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中 《阅江学刊》2011,(2):106-112
伴随着大师们的离去,文化理论的黄金时期结束了。在后理论时代,文学作为时代的风向标,它最为直接也最为恳切地体现出了时代的伦理贫困,而理论不再具有批判的资格和批判的精神。文学理论则需要将二者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还文学一份责任、还理论一份纯净是后理论时代的迫切需求。转变立场和观念,以人类学的眼光和方法来看待文学和人生是后理论时代文学自觉精神的突出显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资本主义议题在批判理论中几经消失与再现,反映了人们在现实生存境遇中与时代阵痛的被迫交锋,以及在理论上对批判理论内在使命的主动呼吁。美国著名批判理论家南茜·弗雷泽在反思当代批判理论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全面诊断。弗雷泽通过解蔽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的隐秘共生,勾勒出关于资本主义的地形-制度模型,回答了资本主义何以可能的问题。通过考察资本主义各阶段的运作样态,指认资本主义在多重本体论取向的历史博弈中完成着制度转型,回答了资本主义何以生成的问题。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层次弊端、重塑社会主义的解放愿景,回答了资本主义何以跨越的问题。弗雷泽的理论对于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深化资本主义批判和社会主义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一理论也不可避免地在扩大化的口号下呈现出相对狭隘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凭借其"无畏扩张怀疑批判对象"、"大胆革新怀疑批判方法"、"多元分散怀疑批判立场"的独特手法,在人类既往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制造出一场效应强劲的颠覆狂潮.在与后现代主义交锋对话的过程中,女性主义对后现代主义极力倡导的反本质主义、反二元对立与权力话语理论进行了积极援引与有效契合,从而实现了自身的后现代转向.而在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的双重影响下,一种建立在女性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动性长足提升基础之上,鼓励"叛逆"和"另类",推崇多元和差异,带有抵制、抗争哲学思想与自我、不羁浪漫情怀的后现代女性生存方式越来越成为"真实的现实",并为女性在实践上合法终结现代父权社会的旧传统创造出一片新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现实资本主义的批判能力.随着时代主题的变换,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内容也随之而改变.经典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利用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进行政治经济批判;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利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对资本主义进行文化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要利用生态学理论对资本主义展开生态批判.伴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与文化矛盾的焦点,因此,对资本主义展开生态批判是保持马克思主义鲜活生命力和拓展马克思主义批判视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李晓培 《社科纵横》2013,(12):108-112
早期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对自由女权主义不承认非性别形式的其他类型压迫、女性受压迫的根源以及从狭隘的白人女性视角理解女性压迫进行了批判;对激进主义女权主义忽视阶级因素、从争取女性合法地位走向"男人是敌人"的极端观点进行了批判。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以阶级分析及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和激进主义女权主义的批判触及了女性受压迫的根源,但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宏大叙事并没有彻底解决女性受压迫的现实,其批判的视角从现实走向了虚无;后期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受到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等后学的影响发生了后现代主义转向,以"学院式"的批判风格逐渐脱离女性解放的根源,走向了"虚无"的"语言游戏"。  相似文献   

6.
张敬婕 《浙江学刊》2008,(2):212-217
本文以作者对北京市十所高校进行的主题为"大众传媒与大学生性别观念的发展"的调研框架为主体,依凭社会性别理论、文化批判理论以及传播学理论,根据媒介形态指标、两性形象指标、两性角色指标、两性关系指标和性别观念评价指标,分别从"大众传媒塑造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气质"、"大众传媒塑造的'时尚美'"、"大众传媒反映出男女两性价值实现之差异"这三个方面,考察了大众传媒环境与大学生通过行为所表现出的性别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7.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的特征及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克海默以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及人的境遇的改变为目标,通过批判传统理论的哲学态度、价值取向及实证主义的超然世外、不求改变的理论特质,诠释了批判理论是一种批判现实的活动,是一种针对现存社会、超越传统分工的批判活动。这些对传统理论批判性的否定无论是对理论本身发展还是对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朱丽叶·米切尔的妇女理论批判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女性受压迫的分析过于强调经济因素。米切尔将女性受压迫的因素概括为:生产、生育、性生活和儿童的社会化,并且提出女性解放的根本途径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制,从而为女性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导向和行动依据,丰富和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和传统女性主义理论,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化,批判意识及抵制非洲自由战士A.卡布拉尔认为,“对人民的永久的、有组织的压迫”是殖民主义的核心内容,因此,重新肯定文化传统便不能不成为反殖民主义的中心问题。但是他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为什么一种文化理论会成为我们时代压迫理论的核心。一种对文化的强调则是对现代技术思想的挑战,由此看来,印度的文化、批判意识及社会变化之间的联系并不是一种罕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求是学刊》2017,(4):24-30
露西·伊丽佳蕾批判"男权制",揭露其自然主义、社会基础和话语逻辑体系的本质,为女性主体重塑排除障碍;直面性别差异,分析其社会历史和制度原因以及女性性别优势,揭示女性主体地位和价值;探求女性文化,论述其自主自觉本质以及政治理念、女性话语等特征,提升女性主体理性。伊丽佳蕾的男权主体解构与女性主体重塑的论述,成为其女性主义理论中最为精彩和最具价值的内容,在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的女性理论建构也应予以借鉴吸收。  相似文献   

