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统计教育》2005,(5):34-34
联合国人口和发展委员会今天发表报告指出,到2007年,世界将有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而1950年时,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为30%。该委员会在报告中称,全球65亿人口中目前约有32亿居住在城市。到2030年,城市人口将攀升至50亿,估计将占那时的全球人口的61%。该委员会称,巨型城市的数量也在增加。现在全球有20个城市的居民超过了1000万,而1975年只有四个(东京、纽约—纽瓦克、上海和墨西哥城)。今天,人口最多的五个城市是:东京(3530万)、墨西哥城(1920万)、纽约—纽瓦克(1850万)、孟买(1830万)和圣保罗(1830万)。紧随其后的城市是:德里、加尔各达、布宜诺…  相似文献   

2.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接近6.66亿人,城镇化率达到49.68%(2011年已达到51.27%)。相关专家指出,50%为城镇化率的临界点,城镇化发展模式应由"增长型"向"民生型"转变,民生型城镇化将成为当前我国城镇化的战略选择。本文以城镇化发展水平较发达地区—石狮市为视角,就当前城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解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走的是一条以农民工大量进城、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道路,这是一种典型的"增长型"城镇化模式,它  相似文献   

3.
《四川统计》2014,(7):5-5
中国城市化需避免重蹈拉美覆辙 据2012年8月联合国人居署统计,拉美地区有8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其城市化水平甚至超过许多发达国家。伴随着城市人口增长,拉美地区国家不少城市的就业机会和城市生活条件却并未随之相应改善,出现了诸如公共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非正规就业人员数量巨大、社保覆盖率低、贫困率高企以及治安恶劣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统计》2012,(7):20-21
以二、三产业充分发展为依托的人口城镇化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只有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才能促进青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本研究依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近年来青岛市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情况、城镇人口在二、三产业的就业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城镇人口在青岛各区市的分布情  相似文献   

5.
加快城镇化进程 提高经济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志澄 《统计研究》2001,18(5):43-46
一、城镇化与经济竞争力1 城镇化的本质。城镇即城市和集镇 ,城镇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而衡量城镇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标准是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水平是以区域内城镇人口占全区城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的。城镇人口指居住在城镇建成区范围内的常住人口 ,包括城镇非农业人口和常住的农村户籍人口。城镇是人类聚居的场所、活动的中心 ,是人类有计划、有目的的利用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它是受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地域综合体。从本质上来看 ,城镇化不只是形式上将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  相似文献   

6.
2013年,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在保增长、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的带动下,致力于加快全区的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扩大城市的影响力,使全区城镇化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本文根据全区城市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及其他有关数据,对全区9个地级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一、地级城市人口劳动力等要素进一步集聚2013年,全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城镇化成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城镇化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要科学合理地推进城镇化就必须对城镇化有正确的认识。过去,我们更多是从户籍的角度来看城镇化,忽略了农民实际融入城市的程度。全国不同地区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颇多共性,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和湖南调查总队近日对湖南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调查研究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乡划分标准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我国对城乡划分标准做过多次调整,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如何界定城市与乡村的界限已经是日益困难的工作了。早在1955年,《国务院关于划分城乡标准的规定》就明确指出,常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其中50%的居民为非农业人口的居民区或者常住人口不足2000人,但在1000人以上,而且其中非农业人口超过75%的地区,可以设置镇的建制。1963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市镇建制、缩小城市郊区的指示》中,对设置镇的标准进行了修正。它要求聚居人口在3000人以上,其中非农业人口占70%以上或者聚居人口在2500人以上但不足3000人,其中非农业人…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旨在强调人本管理,城镇化的核心突出以“人”为上.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文章着重从人口城镇化进程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三个方向的发展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不均衡,城乡二元制阻碍人口城镇化;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固定,难以从根本上进行转变;在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向农村地区推广城市文明的进程难以完成.通过完善政策机制保障农民利益;提高人口城镇化质量和农村环境,创造吸引新生一代回乡发展的大环境;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提高农村人口对城市文明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10.
2010年,鹤岗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18%,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4.42%,均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7%和10%的标准,这标志着我市已经步入了人口老年型城市的行列。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问题,而且是世界大趋势,不是短期内能解决好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早思考,找对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到来。  相似文献   

