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具与主体、客体并称人类活动系统的三大基本要素。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主体和客体的研究很多,对工具的研究却很少。这不仅不利于全面把握人类活动系统的内在结构和机制,也不利于科学地揭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工具系统作一专门探讨。一工具是主客体关系的中介,是人所制造和使用的中介物或中介系统。工具既不同于主体的器官,也不同于自然物。它同主体、客体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工具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某种神秘力量的“赐予’。没有了主体,也就不再有工具,工具总是体现着主  相似文献   

2.
杨敏 《河北学刊》2005,25(2):105-112
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对东亚地区产生了日益深刻的持续影响.一方面,为了成为全球化的适应者,东亚三国强化了国内的政策调整与制度改革,以提高对超国家的全球体系的应对能力.另一方面,在金融、贸易、生态环境等领域,东亚已形成了跨国性的区域合作.如何使国家在全球体系中获得安全,并进一步促进跨国性区域合作,以对国际关系机制形成广泛而积极的影响,是东亚国家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从社会行动意义效应的理论角度看,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是同一社会过程的两个观察侧面,它们之间是相互胶着和彼此建塑的关系.现代社会主体是"意义主体",社会行动则是"意义行动".在社会主体行动的意义效应过程中,促成了意义化的行动关联模式体系,亦即行动的结构.结构中的"异者"与"异见"可通过结构意义资源的不断生成而建立起某种共同的悟知和一致性的意愿.如果结构内部的意义资源能够形成一轮又一轮的递进状态,将为持久、稳定、富于生机的合作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东亚三国集体结构"可以说应当是作为行动主体的中、日、韩三国间的行动意义效应过程所锻铸或建塑的一种事实过程.随着中、日、韩三国共有悟知的发展,去中心化过程、主体平等必将进一步推进,从而使相互间通过让与或坚持、接受或拒绝,增进认可、理解、共识以及智慧和创意,将为"东亚三国集体结构"提供现实性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建珊 《文史哲》2005,1(6):130-137
属人性是认识客体的最本质的规定,没有这一属性,客体同自在的存在就没有了本质的区别。“主客体之间存在同时性”,是指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在历史上同时发生,并且同时并存。科学仪器与认识主体之间的最根本区别在于,科学仪器不具备人所特有的社会历史性和自觉能动性。科学仪器根本不属于认识客体范畴,它从属于认识主体,并且是认识主体系统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侯云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2):75-78,107
政策网络是由多元行动主体在政策过程中形成的复杂关系联结,是政策过程中国家与社会之间不同互动关系类型的总称。政策网络理论根源于西方公共政策实践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西方政府管理的客观要求。从本质上说,政策网络是对多元主义、法团主义的有效纠正和超越,是一种不同于市场、科层的社会协调机制,其本质是一种新型的集体行动。政策网络对政策结果的影响既取决于行动主体本身在政策网络结构中的位置,也取决于相关行动者在政策网络中所处的利益博弈格局。政策网络内不同行动者彼此依赖,并按照网络规则博弈、互动,最终形成一致网络目标。  相似文献   

5.
论审美选择     
审美作为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包括主客体两方面的内容。这两个方面都是通过审美选择实现的。审美选择既是人化的感情和感情的人化实现的过程,也是人化的对象和对象的人化实现的过程。这种双向选择的结果,不仅使主体适应了客体,也使客体适应了主体,从而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所谓审美选择就是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适应的和谐统一关系的把握。审美感审美选择作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当然离不开客观事物。不过,客观事物作为审美对象,仅仅产生审美选择的机会,并不构成审美选择的原因。审美选择的原因在于审美主体自  相似文献   

