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观点举要     
<正>这种"看张"的姿态——即非常"自我"地贴近原点的张爱玲——来感受其生命书写之舞,却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自身观看的位置,或许就是"零度"的意义。然而这样一种辩证的姿态或许本身也是一种悖论,因为回到"零点"对于离张渐行渐远的当代人,已愈来愈不可能。  相似文献   

2.
学界对张爱玲作品的评价,因《小团圆》延搁多年的出版状况,变得悬而未决。2009年中文版本的《小团圆》面世后,"张迷"以及张爱玲研究者在震惊之下产生尖锐分歧。如今,《小团圆》的英译本也于2018年出版。对张爱玲全部作品的解读,目前被划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张爱玲的创作生命短暂、璀璨如流星,起步于1940年代,也很快终结于此;另一类认为《小团圆》是其漫长、复杂而多面的写作生涯的巅峰之作。本文将集中讨论这部小说被压制的原因,以及其作为文学作品的特性和品质。如某些中国的文学批评家所提出,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对"晚期风格"的思考,是否可以在此提供洞见?我们又该如何在世界文学的语境下阅读张爱玲?  相似文献   

3.
孟子与告子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和由《礼记·乐记》而来的"人生而静"以上容说不容说,成为宋明理学性论的基本资源和中心的课题。程颐和张栻都主张性善,但是如何解释性善,在湖湘学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张栻对性善的解说及其援太极说入性论的理路,与朱学有着明显的差异,仍坚守了湖湘学以性为本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的《小团圆》创作于上个世纪70年代,在其逝世多年后终于出版;同时,作为张爱玲的遗作,也成为后人理解和研究张爱玲的宝贵资料。张爱玲在《小团圆》中娴熟地运用模糊、断裂的叙事时间模式,加以多重身份的叙事者角度及特有的"张氏"细节语言等,为读者展现主人公盛九莉对于自己30年人生的回忆,特别是和邵之雍之间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正因为作者精心设置的叙事模式,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作家传递出的痛感,正如张爱玲本人所强调的,《小团圆》是"在四面楚歌中的回忆"。这种不同于以往的叙事模式,使得张爱玲的艺术风格更加老练、沉稳,是岁月的积淀和人生阅历使得"张迷"们对于其作品更加地欲罢不能,又掀起一股"张爱玲热"。  相似文献   

5.
余华的长篇小说创作的指向之一是通过写作达到自我人格的完善,作品内部有着动态的自传性。从《在细雨中呼喊》到《兄弟》,令人绝望的孤独感是余华长篇小说的重大主题。与此同时,小说叙述中的狂欢色彩却越来越浓重。"狂欢"作为一种发现本我与宣泄自我的方式,目的在于对童年时期自我内心孤独与压抑的疗救。"看客"是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对象,这一概念曾被用在余华作品研究之中,而事实上,以《在细雨中呼喊》为分界点,"看"与"被看"的所指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因为绝对真实的自我永远无法通过叙述抵达,这些小说隐喻了个体孤独与狂欢角逐的矛盾而复杂的存在状态。"看"与"被看"模式正是这种不确定的存在状态得以展现的条件,在人类认识自我的意义上隐喻了现代文化带来的深刻困境。  相似文献   

6.
从广义上来说,作家的一切作品都带有自传性色彩。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将经验、情感以及世界观、价值观倾注于作品当中,从而创作出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文学作品。张爱玲在其中年时期花费大量心思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不仅向读者呈现出了别样的自传体小说,也给了读者一个更贴近的机会去了解张爱玲的生平,为"张学"的研究扩大了空间。  相似文献   

7.
张謇研究近期的学术目标是建立“张謇学”。“张謇学”是张謇研究到一定阶段的标志。一、问题的提出张謇研究,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是从上世纪的60年代初开始的。当时,在全国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的学术讨论中,涉及到对张謇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从此报刊上有了评价张謇的文章。这引起时任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长曹从坡的重视,开始组织力量从事研究和搜集有关资料等学术活动。1962年,曹从坡发表了《张謇的悲剧》一文。同年,有不少外地学者来通访问,章开沅、祁龙威等都是在这一时期来通查阅资料、进行研究的。研究张謇开始热了起来。但好景不长。是年…  相似文献   