11.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表现出新的特征,即对意识形态概念学术史的兴趣、与各种新的社会思潮的结合、与文化概念的融合。我们认为,意识形态理论在其扩容的过程中,如要保持其重要地位,就应该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尤其是重视对政治权力问题的探索。而对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则应奠基于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尤其是他的元批判和去蔽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70年代是经济迅速增长的时代,但也是政治上高度封闭的时代。社会学在这种封闭的状态下披上了一层科学的保护色,安于对现实的肯定。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民众社会学”推倒了社会学原有的保守性和长期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群众中的虚伪意识之墙。民众社会学与民众文学、民众神学及民众史学同步前进:一方面站在批判现实的立场上,另一方面作为学术领域的批判理论,扩大了它的共鸣区。因此它在70年代已经成为人类共享的宝贵知识财富。  相似文献   

13.
通向文化批判之路——美国思想史家理查德·沃林周宪“阿多尔诺之后”,批判理论在哈贝马斯的旗帜下,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哈贝马斯的时代,批判理论早已越过了日耳曼思想的疆界,转而成为西方思想的主流之一。晚近以来,批判理论在西方各国的学术界日渐兴盛,是一个...  相似文献   

14.
欧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涛  王静 《学术交流》2007,(9):160-162
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包含女性与生态双重视角,其视点始终对准女性与自然,具有温情的道德色彩,并且具有跨越性与对话性。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对女作家生态写作进行理论概括,整理与归纳女性文学家在文学作品或理论中表露的自然观,批判文学中偏颇的自然观。自然生态女性主义者把拯救地球的斗争视为己任,精神生态女性主义侧重建立和维护彼此相关的社群,社会生态女性主义试图将等级社会重新组建为生理地理社区,而社会主义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自然与人类生产是生产与生殖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是对现代性进行批判、反思的理论。它以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起点,以批判理论和《启蒙辩证法》为展开,以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为转折,以异化、消费、技术理性、大众文化批判为内容,对现代性展开了全面的批判。具有既不同于早期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又不同于晚近出现的后现代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的特点。研究这一理论对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方女性研究是一个包含多种政治立场与目标的研究领域。在这一领域中,对理论问题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对父权制、普遍论和差异性、妇女的范畴、社会结构主义和唯本主义等问题的讨论折射出女性研究学者的理性思考以及对妇女和妇女运动如何与理论相连接的探索。本文简略回顾了女性研究中几个重要的理论争论,由此描述出西方女性研究的理论发展脉络和历程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问题引发了谁的全球化以及全球化何为的课题。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领军人物之一、美国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南茜.弗雷泽认为,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出现的种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时代主导社会范式的重要文化转折,对威斯特伐利亚的正义言说框架构成严峻挑战。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用有限的政治共同体去打破排他的民主认同,为全球化世界重建正义的元政治基础。其"反规范正义"的理论框架,与时俱进地发展了社会批判理论,体现了批判学派的知识"左"派在全球化时代对民族国家和超国家层面的公平正义的全面思考。  相似文献   

18.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批判理论流派,继新自由主义之后对新现实主义,尤其是结构现实主义进行了彻底清算。在广义的批判理论阵营中,建构主义及结构理性主义思路让我们看到了国际关系理论的新视野。伴随着本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和两极时代的终结,国际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种变化的本质是指国际关系或世界政治正处于重塑阶段,由此向当代大部分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及其观点提出挑战。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际政治研究中肯尼思·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structuralrealism),即国际政治的结构理论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消费力理论。这一理论的历史生成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对资本主义工人贫困的现象批判、对资本主义社会劳资矛盾的制度批判、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批判、对未来社会人的发展的科学构想。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马克思消费力理论主要探究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消费力低下的社会制度根源以及未来社会劳动者消费力的解放与发展等问题。马克思消费力理论旨在通过揭示劳动者消费力的发展规律,进而揭示人的发展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从而探明推进人的发展的根本方法及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两百年来,席卷世界的、要与男性分掌乾坤的女性解放运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陷入了误区.因而令追求解放的女性困惑、迷茫。究其根本原因,乃是没有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理论作指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导引,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的视角,批判了西方女权主义者的偏激理论和行为,提出了妇女解放的尺度,指出了女性解放运动的误区、困惑以及科技革命对女性解放的双重影响,直面中国现实社会中的虐待妇女、买卖婚姻、卖淫、纳妾、女性男性化、女性就业危机等女性社会问题,探讨了女性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