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人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离骚》,则是他悲剧生涯和悲剧精神的艺术再现,是中国文学史上彪炳千古、罕有伦媲的伟大悲剧抒情诗。《离骚》的悲剧特质,早就为人注意。司马迁读之,曾呜咽慨涕,“悲其志”①。严羽也说:“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泪满襟,然后为识《离骚》”②,乃强调要把《离骚》当作悲剧作品来欣赏“妙悟”。外国学者也把《离骚》、《九章》等直名为“中国的悲歌”③。因此,从悲剧美学的角度来欣赏、研讨《离骚》,则更有利于把握作品的精神实质和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运用以诗论诗形式,从审美的角度探讨诗歌的各种艺术风格特点。其中第十九品"悲慨",表达出了中国传统诗歌作品中蕴含的一种对天命难违的无力之悲、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之悲,以及对事功难立的无助之悲。这种对人类普遍悲剧情感的流露,与西方经典式的悲剧有着几近完美的契合,很大程度上为中国传统的诗学理论填补上了"中国文学无悲剧"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萧红小说中展示的婚恋悲剧现象,凝聚了作家的审美情感与生命体验.本文试图从“男性压迫”、“女人意识”这两个外在和内在的破坏性因素来剖析悲剧产生的根源,挖掘悲剧更为深层的意蕴.  相似文献   

4.
丘逢甲是近代台湾杰出的爱国诗人 ,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与其生不逢时、报国无门的巨大悲痛发生的激烈碰撞 ,产生了其诗歌的悲剧思想美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形成了他苍凉悲慨、凌厉雄迈的悲剧意象美  相似文献   

5.
周礼与《诗经》婚恋悲剧——《诗经》婚恋悲剧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诗经》婚恋悲剧产生的根源,固然不能忽视周礼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十分有限的。《诗经》时代的周礼与后世封建专制时期吃人的礼教至少有三点不同:一、周礼不下庶人,它的作用范围十分有限;二、周礼重自律、不重强制,它的实际制约力是有限的;三、周礼在西周末年开始走向废弛,其实际有效性也是有限的。因此,不能因袭“礼教吃人”的思维程式把《诗经》婚恋悲剧的根源简单地归之于礼教,除了礼教的因素之外,更多的追求专一的婚恋悲剧应当从这一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过渡形态的婚姻形式以及男权文化的集体无意识诸方面去探讨其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的悲剧观与西方悲剧理想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沫若的悲剧观与西方悲剧理想之比较赵遐秋(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悲剧艺术源远流长。从古希腊到现在,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这是一条长河。在这条悲剧艺术的长河里,那些称得上悲剧大师的艺术家们,或中流击水,或逐浪弄潮,都身怀绝技,各有千秋。应该说,他们之...  相似文献   

7.
资产阶级诗人徐志摩的婚恋生活,充满着为人所诟的浪漫风流和悲剧色彩,早巳成为历史的陈迹。然而,近几年来,有些论者却竭力美化它,在有关的传记、评传和传记小说中加以宣扬。他们把徐志摩抛弃张幼仪,追逐陆小曼,与之结合,誉为追求自由、美好的爱情,“具有反封建的意义”①,徐志摩仿佛成了反封建婚姻的  相似文献   

8.
所谓“悲剧教育”,就是指教育者将美学范畴中的“悲剧”直接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借助悲剧具有庄严的内容和粗犷的形式这一美学特征,震撼受教育者的心灵、激发受教育者的斗志、陶冶受教育者的性情,从而实现辨明是非、培养情操、提高素质之目的的一种教育形式。悲剧教育...  相似文献   

9.
论关汉卿悲剧的美学意蕴陆力在关汉卿现存的十八种杂剧中,悲剧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些悲剧虽然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题材和包公故事,但却生动地再现了元代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现实和艺术的共同产儿,展示了在元代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正义、美好之力与凶残、邪恶之力的激烈...  相似文献   

10.
消费文化在本质上是非悲剧性的或反悲剧性的。它以对有限的经验形态的生命认同消解了对于人类崇高性、悲剧性与自由超越精神的表征。具体来说,这种反悲剧意识表现在三个方面:悲剧之思的缺席;个体性的悲剧之殇;社会生活的意义之惑。这三个特征一起形成了消费文化的反悲剧意识的问题语境。  相似文献   