8.
刘勰《文心雕龙》无论是对理论体系的设置,还是对具体问题的论述,或是对总纲五篇的排序,抑或是用“文心”来为全书命名,均体现出一种由内及外的思维方式。而归根结底,这种思维方式源于南朝礼学,所以《文心雕龙》与礼学在思维方式层面具有鲜明的异质同构性。刘勰的思想精神与立身行事体现出其积极入世的儒家情怀,彰显出对礼学的热衷推崇,可以说进行礼学批评是其撰写《文心雕龙》的一个动机,以此敷赞圣旨,进而谋求仕进。因此,《文心雕龙》彰显出浓厚的礼学思想特色,具有深厚的礼学蕴涵,由内及外的思维方式正是其礼学蕴涵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9.
《小杜丽》中的自由间接引语在人物刻画和主题呈现的方式契合了巴赫金"杂合建构"和"伪客观动机"的概念,狄更斯充分利用自由间接引语灵活多变的特点,制造人物话语与叙述者话语间的含混性,刻画了一系列"Nobody"人物。自由间接引语不仅呈现了他们自我放逐、自我膨胀、自我湮没的形象,也勾勒了一张覆盖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缺失全景图;为领略小说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提供了管中窥豹的精彩片段。  相似文献   

10.
《南都学坛》2016,(5):53-57
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常以苍凉著称,她的许多小说,诸如《金锁记》《倾城之恋》等,开头都为读者展现出了一副苍凉的意境,《小团圆》也不例外,在《小团圆》中她把这种苍凉文风发挥到极致。关于《小团圆》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综观这些学术成果,关注的热点问题大都是小说是否为作者的自叙传、"张胡之恋"的内涵、张爱玲的妇女观等,对小说的苍凉文风关注不够。通过研读文本,可以看出《小团圆》虽然是自叙传,反映了张爱玲的少年生活、求学经历、爱情遭遇、母女关系等,但又不同于自叙传,它来源于张爱玲的生活积累,同时又有张爱玲的匠心独运,它反映了张爱玲高超的创作技巧,特别是张爱玲对苍凉风格的选取运用。张爱玲在故事的编排、人物形象的设计、意境的营造方面,都给小说打上了苍凉的底色。她在《小团圆》中编织的破碎的家国梦、难圆的闺阁梦,塑造的盛九莉、邵之雍、蕊秋、盛九林等可悲可怜的人物形象,营造的大考前的早晨、晚唐的月亮、木雕的鸟等紧张或冰冷的意境意象,揭示了乱世背景下浮世生活的不可预测和难以把握、爱情的短暂和失去难再得、每个生命或物质个体的微不足道。她冷冷的地撕开了生命华美的袍,使人在看到生命本真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性的丑恶。《小团圆》让人在张爱玲去世20多年后,读之仍不免叹惋,它是张爱玲的人生感悟,也是张爱玲一生命运的真实写照,更是张爱玲悲剧意识产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1.
孟子与告子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和由《礼记·乐记》而来的“人生而静”以上容说不容说,成为宋明理学性论的基本资源和中心的课题。程颐和张栻都主张性善,但是如何解释性善,在湖湘学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张栻对性善的解说及其援太极说入性论的理路,与朱学有着明显的差异,仍坚守了湖湘学以性为本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12.
《南都学坛》2018,(2):45-48
张綖在词体创作的体悟以及编撰《诗余图谱》的词学实践过程中,开始有意识地区分词体风格的不同,并最终在《诗余图谱凡例》中提出了影响古今的"婉约—豪放"二体说,但"二体说"并非源自张綖评点《草堂诗余别录》时提出的"精工—豪放"之说,而恰恰相反,"精工—豪放"之说是对"婉约—豪放"二体说的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在对张爱玲和她笔下主人公遗传与变异关系的分析 ,遗传指主人公继承了张爱玲自身的某些个性特征 ,传达了张爱玲自己的思想感情、经历 ,以及独特的生命体验 ,这种带有自叙性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市井风味 ,易为广大市民阶层所认同。变异指主人公对张爱玲及其社会的普遍正常人事的异化 ,作家通过对异化心理及导致其产生的不正常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深刻剖析 ,使作品在感性形象之上充满了对客观社会的理性思考 ,从而引起知识界普遍的心灵共鸣  相似文献   

