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功利主义与义务论辩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明 《社会科学》2003,(12):75-83
义务论的道德标准 ,一方面 ,对每个人的欲望和自由侵犯最为严重 :它侵犯、否定每个人的一切目的中利己的欲望和自由 ;另一方面 ,它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最为缓慢 ,因为它否定目的利己、反对一切个人利益的追求 ,也就堵塞了人们增进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最有力的源泉。于是 ,合而言之 ,义务论道德是给予每个人的害与利的比值最大的道德。反之 ,功利主义的道德标准 ,一方面 ,则对每个人的欲望和自由侵犯最为轻微 :它仅仅侵犯、否定每个人的损人利己的欲望和自由 ;另一方面 ,它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又最为迅速 ,因为它肯定为己利他、鼓励一切有利社会和他人的个人利益的追求 ,也就开放了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的最有力的源泉。于是 ,合而言之 ,功利主义道德便是给予每个人的利与害的比值最大的道德。  相似文献   

2.
西方对黑尔道德哲学的研究多是反驳和批评性的意见。虽然黑尔在道德语言、道德思维、功利主义论证等方面提出的很多观点确实还存在一些不足,但他对功利主义理论的改造却是值得注意的,这恰恰也是之前西方学者对其道德哲学研究所忽略的。对黑尔功利主义与义务论相结合的思想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网络行为是人在智能时代的普遍行为方式,网络伦理是使网络行为文明化的道德规范。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之间既相关联又区别很大,这使得网络行为所面临的伦理问题既新颖又复杂。从网络行为中所包含的基于元伦理的善恶难辨,到基于效果论和义务论的原则悖反,再到基于道德主体不同的角色冲突,都是网络行为道德评价中所面临的难题,也是建构网络伦理、导引网络文明行为而需要加以深入探讨并寻求基本共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尼采所指的道德是这样一种估价体系,它联系着生命的可能性,它可以把超感性的世界设定为最高价值,比如柏拉图-基督教形而上学和现代科学所标榜的“实在”,这是对生命的背叛。新的价值体系的设定也是道德的要求,是对旧价值的翻转,也就是对生命的肯定,生命的意义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通过对"幸福"概念的批判,否定了以获得幸福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思想确立的道德准则及其确立根据,并强调了基于义务论立场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但诸多伦理学家却认为,康德在论述其道德形而上学过程中是借助了功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因此,他们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义务论立场提出了质疑,并由此为康德所否定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合理性进行辩护。通过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分析,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是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一种误解。康德尽管并不排斥幸福,但却坚定地反对将幸福作为道德的根据。康德是将道德准则建立在理性存在者的自由意志基础之上的。我们认为,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是义务论的,是义务论中最具典型性的道德哲学。  相似文献   

6.
李刚 《阴山学刊》2005,18(1):49-52
准则功利主义代表布兰特首先通过对比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及对道德义务概念术语的分析得出了道德权利概念的深层含义;其次,布兰特对道德义务中社会道德准则与动机问题进行了简析,并认为遵守道德准则将成为人们尽义务的重要保障;最后,布兰特借鉴罗斯显见义务理论来指出了道德权利的相对性这一核心问题,使其成为化解功利与权利之争的一把利剑。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政治民主化成为政治生活的一种发展趋势。文化领域的价值多元化和精神危机,是我们面对的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也有与西方大体相同的伦理问题。我们应当认识和把握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道德状况和发展趋势,着重研究道德本质论、道德实现论和道德建构论。  相似文献   

8.
面对道德冲突:功利与道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晓平 《学术研究》2004,3(4):45-50
功利主义和道义论是道德哲学中互相对立的最重要的两个理论派别。现代功利主义吸收了道义论的合理成分 ,区分行为功利和准则功利 ,从而将道义论容纳在准则功利之中 ,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功利和道义的统一。笔者赞赏新功利主义的发展趋势 ,并从行为功利和准则功利相统一的立场出发 ,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道德冲突现象 ,其中包括人体实验问题、胚胎权利问题和生态伦理问题 ,等等。  相似文献   

9.
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的道德目的论析评王进学(中共商丘地委党校)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及生产力标准的提出和对效率、经济利益的强调,功利主义已成为一些人的价值取向。在我们这个道义论伦理传统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国度里,功利主义也不...  相似文献   

10.
民族旅游的基本伦理问题是利益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民族旅游中,政府、企业和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组成了一个伦理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以民族社区为基础,作为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民族社区的利益诉求应被给予优先和更多的重视,这一伦理要求对企业和政府来说是同时适用的。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使利益成为一种道德,也使道德成为一种利益。政府在民族旅游的各利益相关者中拥有绝对强势地位,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掌控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合理运用手中权力以实现公众的公共利益才是符合制度要求的正义之举和践行契约精神的诚信表现。  相似文献   