11.
地级以上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发挥城市社会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全省城市人口增加快,尤其是暂住人口上升突出。2004年,18个市年末户籍人口总计7994.76万人,比上年仅增加0.7%;其中,非农业人口达1823.65万人,比上年增加7.1%;暂住人口155.76万人,比上年增加23.8%。同期18个市辖区暂住人口数量比2003年增加38.7%。全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市辖区城镇化率上升快。城市化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国际上,城市化发展通常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低于30%的低速增长阶段、30%—60%之间的高速增长阶段和高于60%的成熟…  相似文献   

12.
正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内蒙古城镇化水平达55.53%,超过全国5.85个百分点,根据内蒙古全区人口变动的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12年城镇化水平达57.74%,超出全国5个百分点。同时内蒙古"十二五"规划提出了60%城镇化发展目标以及预测2020年城镇化水平会高达65%,保证城镇化进程的平稳快速发展是内蒙古发挥自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复杂。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区扩展加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负荷,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生产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一旦超出了城市自身环境容量的承受能力,必然引起城市生态环境失调,从而进一步影响城市本身的发展。因此,研究城镇化发展进程以及城镇化发展与城市环境生态问题的关系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针对四川省城镇化进程中由于人口增加、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探讨四川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压力问题。城镇…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1995-2013年省域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核密度估计方法,从人口和土地城镇化入手,系统分析了中国城镇化的地域非均衡及其动态演化规律。结果发现,1.中国人口和土地城镇化分布均呈现出由东往西逐渐降低的规律,城镇化非均衡主要体现在土地城镇化,而人口城镇化则未出现明显分异。2.全国尺度人口城镇化基尼系数随时间不断下降,城镇化非均衡逐渐减小;土地城镇化基尼系数则呈倒"U"型,城镇化非均衡先增后减。3.东中西三大区域内人口城镇化基尼系数均呈直线下降,区域间非均衡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土地城镇化非均衡则是东部大于中部和西部,但近年来西部已超过东部。4.人口城镇化非均衡在1995-2001年间主要来自地区间重叠,而后2002-2013年主要由地区间差异驱动;土地城镇化非均衡则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异。5.核密度估计显示人口城镇化增速较快,波动较小,而土地城镇化则极化趋势明显,波动较大。新型城镇化的协调推进宜从人口和土地城镇化两方面着手,特别要注意土地城镇化的失衡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四川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已经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预计未来十年,各县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将进一步加快,部分县区将全面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为借鉴先行一步的东部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我们通过对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简要分析,探寻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子和政策选择。四川省县域经济与东部四省差距明显县域人口比重高于东部四省。从县域所占比重看,截止2003年末,全省县域数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75%,而东部四省一般在50-65%之间。从人口所占比重看,全省县域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5%,而东…  相似文献   

16.
观点传真     
*亚行预测今年中国GDP将增长10%亚洲开发银行在其发布的《2007年亚洲发展展望》中预测,2007年中国GDP增速将达到10%,这一增速在2008年将小幅回调为9.8%。亚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工业化推动投资增长,城镇化拉动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的快速发展,政府通过鼓励落后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通辽市城镇化现有发展状况及制约因素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通辽市总人口为308.35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87.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8.5%。 纵向观察,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数据相比,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增加33.26万人,增长幅度达61%,年均增长率在5%左右,城镇化率提升8.7个百分点。客观地讲,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撤盟建市之后,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和行政区域的变更,加速了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城镇化综合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四川统计》2014,(2):5-5
城镇化为社会建设提供新的契机 中国社会过去三十年的多元化发展已经远远超越了政府组织机构试图统而管之的能力。社会建设的基本状况是,政府的城市治理机制大多落后于社会的多元发展,主要表现为疲于应付各种危机和追求急功近利的短期目标。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中西部地区15个省份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社会认同度为研究视角,构建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中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代际差异、性别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整体偏低,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人特征对其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代际及性别的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认同度与其就近城镇化意愿显著正相关,且第一代女性农业转移人口受到的影响作用更明显。从各项指标来看,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受职业技能水平、子女教育状况、职业升迁机会、户籍状况、与市民的关系、工作环境、工作时长、居住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均大于第一代农业转移人口。女性农业转移人口更关注子女教育水平、工作环境、工作时长、居住条件和物价水平。  相似文献   

20.
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建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城市是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 ,以聚集效益为特点 ,以人类进步为目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区系统 ,是多种实体的有机统一 ,也是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中心 ,在现代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当今世界 ,不管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如何 ,城市化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共同发展趋势。新中国建立以后 ,我国城市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城市个数从 1 949年的 1 38个发展到现在的 6 6 8个 ,人口城市化水平从 1 949年的 1 0 .6 % ,上升到现在的 30 .9%。但从人均 GDP水平、产业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