14.
从语言运用的现实情况来看,在"介词+后+看"这一短语结构中,"后"经常表示过去,这与吕叔湘先生和《现代汉语词典》的观点是相违背的。文章提出了"后"表过去这一语言事实,并以"往后看"的使用现状为切入点,探讨了"后"表示过去的原因,同时分析了"后"在"往后看"这一结构中的表义差别,预测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由于某些大师对张爱玲《金锁记》的推崇,使得文学史对张爱玲作品风格的书写,出现了一些误导。当大家把《金锁记》当作张爱玲的代表作时,其实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背离了张爱玲创作的自觉追求。从《金锁记》到《怨女》,这样的改写,正是张爱玲对自己创作的自觉追求的重申。  相似文献   

16.
《南都学坛》2015,(5):45-51
张爱玲的遗作《小团圆》自2009年问世以来在文坛就饱受争议,褒之者称其是浓缩张爱玲毕生心血的巅峰之作,贬之者称其叙述烦琐,缺乏艺术感染力。通过对文本的研究,笔者认为《小团圆》是张爱玲的颠覆之作,它颠覆了主流社会的家国情怀,也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更颠覆了张爱玲一生的高傲。张爱玲通过对主人公盛九莉生活的环境、求学的受阻,尤其是维多利亚大学师生在港战中遭遇的描写,抒写了自己"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不幸遭遇,通过对盛九莉缺失的亲情、背叛的爱情、疏离的友情的描写,抒写了自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情的缺失。从某种意义上说,主人公盛九莉没落的家族史、沧桑的成长史和凄凉的心灵史,道出了张爱玲的身世、家庭、童年、亲情、求学、恋爱、友情、再婚、子嗣等方面的残缺,这些遭遇或经历使张爱玲一生都在思恋、哀愁、痛苦中度过。"小团圆"和"大团圆"是一对反义词,"小团圆"不是稍微有点团圆,而是不团圆,作者追忆似水年华,直面真实的自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张爱玲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张爱玲用毕生的执着演绎了一曲乱世悲歌。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祖先》是意大利当代著名小说家卡尔维诺五十年代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深刻地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类生存的本质问题,以童话(寓言)手法隐喻了现代社会里人迷失自我、失去完整性、焦虑迷惘的生存状态,并对人的追寻自我、确证自我的艰辛历程进行了深入的思索。本文着力通过对《我们的祖先》三部曲的分析来探讨现代社会中个体的生存本质、并寻觅出一条通向"存在"——"完整"——"自由"的实现自我之路。  相似文献   

18.
清儒对《四书章句集注》一书时有驳难,其有关朱子《论语集注》"可与共学"章存在章句之失的说法,诸多证据材料都存在问题。论者关于朱子《论语集注》"可与共学"章"分章不当"的批评,并不能举出有力的文献证据,其论证陷入自我循环。而清儒翟灏《论语考异》所列文献貌似甚众,但证据力着实有限,据此很难形成定论说朱子《论语集注》"可与共学"章存在"经文倒误"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90年代初张爱玲撰述的《对照记——看老照相薄》(下文简称《对照记》)作为其生前最后一部作品,不光具有文学研究层面的意义,同样亦有社会、历史、传播等层面的阐释空间。张爱玲的成长经历使她对家庭与亲情有所疏离与质疑,但1946年以后她开始意识到个人与家庭、家族有一种拆分不开的社会性契约关系,《对照记》是晚年张爱玲对这种关系进行的血缘、色彩层面建构,既是一种家族的寻根,更是对自我社会形象的塑造,另外其中也涉及了私人空间与社会公共空间、图像与文字之间的互文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一见钟情是种美好体验,但现实中更常出现"一见就烦"的现象。眼前这个人客观来说没有哪里不好,但就是看他不顺眼。这种"一见就烦"的感受并不是莫名产生的,它有一定心理动力学原因.首先,你看对方的不顺眼之处,可能自己身上也有,在心理学上叫作"投射"。其实你是不喜欢自身的某些表现,但是自我否定和攻击会让自己很不舒服,所以就把"矛头"转向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