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当前全球数字网络化的发展浪潮和历史背景下,"网都"型文化中心城市建设成为转变城市文化发展方式、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新的战略路径和城市设计愿景。城市发展的"网都"形态具有多元文化范式,要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和文化基础,推进网络媒介城市(media city)、网络文化产业高地、网络文化名城、互联网总部基地、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引领中心、网络文化宜居之都、互联网枢纽城市等不同类型的"网都"建设。不同的网都范型(paradigm)关切到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不同层面,存在着从硬文化实力向软文化实力的渐变和过渡谱系;既可以单独构建特色网络文化城市的核心性格与差异化竞争力,也可以综合构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体系化架构。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中国城市社会,市民日常生活所需为摊贩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摊贩则成为城市的流动风景,装点了城市之声、城市之味和城市之乐.流动摊贩花样百出的叫卖声、招徕生意的器具声宛若城市的交响乐,滋润着五味俱全的城市味觉,形塑着城市品牌与市民品味;流动摊贩售卖货品,又身怀生存绝技,表演街头艺术,丰富了城市大众娱乐,增添了都市的草根色彩与平民精神,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与城市大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向来是社会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而近年来传播学者的关注也给这个议题注入了许多传播要素。以传播社会学的视角,将大众传媒等传播要素介入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社会学研究中去考量,并将之纳入到"从个体到社会"的全景式理论框架,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进入城市后的生存轨迹和发展逻辑,以期由小到大地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归纳和梳理。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会人际关系研究长期以来围绕着城市性与城市社区问题而展开,存在着社区消失论和社区幸存论的争论。以齐美尔、沃斯等为代表的城市性理论和实证研究勾画出城市社会人际关系片面化和表面化,人际关系疏远及城市人孤独等特征,并因此宣称城市社区消失论。以城市性亚文化理论及相关实证研究为代表的社区幸存论则认为城市社会仍存在丰富而充满活力的首属关系,城市居民仍然生活在有意义的社会团体中。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将城市社区问题研究重新回归到人际关系这个本质问题上,认为现代城市社会社区已经表现出新的形式和模式,提出了社区解放论。  相似文献   

5.
对于津味文学,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和声音。人们可以从文学、艺术及美学的角度提出种种问题和想法,辩解或批评这一现象及概念的正当性。如果我们把津味文学放置在城市,从文化的角度观察文学与城市的双向互动过程,就会发现作为文化符号的津昧文学,或许是想象城市的基本方式,也是我们解读和进入城市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正在兴起,"中国元素"世界性象征义的发生,既表现为当代社会主体的价值取向,也表现为"社会底层智慧"的发展.本文居于城市社会学的视角,从分析胡适文化复兴观为起点,论证了"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发生的社会机制和现代社会关系,并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意义上,提出了"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的价值与功能.尤其是通过对"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的研究,以寻求有效引导其良性发展,由此推动中国社会的进化,并能够为中国的现代化寻找到一种中国本土化的"城市文化资本"力量.  相似文献   

