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由停滞开始起飞,在经济转轨中走向市场化,并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阶段实现了从初期的"高增长、高波动"到"适速增长、低波动"的转变。进入新常态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外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周期进入下行阶段。为了判断我国经济在"十三五"期间的基本走势和主体特征,对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态势和周期阶段的持续性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将表现出五至八年的中等长度经济周期;虽然在此周期中经济增长率的均值水平出现下移,但是波动率较低,经济周期阶段的持续性增强,周期阶段转移概率较小;经济政策始终处于有效操作区间,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逐步显现和稳固,我国经济发展将再次获得增长动力转换、产业结构升级和整体结构优化的良好契机,能够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地方保护主义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我国地方保护主义日趋抬头,为患甚多,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中央高度重视。“九五”时期,治理地方保护主义,规范地方政府权力行为已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的一项重大问题。一、地方保护主义的含义、特征、表现及危害性地方保护主义,是体制转轨时期,地方政府在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关系时,为保护本地特殊利益而采取损害全局利益的权力变异行为的现象。它的主要特征是:1.主体是有资格行使政权和司法权的地方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2.地方保护主义奉行本地利益至上…  相似文献   

3.
张力健 《学术探索》2001,(Z1):44-47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五"计划建议,把"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和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认为必须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并重点论述了加快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必要基础及提出了尽快实现这一根本性转变的若干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受总供给和总需求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必须保持中高速增长以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当前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GDP的质量和财富含量有待提高、经济匹配性较差、资源消耗型产业比例偏高、经济增长包含较多破坏性伴生现象、人均收入基数较小等方面,必须通过包括企业经营体制、行政体制、税收体制、金融体制、教育科技体制在内的系统体制改革,才能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促进供给侧潜在生产能力的有效释放。其中,投资体制改革是众多体制改革任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地方政府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我国在制订国民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时提出来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它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向21世纪现代市场经济.我国现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转轨期,在这一转轨期,政府的宏观调控对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而我国国民经济分层管理及调控格局的形成,地方政府怎样在增长方式转变中发挥职能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试从地方政府职能的有效行使与行为合理化,探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吴非  曹铭  任晓怡 《西部论坛》2021,31(5):46-68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中国政府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与实现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微观企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在主要追求数量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下,GDP增长率成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并形成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格局;在此情形下,过高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与实现目标的硬约束导致地方政府可能过多干预地区经济以确保目标实现,而这种干预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的增长.以2007—2018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的分析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越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越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过高,会促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张、产业结构偏向工业化和技术市场发展相对迟缓,并驱使企业加大实物资本投资力度、提升杠杆率和降低财务稳定性,这些都会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行为的转变会引发"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变化: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目标的"加码"行为(超越国家目标和区域目标)和"五年规划"考核临近带来的考核压力加大,都会强化"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关系;在地方政府竞争体系中,"为增长而竞争"的相对弱化和"为创新而竞争"的相对强化可以有效改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的结构性错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来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结构性调减,并有效弱化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创新"的负向关系.因此,要深化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制改革,优化地方政府竞争体系结构;各级政府用重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过高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审慎制定短期经济增长目标;地方政府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目标管理与企业创新发展之间的适配度,疏通阻碍企业创新活动的堵点.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方式所涉及的多种特征性因素同时也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方式因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紧密关联。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近年来粗放型、投资拉动型、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相伴随,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民族自治地方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较为低下,是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最不容乐观的社会经济复合型属性区域。因此,民族自治地方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末期,我国正式启动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国家战略."十三五"时期,是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关键期,地方本科高校需要准确定位,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目标体系;科学研判,设计具有自身优势的学科专业布局;突出重点,落实实施计划推进学校转型发展;有效评估,监控运行质量实现学校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9.
地方税收与地方经济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方税收的增长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密不可分,地方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地税收入总量与经济总量的关系;地方税收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关系;地方税收与税种及地方经济的关系.实现地方税收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树立从经济到税收的观念,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与税收的协调、稳定发展;增税和减税并行.充分发挥税收杠杆调节的作用;整顿分配秩序,规范分配形式;深化征管改革,提高征管质量等.  相似文献   

10.
