观特征与心理强制特征的基础上综合判断,并坚守滋扰型软暴力只有在黑恶势力实施的情况下,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刑罚可罚性的政策调控底线。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后,农民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犯罪状况却不容乐观.这与城乡体制性因素和社会的客观原因密切相关.个别农民工进城后其经济上和精神上利益被"剥夺",从而产生巨大的"角色落差"心理,最后导致其犯罪增多.深入分析农民工的犯罪原因,树立社会公正理念,倾注人文关怀,推进体制改革,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犯罪原因论是犯罪学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和基础。它是犯罪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出现的概念,是有关犯罪产生缘由的整个理论体系。本文为建立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从“犯罪”和“原因”两个方面确立了犯罪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范畴。主要涉及到:违法与犯罪、犯罪的法律概念和社会学概念、个体犯罪与群体犯罪,以及系统结构犯罪原因论和引起犯罪产生的主客观因素等。认为违法与犯罪在本源上没有区别;否定犯罪存在着一般概念;群体犯罪范畴是犯罪学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城市适应视域下西北地区流动人口犯罪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他们难以适应城市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其极端表现为犯罪。预防流动人口犯罪,应当以加强流动人口城市适应为切入口,注重流动人口的素质教育,将社会外部要求转化为自我内心尺度,从主观上消除或减弱犯意的产生;通过科学管理、规范其社会行为,割断可能导致犯罪产生的外部条件,防患于未然;针对犯罪问题,则应采取果断手段依法严肃打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