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近代文学研究者开始对先前的以西方话语为标准的评判日本近代文学的方式加以反思的工作至今仍在继续.对坪内逍遥的再认识以及再评价成为引人瞩目的个案.<小说神髓>以西方批评话语"艺术"、"小说"等来建构新的文学论,这当中对西方话语的"误解"及并未与本土文化更好结合的缺陷一并构成了日本近代文学的"近代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的护理日渐成为社会的一个关注点。羽田圭介的《颓败与重生》就是以老人护理以及由此引起的家庭内部纠葛为题材的小说。小说标题中的"颓败"体现在以主人公的外祖父为代表的老年人身体的衰老、病痛的侵袭以及所面临的尴尬的社会与家庭处境。而"重生"则表现在主人公对事业的追求、自我肉体的改造、帮助外祖父实现"尊严死"等方面。这部作品表征了日本社会所面临的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及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3.
"新感觉派"命名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以刘呐鸥、穆时英与施蛰存等人为代表的创作笼统地命名为"新感觉派",这是对日本"新感觉派"小说的误读,这种误读一直在影响着我们对于这些作家及其作品的深入理解.事实上,不仅刘呐鸥诸人的创作与日本"新感觉派"差别很大,而且刘、穆与施之间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把刘呐鸥和穆时英的创作称之为"都市感觉小说",而将施蛰存的创作归于"心理分析小说",这样也许更符合现代中国文学的基本史实,同时也更有利于文学史的一般描述.  相似文献   

4.
葛西善藏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私小说作家,其创作生涯贯穿日本的大正时代,他不仅继承了日本传统的文学理念"真"与"物哀",并且在创作中融入自己对于艺术和生活的态度,对后世的私小说作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葛西善藏以自身为原型,主要围绕日本大正时代知识分子的实际生活与内在心理进行描写。葛西善藏塑造的知识分子在艺术、家庭与情感的世界面前选择了封闭的消极方式,正是这些人物形象所置身的社会环境、所具备的传统因子以及所持有的危机感,使得葛西善藏成为了日本破灭型私小说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5.
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军部派出的"笔部队"作家创作了"他者"这一歪曲和丑化中国人的形象,妄想以此掩盖其侵略战争的罪行和美化日本军队."他者"是法西斯军国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日本作家干预和渗透的社会集体想象物,有深刻的文化根源.其时,日本国内的女权主义者,在整个民族疯狂于国家主义的时空下变节、转向,以此获得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畸形提升,建立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意念内的妇女解放观与军国主义达成了共谋.日本近代著名女作家林芙美子的人生经历代表了日本女权主义变异的缩影.侵华战争时期,林芙美子放弃了自由主义个人奋斗的思想转投军国主义,多次身负官方使命前往中国战场采访报导,成为侵华战争的积极协力者.文章以林芙美子寓华期间创作的描写南京沦陷的小说<运命之旅>为例,分析了侵华文学中"他者"形象的成因及日本女作家的战争观.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家庭护理老人的人当中,有50%的人“虐待过需要护理的人”,有36%的人“曾对需要护理的人感到憎恨”,有46%的人“因家庭中的老人护理而感到疲劳”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陷入战后不曾有过的经济萧条当中。日本在想方设法恢复经济的同时,还在着手进行各项改革。日本社会保障结构即是“六大改革”之一。而社会保障结构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护理保险制度。那么,日本为什么要建立护理保险制度,护理保险制度是怎样的一种制度呢?50年后每三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老人日本社会老龄化的速度是惊人的1970年,日本65岁以上老人占…  相似文献   

7.
王造时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理论家和政治活动家,是著名的"七君子"之一,是活跃在中华民国时期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其抗战时期的"主战和取消一党专政论"为研究对象.1931年"九·一八"事变一爆发,王造时就提出了救亡两大政策对外准备殊死战争,与日拼命到底,促成日本革命;对内取消一党专政,集中全国人才,组织国防政府.详细地说明了其国家理论如何应对当时中国的政治局势.  相似文献   

8.
<雪国>以其人物真实的内心感受和对梦幻世界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一种日本美.作家以他对日本传统文学独特的理解和挚爱,传承了日本平安朝的"物哀"精神.小说中对空寂的追求以及遍布小说始终的感伤、凄怆、悲凄和孤独等都凝聚了日本传统文学的悲与美,这是作者审美情结的真实体现.我们在感受这种"物哀"精神悲与美的同时,会联想到中国古典诗学中所崇尚的"感动"、"感兴"以及"悲慨"所表现的以悲为美的审美理念.两种文化背景下的悲与美所表达的同情和感动是相通的:在让读者领悟到悲与美的真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学特有的悲与美的震撼.  相似文献   

