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做书香官员     
今天,你读书了吗? 读书本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但如果关系到官员这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所肩负的公共职责的特殊性和责任的重大性,似乎就有必要拿到台面上来说了. 我们常说一个家庭的书柜影响到孩子的未来,那么一个官员群体花多少时间读书、读什么书,同样会影响到个人修养、施政理念乃至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党严肃法纪、高压反腐,似乎触犯到了官员群体的利益,由此影响到了官员的积极性,导致官员的不作为。在此境况下,我们需要重新去思考人类社会的"第一大关系"问题,即官与民之间是不是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权力界限,是不是应该大大收缩官员手中的权力而使社会和人民原本就具有的主体性、自  相似文献   

3.
近10年来,在官员中倡导学,习,成为中共执政的一个醒目动向。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已演化为一个制度性的样本,地方政府的读书学习热情也被激发出来。《嘹望东方周刊》与《中国图书商报》联合在黑龙江、江苏、重庆、广东、陕西五省市,选取了县处级到厅局级的100名官员作为样本,围绕阅读问题展开调查。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倡导者、决策者和执行者,官员们的读书状况怎样?他们喜欢读哪类书?他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张涛甫 《领导文萃》2012,(15):116-118
官员读书,本不该是一个问题。中国素有"学而优则仕"的优雅传统。曾多时,读书是为官的敲门砖。传统中国的科举取士为读书人进入庙堂打开了制度通道。那些有读书能力的人才能获得为官的通行证。像范进、吴敬梓之类的科场失意者,只能被挡  相似文献   

5.
《决策》2009,(1):14-15
四川震区官员群体 入选辞:在2008年里,他们是最特殊的一个群体,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不仅仅忍受失去亲人的悲痛,更要担负起领导一方的责任。让人欣慰的是,他们经受住了考验,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四川震区官员群体,是2008年最值得书写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散木 《领导文萃》2011,(5):113-117
中国古代官员普遍好读书,这是一个悠久的良性传统。 中国古代历朝的官员,大多是自幼入学,随之开始读书(经史子集),目的是秉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士子的价值理念,经过若干年严格的训练和伏案阅读的习成,在入仕时方能知晓为人处世之理和感悟治乱兴衰之道。  相似文献   

7.
《领导文萃》2007,(9):43-47
做官员闭读状况调查的最初想法来源于一个新闻界老前辈的遗憾。上个世纪80年代末。老前辈所在的一本新闻周刊曾发起一次很高层次的官员阅读状况的调查,但调查夭折了,原因是根据了解到的初步情况。那个层面的官员读书状况非常糟糕,预想调查结果会因不利于官员形象而难以公布,遂作罢。这个听来始终没有忘怀的遗憾,如今终于在我们手中有了弥补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荣利萍 《决策与信息》2013,(10):106-107
本文探析了官员群体的形象危机事件频发易发原因,指出了官员群体的形象危机事件频出后果,重点阐述了新时期政府官员如何展现新的风采。  相似文献   

9.
"蜀官"是怎样炼成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浩程 《决策》2008,(2):15-18
在中国,地方政改冲动背后通常都站着一位"卓尔不群"的官员,四川也不例外. 从1998年步云乡直选到雅安,新都政改,再到城乡统筹改革,四川"快半拍"的渐进式改革迄今已整十年.十年间,其改革创新如此密集,以至于夹裹其中的个性官员之多,足以被看作一个群体.  相似文献   

10.
刘悦斌 《领导文萃》2013,(20):120-123
晚清吏治腐败,官员身边人也有一份"功劳"晚清吏治腐败,已是一个定论,这并不冤枉清朝统治集团。在晚清官场的腐败中,官员的身边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往往狐假虎威,利用在官员身边的便利条件,贪污受贿,勒索百姓,有的官员甚至与身边人互相勾结,互相利用,贪赃枉法,祸国殃民。其实,清朝最高统治者不是不知道官员身边人可能造成的危害。为了防患于未然,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官员的任职回避制度,有地区回避、亲属回避、师生回避等。  相似文献   

11.
翻开各级人代会的代表名单,不难发现,大大小小、各行各业的官员比比皆是,占据了显赫比重,“一府两院”的主要领导人尽在其中。我们姑且将这种富于“中国特色”的现象称为“官代一体”。它已成为妨碍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突出问题。首先,“官代一体”混淆了立法者与当政者、执法者之间的界限。虽然从理论上说,立法者和当政者、执法者都属于人民的范畴,但是涉及到具体的利益和愿望,普通公民群体和官员群体难免有差异。比如制定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负有管理职责的官员群体的立法愿望,总是希望管理起来简单省力。而接受管理的普通公民群体的立法愿…  相似文献   

12.
什么样的官员容易发生形象危机?由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牵头完成的《形象危机应对报告(2012)》给出了答案。唐钧和课题组成员对2012年前四个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形象危机进行了排名,研究发现,"窗口型"官员、"贴近群众型"官员和"准官员"三类群体受关注度高,形象问题较为严重。"‘窗口型’官员主要是履行执法职能的官员群体,包括城  相似文献   

13.
应琛 《领导文萃》2013,(8):78-81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官员形象危机2012》,为中国官员形象把了把脉。该报告指出,村干部、基层官员、高层官员、执法官员以及准官员为五个高危官员群体,而官员面临的五大形象危机被概括为:性丑闻、露巨富、被扒光、被牵连和被假冒。  相似文献   

14.
《领导文萃》2007,(1):36-38
在近日发生的甘肃徽县群体铅中毒事件中,由于当地官员屡次瞒报事实、敷衍塞责,导致群众不相信政府,省里派去的专家甚至遭到群众的围攻和谩骂。百姓不相信官员并非个案,类似事件在其他地区也时有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显然.官员的公信力已经到了不得不正视的地步。  相似文献   

15.
李松 《领导文萃》2008,(19):81-83
在现实中,歌星、影星、球星有收出场费之说。而多种迹象显示.这个人群中,又多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政府官员。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我国频发的官员自杀事件,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激烈的讨论,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随之在全社会得到了普遍关注。领导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公共事业、社会发展负有特殊的责任,关注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决策》2009,(1)
四川震区官员群体入选辞:在2008年里,他们是最特殊的一个群体,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不仅仅忍受失去亲人的悲痛,更要担负起领导一方的责任。让人欣慰的是,他们经受住了考验,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相似文献   

18.
唐钧 《决策》2013,(1):51-53
在2012年里,官员形象面临什么样的危机?谁是高危官员群体?官员形象危机如何应对?本文通过对2012年度全国(不含港澳台)官员形象危机典型案例库的研究,绘制出了2012年官员形象危机"风险地图". 官员形象五大危机 2012年里,经网络曝光影响较大的官员性丑闻事件近20起.自11月雷政富事件曝光后,性丑闻曝光数量呈"井喷"态势,仅12月至少曝光了10起恶性官员性丑闻.因此,官员性丑闻事件列在官员形象危机的前列.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的暴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文萃》2011,(Z1):120-123
暴富背后的群体病症与隐忧的确,快速推进的改革开放真的让国人富了起来,中国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积聚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才能创造的财富,这种财富递增的速度让世人为之震惊。然而,从企业到政府、从学者到官员、从草根到明星,国人物欲催生下的数字奇迹与财富狂欢带给我们的却是种种意想不到的群体病症和隐忧。  相似文献   

20.
2000多年前,苟子曾说过:"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这个仕者,以前指官员,现在指机关干部、公务员.中国有着要求官员读书的悠久历史,这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应当在现代社会中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作为机关干部,无论是为了做好工作,还是为了加强自我修身,都应该注重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多一些书卷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