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与图书馆的关系、图书馆人文精神实践、数字图书馆建设与人文精神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现代化的图书馆应该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拥有大量应用信息技术的现代图书馆,人文精神比任何时候都更有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人文精神”问题的讨论中,形成了主张“终极关怀”与倡导“世俗关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彼此相互排斥争论不休,使其成为一个二元对立的命题.从人学角度看,终极关怀与世俗关怀都是人文精神中的应有之义,可将其理解为人文精神的两个维度,二者在人文精神的有机整体中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依赖,构成一种紧张的“张力”关系.在这种“张力”关系中,才能使世俗关怀与终极关怀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从而实现人性和人类社会的合理健全发展.从历史上看,人文精神不断丰富发展,就是在世俗关怀与终极关怀既冲突又融合的“张力”关系中,此起彼伏地向前推进的.对人文精神问题进行历史反思,并从人文精神的内在“张力”关系着眼推进探讨,有助于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任何时代性的重大现实问题都蕴含着时代性的重大理论问题,文明形态变革的关键在于理论思维的创新,理论思维的创新集中体现在哲学思维方式的创新上。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明形态变革与哲学理念创新的关系,2022年12月14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召开“文明形态变革与哲学理念创新”研讨会,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文明形态变革”“从哲学理念创新看文明形态变革”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内涵”三大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后 ,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现象 ,曾经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产生过积极影响的文学艺术在新世纪里的表现 ,理所当然地受到国内文艺理论界的注意 ,研究文学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最大限度地发掘现代化进程中文学艺术的积极潜能 ,成为当代文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圳大学文学院、《文学评论》杂志社于 4月 1 3至 1 4日在深圳大学联合召开“文艺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代表中有许多国内研究这方面问题的著名学者 ,深圳大学副校长刑苗教授到会表示祝贺 ,他指出 ,现代化需要弘扬人文精神 ,研究文艺与现代化的关…  相似文献   

5.
科技理性和人文精神与现代化的内在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良性互动和有效整合,是促进现代化全面发展的关键。文章从科技理性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二者分裂的历史表征及其融合的路径等方面分析了科技理性和人文精神与现代化的内在关联,以期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或者说谋求科学与人文的协调发展 ,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分别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作了界定 ;其次 ,探析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与对立的原因 ;再次 ,揭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合壁与融合之势 ;最后强调指出 ,要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整合中重塑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申延平 《中州学刊》2003,(2):153-155
本文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及其命运的终极关怀 ;并从社会文化转型的前提下去透视这场论争 ,认为“人文精神并未真正失落”与“传统人文精神并不适应于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8.
高放 《社会科学》2001,1(6):2-8
正当全国各民族人民意气风发大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并且积极对应全球化浪潮之际 ,迎来了中国共产党 80周年大庆。借此机会追根溯源 ,探讨中共与现代化、全球化的关系 ,我想这是很有意义的宏观方面的重大问题。一、资本主义现代化、全球化的历史作用与严重弊病80年代最流行的词汇是“现代化” ,90年代又增加了“全球化”。究竟“现代化”“全球化”的涵义是什么 ?两者是什么关系呢 ?“现代化”与“全球化”都是上个世纪从西方文字中翻译为中文的现代汉语词汇。它们都起源于英国或美国 ,随后才推广到东方 ,并且波及中国。“现代化”作为动…  相似文献   