11.
道德与法律是社会中的两种主要调节方式。在道德与法律的互动过程中,道德越来越法律化。道德中的正确理解利益、正义以及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的观点是道德法律化的价值基础。我国转型时期出现的道德缺失现象要求法律对道德加以补救,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道德规范的多元性以及强制性特点也需要法律对道德规范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12.
汤姆.雷根的动物权利论既基于固有价值假设来论证所有生活主体(尤其是动物)的固有价值都要得到尊重,又通过只有理性人才能承担道德义务(从而使道德权利的存在成为可能)的理性人标准确立了其理论的核心内容———生活主体(特别是动物)享有得到理性人尊重对待的道德权利,动物之间则不存在权利和义务。故此,雷根的理论运用双重标准完成了论证。然而,雷根遮蔽了其理论对理性人标准的贯彻与依赖,从而片面地得出只需具有生物学上的种种精神活动能力即可成为道德(权利)主体的结论。这就消解了康德主义道德理论所蕴含的能负担义务者才有价值的伦理意义,而导致道德主体理论在价值取向上的严重错误。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有理性存在者何以要对自己行动的正当性担负道德责任?何以能够在事实上担负道德责任?这两个问题构成了理论伦理学的根本性问题,前者可视为规范论的难题,后者可当作德性论的困境。对此,康德给出了有别于从行动主体外部寻找根据的路径,这形成了他两个世界理论的逻辑起点。若一个行动的动因不是出于行动者的决意或意向,而是出于外部的决定,那么他就不是自主的行动者,他遵循的便是因果性规律;若行动者把自己视为其行动的最终发动者、承担者、责任者和评价者,他遵循的则是自己制定的实践法则,康德将这一行动根据称为原因性逻辑。而完成归责的根本道路就是人通过理性和意志将其自身划分为同时属于知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成员,前者对后者具有逻辑在先的性质,它可以依照实践法则对自己属于感性世界的部分实施支配性要求,其本质是特殊意志即善良意志和实践理性对一般意志即效用动机和实用理性的主导性作用,以保证他的行为是出于义务,而不是简单地合于义务,更非反乎义务。康德的两个世界理论及其对自由意志的证成之于当代道德哲学的重构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是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如何将康德的自由意志理论运用于对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中的...  相似文献   

14.
古典德育追求善好的德性知识,道德叙事成为获取这种知识的主要方法。现代功利主义德育观、义务论德育观和集体主义德育观都追求道德知识的整体性和确定性,德育方法基本上采用"灌输"和"说教",而不是道德叙事。后现代德育主张道德知识的个体性和不确定性,个体的道德叙事再次成为德育的基本方法,但后现代德育的道德叙事与古典德育的道德叙事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它抛弃了判断道德故事好坏的标准,由此导致了这种德育方法的危机。  相似文献   

15.
麦克道尔从心灵哲学与知识论融合的视角提出世界概念化的主张,以此化解心灵(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一现代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他将经验的概念化与第二自然的相关立场运用于道德价值的本质、道德事实的客观性等元伦理学话题的讨论中,结合对麦基道德价值的怪异性论证的批判维护道德属性的客观实在性。麦克道尔诉诸概念论立场展开的对道德价值和道德事实的思考,既可以消除关于价值本质的过度主观化的认知,又与道德投射主义拉开距离,成功规避客观价值主义者坚持的直观主义路径,为当代道德实在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王海明教授对他所谓道德自律论的批判犹如跟一堆假想的老虎搏斗。他所谓道德他律论实为彻底的道德工具主义;具体表现为道德价值外在论、计算理性、功利主义等三个论题;其最终所导致的是道德虚无主义。由于王先生没有看到集体意向性乃是道德的真正诞生之地,也没有注意到语言对道德的重大作用,所以,他错误地断言:动物不但有道德,而且有最高尚的美德。  相似文献   

17.
道德义务长期以来一直是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各个时代思想家争论和探讨的基本问题之一.道德义务作为一种被意识到了的道德责任,它既不是来自上帝和神的启示,也不是来自人的善良和自然本能的需要,而是来源于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来源于社会进步的必然性以及人对这种进步的必然性的认识.道德义务具有自律性、非功利性、选择性和强制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等特征.相对于政治义务、法律义务可以由国家以政策、法律的形式强制实施而言,道德义务的实现则必须依赖于个人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高度的道德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乔法容  马越 《中州学刊》2012,(3):118-122
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关注社会道德到关注个人品德,个人品德建设从关注道德规范到关注行为者本身的品质、德性、品德,研究的重点和德性伦理学不谋而合.与功利主义伦理学和康德义务论伦理学两大规范伦理学理论不同,德性伦理学聚焦行为者本身,重视行为者的品质、品德和实践智慧的养成.全面深入地探讨个人品德建设,需要规范论与德性论以及不同伦理理论范式的对话、互补与会通.  相似文献   

19.
功利主义强调善的优先性,义务论强调正当的优先性,都是片面发展了的学说。罗斯从义务论的角度上对摩尔理想功利主义提出了系统的批评,对于功利主义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罗斯的理论也因其义务论立场而面临不少的困境。对道德行为的评价要把正当与善两个层面结合起来,才能克服功利主义与义务论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约翰·穆勒《论自由》观点为依据结合中国现代化生活实践中人的存在的历史变迁,阐明功利主义价值主体的特征,说明人是欲望与良心的统一体,社会的健全与人的进步之间的历史的必然关联.穆勒通过“天才观”与“习俗专制”的对峙,强调功利主义社会的人观并说明“个人与社会和谐”的阈值.穆勒功利主义社会观对中国社会的考察既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良又倡导以社会的发展来推动民族的进步和个人独立自由,以自利为圆心,以知识、自尊、平等、责任、义务、利他等为半径的功利主义价值主体的培育是中国转型期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