6.
人与世界之间必然形成现实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在现实世界中充当主体,现实世界在人面前作为客体,二者构成实实在在的主体和客体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这注定了:人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必然具有一系列现实的具体内容。然而,学术理论界在探讨主客体关系时,往往脱离人与世界之间现实地存在的主客体关系活动的实际,抽象地谈论人的主体性和世界的客体性,进而忽视了这种主体和客体关系的现实的具体内容。本文拟就人与世界之间主体和客体关系的现实的具体内容作一简析,以对其现实性作一展示。一、主体和客体的对立任何统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通过对宏观主体与微观客体复杂联系的考察,拓展关于主客体关系问题的理解。对量子理论所涉及的主观介入和主客体划界等问题的系统探讨表明,在微观认识中,由于通过实验设计、提问方式及对微观客体与宏观实验安排相互作用所生成的宏观效应的描述和说明,主体作为参与者的事实暴露无遗。但这种主体参与以及由此而生的主观介入都只是在描述的意义上。从描述的观点看,主体和客体本来就是出于主观规定,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划界是主体根据认识的需要作出的。  相似文献   

8.
卢卡奇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象,认为要超越物化结构就需要运用主体—客体辩证法恢复人的存在和历史进程的总体性从而扬弃物化,而无产阶级正是主客体辩证法的承载者,因此,无产阶级意识的成长与自觉与否不仅关系到总体性的实现和人的主体性生成,而且还是革命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即人同他的活动对象的关系。人们的活动是一个承先启后的历史过程,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也具有社会历史的特征。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客体依次表现出对象性、对象化、对象世界三种规定性。这三种规定性既是客体在人的活动中发展变化的三个环节,也是人的主体性确立和发展的三个阶段。本文就主客体关系运动变化的三个环节谈点不成熟的意见。 一  相似文献   

10.
黄禧祯 《学术研究》2007,2(8):120-123
在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常常出现教育的主、客体沟通困难的景况。这种困境产生的根源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之间、主客体之间对教育目标未能达到"意义共享",其主导话语往往被多元文化所解构。特别是青年文化对主导话语权威的挑战、对主导话语价值的消解和对主导话语教化方式的抗拒等问题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并在此前提下积极寻求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量子力学作为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其哲学意义就在于揭示了微观领域的特殊认识规律。然而,对于量子力学所揭示的微观认识的本质的归结却有极大的歧义。一种思潮认为,量子力学的哲学认识论意义是主客体不可分,使微观认识的主体性得到了突出,宏观性认识成为一种理想企图。如波普认为,量子力学使我们不断地想到区分主体和客体的困难;玻恩认为,“随着量子纪元的到来,关于主体和客体两极性的问题出现了一种新态度”即“量子力学取消了主客体之间的划分”,使“客体和主体之间的分界线已经模糊不清”;冯·  相似文献   

12.
乔丽英 《天府新论》2007,(5):97-101
结构化理论是吉登斯学术研究当中最具原创性的理论,它是立足于日常生活世界的本体论研究。作为行动主体的行动者具有一种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是一种"所做"而不是一种"所欲"。能动性与权力逻辑地关联在一起,权力是一种转换能力。具有能动性的行动者是知识人,有意图行动的意外后果表明行动者的能动性是受限制的。  相似文献   

13.
论宪法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以人的权利为出发点和归宿,是近现代宪法的真谛。所谓宪法关系,应当是指宪法规范所调整的作为权利载体的宪法关系主体与作为权力载体的宪法关系客体之间的事实关系和价值关系。在宪法关系中处于主导、支配地位的主体(公民)应该同时享有内在自由和外在自由,实现自律和他律的统一,而宪法关系客体(国家)则应该具有利益性、法定性、被动性和相对独立性。宪法关系主客体之间存在着以实践—认识为基本形式,以对立统一为基本结构的相互作用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主要内容是“需要”和“效益”,客体作用于主体的主要内容是“规范”和“效应”。宪法关系主客体之间既互相依存、转化,又互相制约、否定。建立以“权利—权力”模型为主客体关系的宪法关系学说,有利于进一步揭示宪法的本质,有利于改变人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身分关系”的旧观念,有利于突出作为市场主体的公民所应有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14.
许文博 《北方论丛》2015,(1):138-141
结构与行动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学中的重要议题。布迪厄认为,不同的个体行动者通过某种惯习来取得社会空间中的不同位置,从而出现了阶级划分,惯习既是内化了的性情倾向,又要依靠实践来生成;与此相似,朱迪斯?巴特勒强调性别是表演性的,是个体行动者根据主体本身的一种效果而建构起来的,但这种表演并不是先于主体选择的,而是遵循着异性恋规范。两种理论虽然讨论范畴不同,分别关注阶级和性别,但都涉及到结构与行动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且都化解了结构与行动之间的二元对立,因此,体现出阶级与性别之间的相似性:阶级与性别的形成都是行动者个人参与实践的结果,并且这种实践遵循着阶级或性别制度的轨道,具有重复性,尽管如此,阶级与性别的特征并非本质性的存在,而是可以通过实践改变的。  相似文献   