7.
城市环境美的创造,本质上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跨越诸多工作领域的任务,既涉及到城市的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涉及到环境内部各种因素同美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们可以从生态系统、环境规划、建筑工程、文化衍续等不同的视角做出相应的决策、规划和方案,并把它物化为诉诸感性直观的实体。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绵延不断的伟大实践,创造了并且仍在创造着灿烂的现代城市文明。然而,正象任何的实践运动都会有各自的理论表现一样,城市环境美的问题也应当有自己的不同层次的理论反映。本文打算从美的哲学的角度,更准确地说是从关于技术美的美学的角度探讨城市环境美问题的最一般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包伟民 《文史哲》2011,(3):148-162
宋代城市地税与农田税虽就税目性质而言有其一致性,但城市地价之远超乎农田,是专制国家必须为之做出相应制度调整的根本原因;城市中的市场地块由于其地价尤高,官府也就对其敷之以特别的税额。相比而言,屋税如同农田两税,在宋代城郭赋税体系中,居主体性地位。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经济关系越来越复杂,国家从城市征税赋役之所依据的税产,出现了一种从地产物业走向综合家业评估的趋势,并形成了清晰分辨"田亩"家业"与"营运"三类性质略异税产的概念。城市税制演变的种种迹象,表明赵宋政府常能随着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化而调整其赋税制度,其向社会攫取税役的能力相当突出,体现着两宋时期不同寻常的历史活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西方社会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传统的从工业生产角度解释城市增长的模型已显得过时。本文从舒适物的理论视角,分析城市舒适物与西方城市发展的关系,指出舒适物已成为城市发展及影响城市高端人力资本移入和城市活力的重要变量。文章从历史的角度概述了西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宗教舒适物、人文舒适物、商业舒适物以及如今包括自然、人文、消费和社会的综合舒适物,指出城市舒适物及其理论范式代表着人类对于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思考和见证,也代表以"人的发展"为尺度下的城市反思。文章最后在分析美国城市芝加哥的基础上,总结了舒适物视角下城市发展的政策转变:从以往将城市作为单纯经济增长的场所和机器变为一个更强调智慧增长的地方,尤其注重其对居民和高端人力资本的吸引力;相对应地,城市以制造生产为主导的活动越来越被消费和审美为导向的活动所代替;城市从注重为生产企业提供政策激励转为为大众提供舒适的公共物品。  相似文献   

10.
创意城市的创新理念、模式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城市是知识经济时代城市获取竞争优势,保持领先和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当前,世界各地创意城市的建设呈方兴未艾之势,城市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也随之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创意城市不仅从目标定位、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改变了城市发展模式,而且从社会网络、文化体验和公共政策三方面重构了城市的发展路径,为城市建设寻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第一次对城市进行集中展示,让我们不仅领略到城市化的魅力,也更加关注"城市病"问题.城市化是国际潮流,"城市病"也是世界性的,中国也不例外: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城市贫困,需要综合治理.上海世博会告诉我们,建设"和谐城市"、"健康城市"、"宜居城市",才是解决"城市病"的良方.  相似文献   

12.
"紧凑城市"诞生于西方发达国家,源于对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诉求。由于我国城市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差异,导致对"紧凑城市"的认识和实践存在着误区,归其原因在于对"紧凑城市"的科学内涵理解不到位。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归纳,从核心内容、原则、特征、目标和衡量标准等方面对"紧凑城市"的内涵进行了认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紧凑城市"在我国推行的现实依据以及与我国城市发展需求的契合点,并考察了我国建设"紧凑城市"的条件和能力。最后,提出了"紧凑城市"在中国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众声喧哗”和“谱系杂乱”是当下中国城市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与我们在研究中缺乏具有独立形态的城市科学体系的逻辑规约和价值引导直接相关.在世界城市化背景下,有必要形成新的理论共识和自觉,以城市科学的基础理论与学科建设为中心,推动城市研究的学科整合,通过跟踪与解决城市重大与关键问题带动相关理论研究的系统集成及协同创新.当前急需解决的是树立正确的城市观和普及城市科学知识,并在这个基础上重建当代中华民族对城市的感觉、意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和审美趣味.“城市启蒙“的目的是推进人在城市中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当代城市启蒙的主要任务在于:一是建构城市理性,发现人作为城市人的存在;二是大胆使用城市智慧,破除城市化带来的蒙蔽和愚昧.人文科学在未来的城市科学中是基础的基础,具有知识枢纽和价值灵魂的双重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包伟民 《文史哲》2012,(5):95-107
前人讨论中国古代"城市文化",虽然清楚区分了当时的"市民"与欧洲中世纪市民阶层的显著差别,然立足点仍在于探寻"城市文化"之可能蕴含的"自由"、"新型"等等精神,因此明显带有某种理论的预设。若将两宋时期的城市居民视作一个整体,来讨论"市井文化"的特征,从表象看两宋市井文化清雅与市俗共存,骄奢与村愚并现。深入分析可见:一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种要素不断聚集于城市,相对于乡村,城市占有文化上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士大夫阶层拥有政治核心资源等原因,一如既往地掌握着文化的霸权。执城市文化之牛耳者,仍然是官而非商。唐宋间城市文化发展在政治领域的主要意义,在于它承续并巩固了唐代以来由于士大夫阶层城居、文化资源集中于城市所带给专制国家在文化上前所未有的控制权。于是,从两宋时期起,社会文化的中心从乡野转移到了城市。  相似文献   