9.
日本女作家多和田叶子善于借用民间故事框架,表达对日本当代女性主体性生存的思考.小说<狗女婿上门>开篇所援引的"狗女婿"故事,正是对日本昔话"蛇女婿"的借用与再创造,而小说文本层又是对"狗女婿"故事的模仿与再阐释,从而实现了小说结构上的三重性.  相似文献   

10.
《胎记》是19世纪著名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所写的一部短篇小说。该小说围绕一块"胎记"展开,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为这部小说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分析这块"胎记"的象征意义,对于我们正确看待科学与理性,具有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非法闯入》是英国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大师萨基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具有明显的象征主义色彩。本文通过对《非法闯入》中具有浓厚象征色彩的林地、倾倒的山毛榉、狼群和"闯入者"等这些个体象征物所呈现出的多重意象的分析,揭示了该小说深刻的哲理内涵和艺术韵味。小说中多重象征所揭示的多重矛盾所蕴含的启示对个体的人的成长和全人类的发展均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砂女>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安部公房的小说代表作.该作品集中表现了"生命之重复"问题,显示出生命之重复的真相,并宣告这种真相无法逃避;人只能在重复中认识重复,并进而超越重复;重复是对意义的消解,但也正是在重复的行动中,创造出了生命的价值.<砂女>的复杂性与对生命的辩证认识正表现在这种对重复的理解中,这是认识安部公房思想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文学批评对技艺"完形"的需要,要求批评者灵魂的沉潜和跋涉,朱立立的<知识人的精神私史台湾现代派小说的一种解读>就很好地达到了对"内部"的追寻和呈现,既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世界,又真实面对自我内部生命.该著作具有开阔的文化景观、丰富的文化含量、深刻的精神探询、通透的语言营造等特点,成为同类研究中极具分量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4.
符贞 《南都学坛》2015,(2):59-62
《寻找格林先生》是索尔·贝娄的著名短篇,其主人公格雷布作为典型边缘人的代表,在竭力寻找格林先生的过程中完成了对自我、他人的救赎,反映了其对善、人性、责任的追寻,为充满悲观色彩的社会留下了一缕希望的阳光。该寻找过程很好阐释了贝娄"肯定"的宗教伦理观。从小说反映的"责任"伦理、"受难—救赎"伦理、"爱人如己"伦理,可以看出贝娄的小说人物塑造深受犹太传统的影响,体现了犹太伦理一神教的道德思想及犹太伦理关怀。  相似文献   

15.
梓骅 《新天地》2011,(12):21
在1935年"一二·九"运动之前,日本人组织流氓地痞在北平游行请愿,为"华北自治"创造舆论氛围,而宋哲元态度暧昧,对中央政府阳奉阴违,对日本人若即若离。这年6月,蒋介石政权同日本签订卖国的"何梅协定",日本几乎不费一枪一弹就攫取了华北五省。这激怒了  相似文献   

16.
<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公认是现代著名美国小说家弗朗西斯@司哥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毋庸置疑,这部小说代表着菲茨杰拉德的最卓越文学成就.该小说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作者对盖茨比这一人物的杰出塑造和刻划.为了使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这部小说,并以一个崭新的视角去探究小说主题,本文作者选择了该小说主人公加以探讨,旨在揭示盖茨比那些深深吸引读者并使他鹤立鸡群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17.
我是浙江兰溪市人,1972年生,1989年高中毕业,1990年在兰溪一家国营大厂做工人。2002年,厂里效益不好,我也想出去闯闯,就辞职了。当时正好有个机会到日本打工,我去日本打了3年工,赚到了我人生的第一桶金,30多万元,就想回国做点其他事情。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小说艺术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小说的艺术魅力使人叹服。这样的艺术精品,委实是现代文学艺术园林中奇特的一枝。《传奇》除了内容的多义与丰厚外,其艺术风格的铺张、飘逸、轻奇,令人在突兀地惊喜中忍不住惊叹。张爱玲的小说艺术,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了。熟悉中外文学的读者,会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既看到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影子,又回味出英国著名通俗小说家毛姆的韵致。当年接编张爱玲第一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的周瘦鹃老人,就曾这样  相似文献   

19.
一、"保钓运动"与左翼思潮 70年代初,左翼思潮开始复苏,复苏的契机就是1970年秋天的"保钓运动".1970年,美、日两国就归还冲绳问题进行磋商,美国准备于1972年将钓鱼岛与冲绳一并归还日本以及日本加紧在钓鱼岛群岛活动,激起了全球华人的愤怒,在留美学生、旅美华人和港台大学校园和民间中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保卫钓鱼岛运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小说作家很早就掌握了"虚"与"实"、"真"与"幻"之间的辩证关系,许多著名的小说作家都非常善于运用虚实相问、真幻相生的叙事方法,而不少评点者也能准确而深刻地指出真实与虚幻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