15.
论精神客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体是和主体相对应的一个范畴,没有主体就无所谓客体,没有客体也无所谓主体。在人的一切活动中,主体和客体构成了既相互联系和依赖,又相互离异和制约的两极。我们正是在这种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中来规定客体的。客体就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并反过来制约主体活动的外界对象。  相似文献   

16.
思维模式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理性积淀物。一般说来,任何民族的思维模式所内含的思维要素是相同的,主要包括思维认知结构,价值结构、情感结构和审美结构,其中认知以客体、主客体存在关系为基础,反映的是主体意识与对象客体的符合关系;后三者则以主客体之间的价值选择,情感和审美的体验为基础,反映的是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关系。主体依据一定的内在机制及其方法论原则,把认知和评价耦合联动起来,编织出一  相似文献   

17.
刘克宽 《文史哲》2003,21(2):144-148
从文学创作的主客体关系上讲 ,主体的创造意识是在对客体存在的改造式适应中体现的 ,客体对主体的制约同样也是以尊重主体意识的独立性为前提的。而当代文学史上前十七年的文学创作 ,往往人为地将主客体双向之间的适应互动的选择重构关系释解为主体对客体 (群体 )的单向依附关系。这使源于复杂体验与认识的艺术个性构成的多重视界往往被群体的逻辑思维所取代 ,它所形成的两极对立的审美模式和传统的道德价值判断标准 ,共同成为导致创作公式化和概念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的对象性概念是由意识的内在结构和意识的辩证运动本性的共同作用而产生出来的,它是一个表示以主体为本位的、主体与客体具有本源性伴生关系的概念。其重要意义体现在它是主客体之间沟通的桥梁,主体必须经过对象性环节,才能够真正实现主客体由对立走向统一的目的,因此,一方面它是主体的辩证运动的现实性的保证,另一方面,它会在主体达到绝对认知时被主体所消解,被统摄到主体中去。对象性概念是黑格尔"一切实体都是主体"思想的一个重要注脚,也显示了其辩证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而想用获得绝对认知的自我意识完全消除主客对立,则是它的一个重大缺陷。  相似文献   

19.
底层社会是一种社会存在,也是一种价值关怀,还是一种研究立场。转型社会的社会学研究尚未获得开阔的想象空间和深厚的学理支撑,究其原因,在于各种理论范式的束缚和分析框架的约制,使本身根植于底层社会的社会转型议题囿于宏大叙事、结构秩序的窠臼之中而不能自拔,其研究过程亦悬置于底层生活层面之上而与底层生活世界渐行渐远。富有底层意识和底层关怀的底层社会研究,要求研究者理清底层行动者"行动逻辑"的二重分殊,特别关注底层行动者真实和变通的存在方式与施加在他们身上的总体性安排之间的距离;强化"深度在场"意识,以底层社会的内部眼光来凝视底层行动者的遭遇及命运;用"积极干预"重塑研究者的行动立场,向行动者或研究者揭示抗争行动背后的关系实质。  相似文献   

20.
在哲学史上,不同的现象观处在客体——现象——主体的分与合的激流之中,唯物主义强调现象的客观和客体作用,唯心主义强调现象的主观和主体作用,这是不同现象观的实存属性。同时,双方都有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这是两种现象观的潜在属性。从哲学高度进行概括,形成现象的全部要素就是主体和客体;从特定坐标上看,就是主观和客观。主客体、主客观之间的关系就是认识。没有认识活动,就没有主客体、主客观的相互联结,也就不可能形成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