15.
电影与城市之间存在着一种原初关系,城市是电影诞生的文化母体。电影具备一种"城市性"属性,它尤其体现在城市与电影互动的现象中。电影的"城市性"理论不仅具有理论创新意义,还具有方法论意义,它为电影学研究开拓了一条"城市"路径。重视从"城市"路径进行电影学研究,这既符合电影本身发生发展的历史事实,又能在"文化"与"空间"两个维度拓展电影学研究的新领域,克服将电影学研究局限于文本研究的偏颇。从"城市"维度出发,电影学研究可以在城市与电影相互关系、电影中的城市、电影旅游、城市电影史、电影物质文化遗产、电影与城市形象传播等许多领域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6.
南宁城市文化内涵及城市定位二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静是南宁的品质,也是南宁的魅力所在,可以说南宁是"最文静的城市".从"绿城"到"水城",南宁沿着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宜居城市品质的思路,既保持城市原有的"文静"风格和气质,又匠心独运地走出了一条避免城市建设同化趋势的新路子,而"绿城"+"水城"的人居环境,则构成南宁建设中国现代宜居名城的城市定位理念.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中,城市认同、城市性问题值得关注.本文通过明代中后期南京士绅与城市空间之关系,对于传统的分析模式,尤其是"城乡连续统一体"概念,提出一些新的思考.城市的行政区划,市民的日常生活、社交网络,以及时人对城市的意象都有其各自的空间维度;它们通常超越城墙的围界,但这并不必然导致"城市性"的缺失.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城市士绅与腹地农村之间的关系亦不尽相同,其具体特征受到城市发展模式、士绅家庭背景、国家政策、区域经济等因素影响.明代南京的发展不同于"中心地"模式,其士绅社会显现出较强的城市认同.  相似文献   

18.
"社会融合"自产生以来,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没有达成一致认同、模糊不清的概念。维度标准划分的多元性、交叉性,导致中国"农民工城市融合"的概念表述也存在界定模糊、缺乏针对性等缺陷。通过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外来移民"社会融合"概念的基本内涵,对中国"农民工城市融合"概念的界定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选用"城市融合"来描述中国农民工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并融入城市生活的这一过程更为贴切、合理、有针对性;保留自身一些良好的传统秉性,同时也积极适应新的城市文化,应该是中国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合理道路;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就是农民工在享有平等权的基础上与城市居民、城市文化相互适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兴衰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兴衰是人类历史上最悲惨可怕,同时又是最普遍的现象之一.文化始终是影响城市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而永恒的关键要素.与乡村等小型聚落形态在起源偏重于各种实用目的与功能不同,城市这一巨型聚落形态从一开始就是人类文化生产与精神活动的结晶与成果.发现与建构"文化影响城市兴衰"的普适性的规律或原理.可为当今世界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照与启示.人是城市的目的,文化决定着人的发展.文化兴则城市兴,文化亡则城市亡.深刻领会文化与城市兴衰的密切关系,一方面修复受到严重损害的城市文化功能,另一方面创造出与经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有意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方式,才有可能预防、减缓或阻止当代城市的衰落进程或程度,实现它们的科学、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社会主体是由男人与女人共同构成的。在城市社会学研究中加入性别视角,可以拓展我们的研究视野,使研究更接近于现实。城市发展与女性解放密不可分,同时,女性赋权的增加也可以极大地推动城市的合理发展;城市中的女性空间研究为我们展现了不同时代中女性的生存境遇。女性主义城市社会学研究将为创造更加平等、和谐的城市社会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