11.
中西古典悲剧女性比较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西方古典悲剧,俄狄浦斯王命运注定的“杀父娶母”,哈姆菜特身负“重振乾坤”之重任而与敌同亡,奥瑟罗听信谗言任嫉妒烧心杀死爱妻后而悔恨自刎,麦克白功成后由善趋恶不能自拔为人诛之……悲剧男主人公们从生到死、从爱到恨、从灵到肉、从善到恶,无不表现得令人震撼而使他们的名字永垂悲剧之史。难怪有人说,西方悲剧是男人的世界。悲剧男主人公们因此而成了历代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关注和褒贬的对象。相比之下,西方古典悲剧中的女性们,则被冷落得多,而就她们的丰采,她们的所作所为,实在不该受到如此冷遇。与西方古典悲剧相比…  相似文献   

12.
“红叶题诗”是古代著名的婚恋题材,历来多作宫怨解读。笔者通过对七篇唐五代“红叶题诗”小说的纵横剖析,阐释唐五代宫女的独特性与命运悲剧、晚唐五代士子的热望与苦痛,揭示出它隐含在宫怨背后广阔的时代性、社会性整体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13.
李贺是一个悲剧诗人,他的诗歌意象的创造、题材的选择,都是以抒写悲慨、苦闷为主。对鬼域和仙界的描写,也是为了抒发自己在现实人生中内心的悲痛和愁苦。本文从意象和题材两个方面来阐释其诗歌所蕴含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14.
唐代相对开放的时代精神激活了青年男女追求自主婚姻和自由爱情的意识 ,加之以文士与妓女双方本身所具有的直观双向作用的愉悦基础以及丰富的物质生活 ,使得此类婚恋无可避免地发生了。但由于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当色为婚”[1] 的婚姻制度以及文士的浮华习气等原因 ,文士与妓女的婚恋以悲剧告终成为必然。闪着火花的人性美被毁灭 ,强烈地燃烧着读者的灵魂 ,从而也带来了悲剧审美快感  相似文献   

15.
就屈骚悲慨美的类型观察 ,确实存在着其某篇作品与西方某种悲剧理论的精神本质相通的现象。如《离骚》与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尺度和“净化”观点 ,《渔父》与黑格尔的悲剧冲突说 ,《九章》与车尔尼雪夫斯基源于“美是生活”的“善恶斗争”理论等。可以说 ,屈骚悲慨美的基本类型 ,暗合了西方悲剧观念的发展史 ,并具有某种综合、涵容、启迪的意义。因而 ,我们决不能仅据西方的一种悲剧理论来分析屈原所有的作品 ,也可以断定 ,西方至今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一种悲剧理论能阐释我国所有的悲剧创作。这一发现的理论意义在于 :发现相通之处决不只是单方而是对双方都有启发意义 ,我们可从西方的文学作品和理论中吸取可资借鉴的东西 ,西方也可以从我们几千年积聚下来的浩瀚的作品海洋和理论宝库中吸取营养。  相似文献   

16.
尤金·奥尼尔剧作中的爱情大多是悲剧的。他笔下的悲剧爱情大致分三个类型:一是恋母情结困扰下的爱情,男主人公因恋母情结无法与女性建立正常的婚恋关系;二是欲望困扰下的爱情,主人公在欲望中迷失了自我从而导致爱情的悲剧;三是宿命中的爱情,主人公被生活背后的"神秘力量"所支配,不管怎么努力其爱情悲剧都是命中注定的。  相似文献   

17.
借鉴文学人类学的方法和成果,从生活之悲、生命之悲、文化之悲三个方面对老舍的悲剧审美意识进行了深入探索;认为老舍的悲剧审美意识主要体现为感知社会人生,感知传统文化的负面对于现代文明的阻拒,探究人的价值的毁灭以及民族生存困境缘由,是一种既具个体色彩更具群体乃至时代色彩的悲剧情思。浓厚的文化悲剧意识和生命悲剧意识,构成了老舍悲剧意识的精魂。  相似文献   

18.
方方小说中的爱情书写大多是悲剧,且悲剧之中蕴藏着诗意之美。散文化叙事、对意境的追求与营造以及语言的诗歌化表现等无不体现出方方对爱情悲剧的诗意化阐释。  相似文献   

19.
才自清明志自高 出于末世运偏消──鲍赛昂夫人和薛宝钗婚恋悲剧浅识张明慧《红楼梦》和《人间喜剧》都是世界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文学巨著。在《人间喜剧》中的《高老头》和《弃妇》所展示的鲍赛昂夫人的婚恋生活与《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婚姻生活有着相同的特点,透过她们...  相似文献   

20.
李贺一生有三个难解的情结凝聚于心中,导致他写出悲感浓郁的诗作。李贺诗歌题材的选择、意象的创造,都围绕“写悲”这一中心。他极力描写鬼域和仙界,也是为了抒发现实人生中的悲痛之情。抒写悲慨是李贺诗歌的意旨所在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