9.
天人观念中所见之儒家人文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讲天文与人文的统一, 以人为顺天而继成者; 而此继成, 其要在于 “自成”。在此自成中, 乃有天人合一之超越价值的实现。此即儒家以德性自成为途径达致超越的“人文精神”。其根据在于: 第一, 对天或天命作内在的区分, 由此规定人存在之界限, 从而发现人之最本己的可能性和天职在于其德性的成就。第二, 在 “性”即心而显诸 “情”的意义上发现了人之德性的先天内容。儒家“连续性”和内在关系论的观念, 表现在对个体性的理解上, 就是普遍性价值原则内在于人的形色实存性并即实存而显。由此, 道德的法则, 非抽象的形式或出自生存必要性的承诺和假设, 而是为人的心灵所能亲切实证的 “真实”或“实有”。中国文化“人本论”的特质, 即本于此。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应是现代生活的确立。儒家传统的人文精神, 对中国的现代化仍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墨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墨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本文认为 ,墨家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主力”、“赖力”、“强力”的能力本位观墨子之前 ,老子和孔子关于人的主体性的认识 ,就已经意识到人作为道德自我的存在。而墨子以救世的情怀与理想 ,和面向社会大众的生存实际出发 ,从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中 ,提出了“主力”的思想。墨子云 :“今人固与禽兽麋鹿鸟贞节虫异也。赖其力则生 ,不赖其力则不生” (《墨子·非乐上》) ,墨子认为人与动物的最明确的区别在于 ,动物的生存依赖于自然 (“固已具矣”) ;而人之不同于一般动物的区别就…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给人类带来了科技与理性、超越与进步,但也必须意识到“现代性”本身也是一个包含了內在张力和矛盾的悖论式概念。本文之所以将“现代性”视野引入河北人文精神的探讨,就是要将河北的地域性问题,在整个中国和世界范围的文化构架中重新提出。通过对“现代性”这一全球性境遇的深入解析,通过探究其合理性和內在弊端,来探讨我们当下人文精神的构建应该确立怎样的价值依持、彰显怎样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采访编目工作中的读者服务之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兰州学刊》2006,(4):181-182
本文阐述了图书馆读者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内涵、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提出读者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具体措施是“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这个服务理念,并在论述藏书建设、文献编目工作与读者服务的关系的基础上,强调只有树立读者服务意识,才能做好网络环境下的采访、编目工作,以提高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性“焦虑”与后现代性“肉欲”双重压力下,如何讨论人文精神?本文探讨了有限性视域构成性,即具体而实在的生成性,人文精神的理性与非理性,如何在精神的活动中通过理性而阐明而理解,而理性之工具理性与批判理性的运动则揭示了自身的可理解性。在人性、认识能力和生命等主题中,有限性的人文精神在西方近现代化中具有构成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的发展视域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新夏 《晋阳学刊》2006,3(4):64-68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由于缺乏深度的哲学——人学思考,在这一关系的理解上存在着一些误区。由根基处阐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须从人的发展视角入手。马克思哲学不仅设定了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人文诉求和人文意义,而且确立了与之相关的科学认识。建构当代中国的人文精神,理解并确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应以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为导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对现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潮于现代化的反省、反叛作出内在的批评和省察,指出文化保守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作为工具理性过度膨胀背景下重建人文精神的两种基本取向,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但总的说来,人文主义思潮从前现代化,到反现代化,到后现代主义,这一不断退缩的历史奏出的只是逐渐失去的传统人文精神的挽歌。接着,本文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对于现代人文精神建构所具有的意义。现代西万人文主义思潮之所以未能完成重建人文精神的任务,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在于它们自觉不自觉地把人文精神的维持或重建,放置于现代化的对立面,从而采取一种阻止、取消、逃避现代化的立场。通过开掘人的社会性之本体论和现实性意义,马克思在历史观与价值观统一的基础上提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产主义”诸论题。他的共产主义概念蕴含了一种新人文精神,这是一种内在性和超越性相统一的人文精神。因此,马克思主义为现代人文精神的建构提供了一条可能性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重建新世纪的价值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 0 0年 9月 9日至 1 1日 ,南开大学社会哲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和哲学系联合举办了“2 0 0 0年南开大学新世纪价值观国际研讨会”,来自日本、美国、芬兰、加拿大等国和国内1 6所重点大学、研究机构的 4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围绕着新世纪应该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这一中心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此次研讨会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问题 ;2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以及后现代文化的关系问题 ;3.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此外 ,学者们还就东西方文化关系、未来社会价值观的一般内涵和基本特征、2 1世纪的宗教文化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刊选用了此次会议若干篇论文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人文精神”的讨论,围绕“何为人文精神?”“知识分子在重建人文精神上能起何种作用?”“重建人文精神的合理基点?”三个问题进行了反思与论述,在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人文精神的基础上,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建立提供了历史的基点和现实的座标  相似文献   

18.
现代性给人类带来了科技与理性、超越与进步,但也必须意识到“现代性”本身也是一个包含了内在张力和矛盾的悖论式概念。本文之所以将“现代性”视野引入河北人文精神的探讨.就是要将河北的地域性问题,在整个中国和世界范围的文化构架中重新提出。通过对“现代性”这一全球性境遇的深入解析,通过探究其合理性和内在弊端,来探讨我们当下人文精神的构建应该确立怎样的价值依持、彰显怎样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多元现代性”概念源自现代化的多维发展方式,但也内涵“一”与“多”的对立统一关系,因此是一个复杂的当代问题。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中发掘新的哲学解释框架和视角,全面把握多元现代性中的“一”与“多”各自的内涵与外延,准确定位“一”与“多”之间的张力,对于理解现代多样性问题以及其所引发的价值冲突,建构真正的多元现代性,不仅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吴宗勋 《学术论坛》2005,(10):188-192
文章论述了青年文化素质的内涵与品质;明确提出了培养青年文化素质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认为培养青年文化素质的重点是培养青年的文化观、文化信念与人文精神;强调只有正确处理好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理论探索与实践推进、显性素质与隐性素质、“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才能有效地培养青年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