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城乡居民消费60年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居民消费从温饱不足走向富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居民消费从勉强温饱走向了富裕,消费结构从低水平均衡变得更加优化;农村居民则从温饱不足向富裕迈进,消费结构从衣食为主转变为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且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挑战。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内需的扩大和提高,其中扩大消费需求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率的变动情况,发现我国最终消费率的下降主要发生在2000年以后,且主要是由居民消费率下降导致的,鉴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国情特征,选取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2000年以后的收入与消费支出数据,将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两个重要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ELES模型分析了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研究发现,与消费能力相比,消费意愿在较多年份制约了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且对城镇居民的制约程度大于农村居民;城乡居民居住类消费支出的增加对其他类消费的增长产生了一定的挤出影响;居住、交通通信、其他用品及服务类未来有可能成为城乡居民共同的重要消费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行为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我国城乡居民不同的储蓄行为,从而导致他们不同的预防性储蓄强度与城乡消费差距.我国城镇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为4.092,农村居民的为7.332,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强度显著大于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强度.面临着未来更大的不确定性是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强度大于城镇的重要原因.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加快建立惠及城乡居民的全方位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改革在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力争尽快到位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居民消费的特点及走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90年代以来甘肃省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数量分析,总结了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城乡居民消费的近期走势,以冀对当前甘肃省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提高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为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组织消费品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能源需求预测与能源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未来能源需求总量分为两个部分:三次产业部门能量需求量和居民生活能源需求量,分别利用情景分析法进行预测.对我国的能源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若能实现以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增强环保实施力度为特征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在近十年里中国能源需求将有可能保持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中国能源消费强度预计在目标期内年均下降2.3%~3.7%.就能源结构而言,未来应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特别是终端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过度依赖出口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面临国际贸易环境逐渐恶化的冲击;要使我国经济继续长期保持稳定增长,必须依靠拉动国内消费市场,特别是要拉动农村居民和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而由于我国存在显著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异,农村居民在实际收入、教育、医疗、养老等水平上都显著落后于城镇居民,这些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消费.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异,为农村居民创造平等的经济和社会保障环境,是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最根本措施.此外,我国目前对于中低收入居民的税负水平相对较高,国家应通过调整个税起征点等措施降低对于中低收入居民的税负,增强其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长生 《探求》2010,(2):42-45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扩大内需的根基在于增加居民收入,而增加居民收入的重点在于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对策,从城乡居民收入及其收入结构来看,要加快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并优化其收入结构;从城镇居民收入及其收入结构来看,重点要放在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并优化其收入结构上。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及特点是: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居住消费、衣着消费支出增加;家庭耐用品档次提高;交通通讯、文教娱乐消费迅速增长.但是仍然存着收入偏低以致消费力不足、生存性消费偏高以致发展性消费偏低等问题.为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拉动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发展吉林特色经济,多种途径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改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后顾之忧;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素质,转变消费观念,规范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9.
基于代表性家庭最优消费决策及其与财政政策的关系,估计中国财政政策对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自1998年至今,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幅度超过20%。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除源于收入分配、经济发展程度、预期、消费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外,与财政政策运用也有很大关系。其中,未预期到的财政政策冲击对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产生的综合效应显著为负。以未预期到的税收增加为融资工具的策略选择,大大抑制了结构调整的正面效应。因此,扩大居民消费,不仅要通过财政增收,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而且要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策略,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提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10.
曹子坚  田立军 《创新》2010,4(3):71-74
在全球经济普遍降温的背景下,稳定强健的内需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力量,而现期我国居民的生活却呈现出高储蓄、低消费的态势,消费严重滞后于投资的快速增长。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是由于农村社保体系的不完善引起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关键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11.
经过十年改革,中国人民的消费结构正在从生产到交换的“惊险的跳跃”中发生变革。消费作为主产的起点和归宿,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和社会心理行为,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由于新的经济结构正处在成长阶段,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逐步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特别是在新旧体制交替中,协调快变因素和慢变因素之间的矛盾很大,消费问题愈加显得至关重要。认真研究消费领域出现的超前消费社会心理问题,是正确认识形势,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试图从社会学角度,对超前消费社会心理作一点剖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镇化过程对于最终消费具有显著拉动作用,之所以表现出城镇化与最终消费率反向变化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城镇化与一般国家城镇化过程不同.抑制城镇化促进消费的因素主要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效率差距以及产业要素背离等.因此,要使城镇化真正拉动最终消费,就应该在保持国民经济迅速、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提高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其中,关键在于实现城乡要素、商品市场一体化,用现代化改善传统农业,扭转中国经济的技术进步类型,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3.
施雯 《学术交流》2005,(9):128-132
居民消费倾向通过乘数与加速数的共同作用,影响消费与投资,进而引起经济周期性的波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呈现阶段性的上下波动。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收入差距加大,直接影响着消费倾向的变化。同时,由于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城镇和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烈;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相对滞后,增强了居民的流动性约束,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居民储蓄持续增加,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朱巧玲  何娜娜 《创新》2009,3(9):55-60
利用武汉市统计年鉴和统计信息网最新数据,对比分析2002~2007年和2008~2009年第一季度武汉市城镇居民的消费数量、消费结构、消费增长率、消费结构变动度、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等经济参数,结果发现受金融危机冲击,武汉市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比2007年下降了17.04个百分点,边际消费倾向大约下降了3/4,居民信心受到严重冲击。以此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出应对危机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朱琛  赵帝 《社科纵横》2012,(4):28-33
本文基于1992—2009年经验数据,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E-G两步法、协整分析、误差修正、GRANGER因果关系等方法就我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与消费差距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会导致城乡消费差距的扩大,并使农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而城乡消费差距的存在又会引致城乡财产性收入分配的进一步失衡,并通过城乡财产性收入与消费差距之间的相互叠加与强化对居民消费产生持续的负面冲击。据此,本文提出缩小当前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让有恒产者有恒心",提振农村居民消费信心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国琴 《浙江学刊》2003,(2):166-169
目前学术界对中国整体居民收入差距意见不一,但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拉大已是定论。本文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又有待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国城乡人民的食品消费与需求正处于重要的转变时期。其主要的特征是: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基本上已开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食品需求的重点已从基本必需食品向非基本必需食品转变。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把握其进程很有必要。为此,需采用定量分析法,进行趋势预测。本文以杭州市为对象,以1990年和2000年为预测期,分别对该市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结构以及主要食品的需求量,作了如下的预测。一、杭州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动趋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河西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西地区近几年农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来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由低层次的基本生活需要向高层次的享受、发展性需要过渡。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制约,这一趋势发展较为缓慢,与全国整体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相比,还处于滞后状态。如何才能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是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探求》2015,(3)
本文选取中国1989—2012年度统计数据,基于Dynan(1993)模型对我国东、西、中部地区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强度进行测度分析。在估计中,我们采用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法,通过收入增长率的平方对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平方作第一阶段的OLS估计,并根据计量模型计算所得消费增长率平方的估计值对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进行第二阶段的OLS估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确实存在较为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各地区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较同期各地区农村居民相对强一些,而在时序变化方面,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城乡居民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均长期稳居于高水平。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进一步针对我国如何降低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和扩大内需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10《杭州统计年鉴》有关居民收入数据的解读分析,文章指出,尽管近十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呈稳步并加速增长的趋势,但其增长速度明显跟不上GDP的增长,更远远落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也呈逐步扩大的趋势。针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构成来源,文章认为,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1)切实提高农村转移就业者的工资水平,缩小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差距;(2)更积极地发挥财政调节功能,提高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3)挖掘提升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