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阐述汉武帝改革和创新国家监察系统的基础上。运用控制论,通过构建系统模型和引入传递函数的系统分析方法,揭示汉武帝执政时期国家监察监控系统的结构特性及其功能。结果表明,刘彻毕生改革和创新国家监察系统。有效地增强了国家监察监控系统的安全功能,使其成为守成基业的根本保障。自有其独到的见解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从系统论观点看,生产力不是生产要素,也不是生产系统本身。生产力是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生产系统诸要素在相互联系和结合(即形成的结构关系)中产生出来的满足人们需要的整体性功能。生产系统的要素具有生产力的元功能;生产系统的结构(生产方式)即劳动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生产力的结构功能,"结构—功能"律说明了这个问题。环境对生产力具有潜功能,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的作用越来越凸现,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成为对生产力功能影响最大的精神文化,其他社会环境也对生产力起着潜在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们都还记忆犹新,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我们党举行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根本转折点。在这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上,我们党排除了持续较久的空想论,回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来,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立足点,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主义进行了再认识。这样,我们才在最近10年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突破了许多旧观念,确立了发展生产力是检验我们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那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从多方面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论述 ,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扫清了思想障碍、奠定了思想基础 ,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指出了发展生产力的客观依据、最终目的、保障措施、最佳途径、形式和方法 ,制定了发展生产力的目标体系。使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科学技术的研究范围和对象决定科技写作的范围和对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特定的含义、表现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科学技术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决定科技写作的内容和特点,以及科技写作的自身特点;科技写作主要是为反映或表现科学技术的状况与发展服务,而不是其它。  相似文献   

6.
从先进生产力看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人类生产力的历史发展 ,科技生产力的逻辑定位 ,论析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7.
解放文化生产力是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世界的竞争终将是文化力的竞争,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已成为21世纪最核心的话题之一。传媒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传媒生产力的解放,不仅仅关系到传媒产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文化产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传媒生产力的解放,关键在于制度创新。要以邓小平生产力理论为指导,解放传媒生产力,加速我国传媒体制改革,加快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1978年12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它反映了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当时,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见《青海日报》1978年4月6日第3版)。因篇幅的限制,似有言犹未尽之感。随着实践的发展,又有新的启迪。特别是党的十  相似文献   

9.
<正> 社会主义的发展,乃至进步的最高标准,是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要求。当前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有益的,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逐步作为生产力构成要素直至第一生产力的过程,论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结论的重要性。针对知识经济的特点,讨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高速增长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是对当代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作出的科学总结 ,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推向了新的水平。同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本质上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当代社会条件下的必然推论  相似文献   

12.
小平同志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现状,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迫使我们教育科学工作者不得不对教育作更深入地思考。诸如,这一论断的内涵是什么?教育与这种内涵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教育在这种命题下处于何等战略地位?又如何来迎接这种挑战等等,这些问题都值行我们进一步地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已明确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以国家根本大法即宪法的形式来肯定私营经济存在的必要性,这足以说明,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因素,生产  相似文献   

14.
劳动者在先进生产力构成要素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劳动者在先进生产力中的地位,分析了如何通过教育创新、制度创新,来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先进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如何控制出书质量,智者见智。在此,笔者试图从控制论的角度谈谈这一问题。 一、图书编辑系统 所谓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相互区别的要素构成的集合体,各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且能适应环境变化经常保持其功能,以达到最优目标。 具体地说,也就是由人、设备与过程有秩序地组合起来去实现统一的目标,其功能是接受信息、能量和物质并根据时间  相似文献   

16.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张忠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指出的。如何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尤其是从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理论的角度以...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马恩列斯及毛泽东关于生产力理论的论述入手,分析了他们对这个理论的正确之处与失误之点,说明了邓小平对于生产力理论的发展与贡献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会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跃迁。回顾生产力的发展进程,每一次跃迁都是从“旧质”到“新质”,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进入新时代,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数据、算力等新型生产要素催生出新质生产力,生产力再次实现跃迁。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从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中国生产力经历了漫长的演进历程。因此,有必要基于1949年以来新中国经济发展,回顾生产力发展进程,总结生产力跃迁经验。通过对新中国生产力发展进程进行总结和回顾,分析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和特点,评估生产力发展所取得的成效,识别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据此为现阶段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生产力”是指生产物质财富的“物质生产力”,这不仅与“两种生产”理论相冲突,也与现代社会赖以生存的许多物质“产品”仍依赖于自然力的生产这一现实相冲突。在某些方面,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生产力不是不够,而是过头并应予约束。现代物质生产力中已经产生出一种对自然生产和社会生活具有破坏性的力量。物质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生产力与破坏力的协调统一,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应有内涵。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总结近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运用情况后得出的历史性结论。它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伟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伟大的决定性意义。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体系中的这种地位,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它有一个发展、形成、确立的过程。研究这一过程。分析生产力内部诸要索间的结构情况及其矛盾运动,才能更好理解邓小平同志这一论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