包容性增长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伟  段文武 《北方论丛》2011,(5):152-155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演变和包容性增长的演进逻辑,以及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构成探索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包容性增长路径的背景。包容性增长要求实现全方位经济管理效能综合考量;要求实现以就业增长为基础的经济发展;要求实现以完善的社会保障为基础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方经济增长普遍存在数量与质量排名不一致现象,且不一致程度相差较大。不一致程度较小的地方其数量与质量背离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失衡与经济效率差异;不一致程度较高的地方则是由数量与质量的内涵差异及多种不协调机制导致。实现地方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一致性的条件是在完成数量积累基础上,构建规模报酬递增的经济增长机制和科学的经济结构,协调的经济机制,最终使经济剩余能够增加社会总福利。不一致程度较小的地方实现高水平下一致性增长的路径在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率;不一致程度较高地方的路径则应通过供给侧改革,完善市场机制,改善民生工程,构建创新激励机制等实现体制机制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发展连锁经营与我国零售商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秦陇一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实现这种转变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使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建立在高效益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是国民经济均衡增长规律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推进中国经济的平稳持续快速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第一,"十五"时期经济的高速增长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仍具有良好的条件一是中国有巨大的和不断扩展的市场;二是中国有持续的高储蓄率;三是基础设施条件已大为改观;四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并具有一定素质.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是资源瓶颈制约的问题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为了实现"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形成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和机制,与此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危机后世界经济的恢复性增长时期恰逢我国"十二五"规划实施期,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着国内外的新形势,国际上既有贸易保护主义的阻碍,又有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对外贸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实现对外贸易的协调和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一系列的转变:由注重出口规模增长转向进出口并重;由以发达国家为主要贸易对象转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昉 《中国社会科学》2013,(1):56-71,206
随着以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持续提高为特征的"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以及以人口抚养比不再降低为表现的"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经济逐步进入从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向新古典增长阶段的转变时期。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资本报酬递减现象开始出现,靠大规模的政府主导型投资以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方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从经济增长理论、国际经验和中国现实等角度进行的研究发现,中国亟须通过政策调整,形成国内版的"雁阵"模型和"创造性毁灭"的政策环境,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率,并且从技术进步和体制改善中获得更高效率,以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向全要素生产率支撑型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经济加速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实现振兴崛起、成为内陆地区经济强省的重要时期。为此,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走出困境,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湖北“九五”发展规划和2010年目标的重要一环。一、坚持以企业技术进步为主,是实现湖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湖北既是工业大省,又是科技实力雄厚的大省,要解决发展不足的主要矛盾,必须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近期内是由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的转变)。其关键就…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旧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传统增长动力虽然在减弱,但仍然是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主要支撑。由于以全面创新为内涵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还未最终形成,应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应该双管齐下。面对"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新常态,河南省要持续用好传统的投资、出口、消费三大发展动力,加快培育改革、开放、创新三大新兴发展动力,着力打造传统动力与新兴动力相结合的"混合动力",从而实现河南经济逆势增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走出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而提出的重要方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求经济增长效益的提高,还要求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以及经济成果的合理分配等。用发展来代替增长,是经济领域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要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在这种模式下,地方政府受财政收入最大化和GDP增长高速化两大目标的驱使,往往会在税费、投资、公共服务等方面,选择有利于经济扩张而不利于促进社会发展和就业增长的政策.改革当前的财政体制和政绩考核机制,以改善地方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规范政府行为,不仅是扩大就业的需要,也是真正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劳动力供给和"人口红利"开始发生变化为基础,阐述与分析资本、劳动、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指出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边际效率逐步递减的趋势,劳动与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具发展空间。本文还指出,在我国高速的经济社会进程中,三次产业产值与劳动者结构存在着"非均衡",以及呈现经济增长率高、劳动弹性低的反向变化,构成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条件。为此,我国需要像资本投入导致技术水平层次的变化一样,提高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劳动力质量,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